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392.
本文通过对熊耳山地区所出露的前寒武纪主要地层的古地磁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前寒武纪古地磁的视极移路径,并与华北地台已有的前寒武纪古地磁结果进行对比,讨论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93.
近年来,下站检查工作和审核报表中发现部分台站发生三个常见的业务问题,对测报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勉。一、风向风速缺测时如何进行目测的观测记录?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国家气象局下发的问题“综合解答”都明确规定,在值班时间内,因停电或仪器发生故障时,可改用目测风向风速代替,风速记录只取整数。而有的县站对目测风向风速观测记录方法掌握不符合技术规定,造成记录有误,给气象资料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例如:某站某日10时自记风向风速因故缺测,记录用目测值  相似文献   
394.
陕北油页岩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开发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安定组、延安组地层中,其中三叠系延长组的长7、长9、长1是油页岩发育的主要层段。地层总体为一产状平缓的向北西西微倾的单斜构造,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现代风积沙覆盖。油页岩矿石多呈灰黑色片状,主要成分为硬质粘土类矿物,含少量石英、长石细屑及沥青质点。油页岩分布受基底差异运动形成的构造坳陷盆地控制。成矿受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深湖一半深湖相沉积环境形成的油页岩分布广泛,品质好,浅湖和三角洲相沉积环境形成的油页岩分布范围小、厚度小、含油率低。鄂尔多斯盆地不仅油页岩资源丰富,而且开发条件优越,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对解决我国油气等常规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95.
龙泉山断裂带隐伏断层氡气特征及其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泉山断裂构造带作为龙门山推覆带的前陆隆起,严格控制了成都平原东边界,其活动性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龙泉山断裂带的氡气进行测量,可以有效地判断隐伏断层的位置及其活动性。测量结果显示,龙泉山断裂带北段东坡活动性强于西坡,主断层的活动性明显强于边缘隐伏断层,4条断层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合兴场断层红花塘断层龙泉驿断层松林场断层。龙泉山断裂带同一条断层在地表由多个破碎带组成,其氡气异常特征与断层活动性和破碎带特征呈正相关性,即断层活动性越强,氡气异常特征越显著。龙泉山断裂带氡气平均异常浓度是背景值的9.6倍,将各异常带峰值浓度与背景值进行对比分析,大致归纳出了龙泉山地区隐伏断层活动性的相对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396.
宁波洋沙山近岸海域浅部地层特征与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波洋沙山近岸海域进行了浅部地层探测和浅部地层特征描述、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区地层中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1)在海底面以下约20m的剖面记录中,有3个反射界面比较清晰,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4个层组,前三层为全新世的海相沉积地层,第四层为晚更新世时期的沉积地层。(2)海底面以下地层中存在着埋藏基岩和浅层气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埋藏基岩分布区共有4处,其中3处集中分布在洋沙山沿岸,基岩顶面埋藏深度一般为8~12m,最小埋深为3~4m;另一处埋藏基岩位于平石礁以南约1900m处,其顶面埋藏深度大多超过14m,最小埋深为9m。相当一部分海域地层中含有浅层气,分布面积约占调查海区面积的25%,其东部浅层气顶面埋深一般为6~8m,而西部埋深一般达11~15m,显示出该区浅层气分布较分散,强度不大,气顶面埋得较深等特点。  相似文献   
397.
洋山港内及航道水域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洋山港内和航道水域进行沉积柱状取样,对这些沉积柱状样品分别进行沉积物粒度、^210Pb和^137Cs分析。结果表明,港内水域沉积物粒度总体较粗,砂和粉砂的含量平均近80%,粘土含量平均20%,平均粒径为5.62—6.22φ。航道和附近水域沉积物粒度比港内水域略细,砂和粉砂含量平均为75%,粘土含量平均为25%。^210Pb和^137Cs年代测年表明,港内水域的沉积速率为每年0.93—1.56cm,航道水域的平均沉积速率为每年0.66cm,航道南部水域沉积速率为每年2.71cm,北部水域平均沉积速率为每年1.77cm,局部地区处于冲刷侵蚀状态。总体来说,该海区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水动力作用较强,沉积速度缓慢,处于基本冲淤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398.
巷道开挖围岩能量释放与偏应力应变能生成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王志强  吴敏应 《岩土力学》2007,28(4):663-669
巷道开挖,围岩能量释放,同时在围岩中产生偏应力。围岩应力是原岩应力与偏应力的叠加,偏应力或偏应力能控制岩体破坏。在静水压力 和岩体体积应变为0的条件下,利用文[1]在弹性、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导得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表达式,用重积分计算了围岩弹性区和软化区中的偏应力应变能 ,证明了 可以简捷地用地应力 关于巷壁位移 做一次积分再乘巷壁周长的途径来得到,阐述了该计算途径的原理。巷道开挖过程围岩释放的能量等于围岩压力 关于 的积分乘巷壁周长。由此,可通过 ~ 曲线、 ~ 曲线所围面积的几何形式,表示围岩偏应力能、围岩弹性能释放量随 变化的情况。所得研究结果可以深化围岩由于开挖产生的力学响应及挖成后围岩工况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9.
六安小华山周公山组火山碎屑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六安小华山周公山组红色砂岩中发现沉积火山碎屑岩,其岩性为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及沉凝灰岩或凝灰质砂岩。砾石 (岩屑 )形态各异,少数呈火焰状及不规则薄板状,为爆发时产物。火山岩岩屑新鲜,镜下观察其岩貌学特征酷似蚀源区晚侏罗世毛坦厂组火山岩,故推测周公山组具穿时性,时代跨毛坦厂期—黑石渡期,主体相当于黑石渡期。与黑石渡组为同期异相产物,属于早白垩世沉积。  相似文献   
400.
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的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的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