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对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集区开展矿田、矿床 (点) 剥蚀程度研究,能为新一轮找矿勘查布局提供有力支撑.以热液渗滤晕分带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内金矿床原生晕在空间中存在分带性以及次生异常与金矿床在地表呈现总体无偏特征,构建了大区域尺度量纲中能总体反映成矿元素分散流与原生晕共性特征的元素分带序列,计算了基于序列中元素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多重分形奇异性分析的前缘元素与尾部元素地球化学强度“对比值”,研制了矿田及其附近以“对比值”数据结构为主体的“低-浅-中-高”4个级别剥蚀程度定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实地地质特征开展综合评价工作.给出区内10个矿田和15个主要金矿床 (点) 的剥蚀程度评价结果,总体显示出右江区矿田剥蚀程度低于扬子区,泥堡、紫木凼、水银洞、丫他、烂泥沟等中-特大型金矿床剥蚀程度皆为低-浅剥蚀,而资源量相对较小的板其、戈塘、老万场等金矿床剥蚀程度普遍偏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戈塘与水银洞金矿的进一步地质比对,论证了评价结果逼进了勘查事实并可以扩展到区内有一定勘查程度的地区.此外,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对比值”异常是寻求找矿突破和现有矿床 (点) 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对找矿勘查有重要指示作用.据此初步提出水银洞金矿床及其以东的深部、戈塘金矿床北西二叠系与三叠系接触带附近、上大观矿点深部等14处深部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582.
大巴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巴山地区跨秦岭、扬子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基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统计计算了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研究了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认为研究区Pb、Zn、Ba、Cu、Mn找矿潜力较大,推断研究区所在的秦岭构造单元成矿类型主要为与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有关的低温热液锌铜矿和沉积型钡矿;研究区所在的扬子构造单元成矿类型主要为与寒武系碳酸盐地层有关的低温热液铅锌矿和与震旦系碳酸盐岩有关的沉积型锰矿;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杨家坪—葛洞钡锌成矿远景区、镇坪钡锌成矿远景区、黄安坝—迷魂阵锌铜成矿远景区、百羊坪铅锌成矿远景区和修齐镇—石坊乡锰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83.
利用铸体薄片资料进行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成岩演化和储层模拟技术,但由于参数确定和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导致结果准确性较差。基于此,在分析前人计算方法及其误差的基础上,确定了计算参数的选用,改进和完善了计算方法与结果检验方法的应用。在初始孔隙度的确定上,相对赋一固定值作为所有样品初始孔隙度或Scherer拟合公式,根据Beard和Weyl湿砂填集实验恢复初始孔隙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考虑压实过程中岩石表观体积缩小的情况下,推导了压实、胶结损失孔隙度与溶蚀增加孔隙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忽略岩石表观体积变化时孔隙度演化分析的误差来源和可能的误差大小范围;结果检验方面,摒弃了以往忽略溶蚀增加孔隙度而简单进行粒间孔隙度与和氦孔隙度对比的较为粗略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各种成岩作用结果和成岩过程中岩石表观体积变化情况下的结果检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地区长8储层孔隙度演化进行计算,结果与岩芯氦孔隙度相比,绝对误差-1.1%,相对误差15.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84.
本文以河南省7个重点水库为研究对象,以免像控方式获取库区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与正射影像数据,共飞行47个架次,获取数据总面积达950 km2,制作库区保护范围线2442 km、管理范围线1886 km;从设备选择、航飞参数设置、设备检校、点云数据滤波、点云精修、精度检查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论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能获取库区高精度DEM成果,为库区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界限的划定及库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585.
采用基于DEM的起伏地形下可照时间计算模型,以广西巴马县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可照时间受地形遮蔽影响较大,日照时间阳坡多、阴坡少,平地多、山地少,并且冬季更为明显。坡度对可照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坡度越大,可照时间越少,且集中分布于坡度小于35°的地区。该方法可为喀斯特地区提供重要的气候基础数据,对喀斯特地区小气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6.
选取Bursa-Wolf模型作为转换模型,采用QR矩阵求解模型转换参数,实现了坐标系转换算法;研发了北京54坐标数据向西安80坐标系统的转换工具。经检验,其转换误差相对精确、数值计算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87.
本文利用高频深源近震地震波形数据的R/Z比来获取沉积盆地速度结构,并以2011-05-10发生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131.09°E,43.32°N)的M W5.7深源地震(深度554.9 km)为例,分析位于松辽盆地沉积层内部NECESSArray中的22个台站记录到的0.5~2 Hz数据,利用沉积盆地对地震波的到时延迟效应及P波和Ps转换波的振幅信息,通过对沉积盆地底部剪切波速度与厚度进行网格搜索获得松辽盆地的速度结构。结果显示,22个台站下方的沉积层顶部剪切波速度为0.1~1.0 km/s,且盆地边缘速度较大,盆地厚度为0~6.5 km,总体呈现内部大于边缘的状态。与已有结果相比,本文结果在沉积层边缘地带较符合实际趋势,表明利用高频近震深源Ps转换波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获得沉积盆地内部的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588.
针对LiDAR工程常规精度检查方法难以精确评价LiDAR水平精度,试验性质的特殊地标成本高昂、无法有效推广的现状,从机载LiDAR数据的三维特点和具体工程需求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十字地标的机载LiDAR平面精度检查方法,针对地标尺寸和点云密度进行尺度分析,用以指导地标的精确设计以节约成本。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检验机载LiDAR的水平精度,而且成本低廉,可推广性和重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9.
提出一种基于点、线相似不变性的城区航空影像与机载LiDAR点云自动配准算法。首先通过SIFT算子提取点特征并进行粗配准,同时分别基于影像和LiDAR点云提取直线特征;然后利用局部区域点特征与线特征的相似不变性,通过匹配点对搜索匹配直线对;最后采用基于扩展共线方程的2D-3D严密配准模型实现航空影像与LiDAR点云的精配准。本方法的特点是:采取了由粗到精的配准策略,通过点、线相似不变性,将基于强度的配准算法和基于线特征的配准算法有机结合,在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下实现了影像与点云的精确配准。试验证明,与基于点云强度影像的自动配准算法相比,本文的算法在城市地区能够取得较好的配准结果。  相似文献   
590.
目的:探讨全息意象腰五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腰肌劳损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全息意象腰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2组均每天施针1次,7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腰部疼痛程度、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及腰肌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2.5%(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全息意象腰五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