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122.
123.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 对Cu、Pb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和对富集与排出过程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文蛤富集重金属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bioconcentration factors)、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Cu、Pb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1为4.6333—72.3754;K2为0.0512—0.0798;BCF为60.7646—1414.9634;B1/2为8.69—13.55。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对重金属Cu、Pb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比较结果得出,吸收速率常数K1及生物富集因子BCF均随着外部水体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文蛤对Cu富集能力大于Pb;Cu在文蛤体内的生物学半衰期B1/2大于Pb;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Cu、Pb的含量CAmax随着外部水体中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暴露条件下双箱动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于文蛤的富集动力学研究的,仍需要进一步开展不同条件下实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4.
在地处四川西部高原山区的四川里伍铜矿外围上海底铜矿区处开展物探工作方法寻找铜矿.早期运用甚低频电磁法、高精度磁测、小极距激电中梯及充电法梯度观测工作,未达到找矿目的.这里根据工作场地的地形情况及地质情况,改变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采用大功率直流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及充电电位观测工作,获得了具有较好找矿意义的激电异常及充电电位异常,并在获得的异常处经验证已揭露出多个铜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25.
呼伦贝尔盟克山病与环境硒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日邦  鞠山见 《地理科学》1993,13(4):368-374
  相似文献   
126.
松花石形成于独特的地质环境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曾做为"御砚"和"朱批"的专用砚。本文重点介绍了松花石的主要基本特征,生成环境及其分布、开发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在详细介绍澄江镇变形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及对论证,优选出最佳治理部位。通过对抗滑性和挡土墙两种治理方案的对比分析,建议采用抗滑桩方案对澄江镇变形体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8.
柳州“4·09”致灾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覃靖  潘海  刘蕾 《气象》2017,43(6):745-755
利用柳州和桂林天气雷达(SB)资料和相关实况资料,对2016年4月9日夜间柳州一次强雹暴天气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雹暴发生在低层热低压发展,中层有冷温槽发展东移,高层有急流的背景下。地面干线和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对流云团在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作用下发展为超级单体。(2)超级单体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出明显的钩状回波或倒"V"型人流缺口。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回波墙。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沿着回波墙的一个竖直的狭长区域,其值达到65 dBz。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出一个强中气旋,旋转速度达到24 m·s。该中气旋的发展和维持使得超级单体风暴发展并维持。(3)得出大冰雹临近预警的雷达参数量化指标:最大反射率因子达到60 dBz,中等强度以上中气旋,VIL值和VIL密度分别达到60 kg·m~(-2)和5.0 g·m~(-3),50 dBz以上强回波区伸展到-30℃层高度以上。  相似文献   
129.
斑鰶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0.
针对矿区地表形变同时存在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情况,结合InSAR监测本身的特点,本文以永城市为例,选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7景Radarsat-2 SAR图像,提出利用D-InSAR联合SBAS技术开展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即利用D-InSAR监测矿区地面塌陷状况,SBAS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状况。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永城市矿业开采、地质构造、地下水以及城市建设等资料认为,矿业活动不仅给开采面附近造成严重的地面塌陷,还造成了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现象。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利用D-InSAR和SBAS两种技术适合在矿区开展地表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