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四川龙门山地区是中国泥盆系出露较好、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泥盆统金宝石组发育由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组成的混积沉积。本研究以平武县平驿铺剖面和北川县甘溪剖面为切入点,基于实测资料和薄片观察对金宝石组沉积相开展详细研究,认为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金宝石组发育河流、碎屑滨岸、陆棚和碳酸盐岩缓坡4种沉积相,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沉积旋回。金宝石组以相混合和原地混合2种方式形成混合沉积。相对海平面的变化、陆源碎屑的供应、碳酸盐生产速率和古气候是引起相混合的主要控制因素,波浪和风暴浪则是引起陆源碎屑和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的主要作用方式。对金宝石组沉积序列、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增进对龙门山地区泥盆系沉积古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2.
东安金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域的一处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期碱长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中。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赋矿的碱长花岗岩和光华组流纹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83.2±1.3Ma和109.1±1.2Ma,表明碱长花岗岩的侵位年代为早侏罗世,光华组火山岩的喷出时代为早白垩世。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东安碱长花岗岩具高硅、高钾和低磷的特征,富集Rb、Th和K,亏损Nb、Ta、Sr、P和Ti,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光华组中酸性火山岩富集Rb、Th、U和K,亏损Nb、Ta、P和Ti,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发生改变后的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下,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东安金矿床成矿年龄(107~108Ma)与光华组火山岩的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成矿与成岩作用为同一地质事件,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结合区内其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赋矿围岩特征,认为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是东北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23.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是义敦岛弧南端规模最大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矽卡岩矿物以石榴子石为主,多以粒状或粒状集合体产出,偶见与透辉石共生。根据穿插关系及光学特征,将该矿床的石榴子石分为早(Grt I)、晚(Grt II)两个世代。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两类石榴子石开展了系统研究。石榴子石的SiO_2含量为34. 47%~36. 29%、Ca O含量为32. 48%~34. 59%、FeO含量为20. 58%~28. 17%、Al_2O_3含量为0. 01%~5. 39%,计算获得其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Gro1-29And69-98)。Grt I较Grt II更富钙铁榴石组分,而Grt II更多发育振荡环带。石榴子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8. 72×10~(-6)~36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2. 13~3104)、多正Eu异常(δEu=0. 53~13. 6)。亏损Rb、Ba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Rb=0. 02×10~(-6)~3. 75×10~(-6),Ba=0. 01×10~(-6)~0. 74×10~(-6),Sr=0. 01×10~(-6)~3. 23×10~(-6)),富集Th、U和Zr等高场强元素(Th=0. 01×10~(-6)~27. 8×10~(-6),U=0. 83×10~(-6)~98. 7×10~(-6),Zr=0. 03×10~(-6)~175×10~(-6))。Grt II的稀土元素总量、LREE/HREE比值、δEu值、Y和U含量总体高于Grt I。石榴子石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表明,矽卡岩化早期的流体为相对封闭、酸性、氧逸度较高的体系,热液扩散交代作用占主导,多形成无环带的石榴子石;而晚期,流体演化为相对开放、弱酸性-中性、氧逸度相对较低的体系,渗滤交代作用占主导,多形成振荡环带发育石榴子石。此外,石榴子石中较高的Zn含量(Zn=1. 42×10~(-6)~37. 2×10~(-6))说明成矿流体富集Zn,可能暗示了一定的锌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4.
疟疾发病的空间格局和时空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疟疾是一种具有复杂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的地方性疾病,研究疟疾的空间格局,掌握疟疾发病的时空演化规律,为疟疾的防治提供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湖南省105个市、县级行政区1983~1992年疟疾发病的历史资料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省疟疾发病的空间格局和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探测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市县疟疾发病地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主要集中在湘南和湘中经济相埘落后的地区.在这期间,湖南省的疟疾发病经历了一个从"南低北高"到"南高北低"的时空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5.
Xiamen Bay in South China has experienced extensive coastal exploitation since the 1950s,resulting in some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Local authorities now have completed or are implementing many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projects.Evaluating the cumulative impact of exploitation and restoratio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is a complicated multi-disciplinary problem.However,hydrodynamic changes in the bay caused by such coastal projects can be characterized directly and definitively through numerical modeling.This paper assesses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coastal projects on the hydrodynamic setting using a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modeling method that makes use of tidal current speeds and the tidal prism as two hydrodynamic indices.Changes in tidal veloc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dal prism show tha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have declined from 1938 to 2007 in the full-tide area.The tidal current speed and tidal prism have decreased by 40%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y and 20%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ay.Because of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idal prism and area,the degrade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re anticipated to be restored to 1972 levels following the completion of current and proposed restoration projects,i.e.33% and 15% decrease in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1938 for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bay,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can be restored to some exten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ustainable coastal development plan,although a full reversal of conditions is not possible.To fully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a region,more indices,e.g.,water quality and ecosystem parameters,should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26.
综合利用沉积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水井沱组对应)黑色页岩的
页岩气形成物质基础(沉积相、岩性、有机质丰度及类型、成熟度等)、储集层特征(孔隙类型、X衍射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后发现:
①研究区牛蹄塘组以深水陆棚相沉积的黑色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厚度较大,分布广泛;②其w(TOC)平均值达1.84%,成熟度为
2%~6%不等,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③页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石英粒内溶孔、黄铁矿晶间孔为主,另有少量黏土矿物溶蚀孔
洞;④页岩中石英质量分数为50%~80%不等,与美国Branett页岩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均呈两段式。对于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而
言,除了优越的页岩气物质基础条件外,后期硅化程度、埋藏深度、后期构造改造强弱等因素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7.
海水流动对A3钢腐蚀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  王佳  李焰 《海洋科学》2005,29(7):26-29
为了定量考察海水的流动对钢铁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的影响,通过室内和实海挂片失重测试比较了A3钢在静止和流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差异,并在控制流速条件下使用动电位法测试了A3钢的腐蚀速度,同时测试了不同流速海水中的环境参量。室内和实海挂片失重测试比较结果表明,海水流动能够加快A3钢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腐蚀初期尤其明显。在控制流速条件下采用动电位极化方法测试了腐蚀初期A3钢的腐蚀速度,并且通过拟合处理得到了海水流动对其腐蚀速度影响因子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8.
孔隙结构是油页岩描述的重要特征,直接影响页岩油气的储存和运移。因此,研究孔隙结构演化对指导油页岩原位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巴里坤油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TG)、低温氮气吸附(LTNA)与压汞(MIP)等试验,结合LTNA-MIP联合精确表征方法,揭示巴里坤油页岩热解失质量规律及升温过程中孔隙发育特征,并对孔隙结构演化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油页岩热重可分为低温缓慢失质量阶段(20~360℃)、中温快速失质量阶段(360~500℃)和高温缓慢失质量阶段(500~600℃),由于该油页岩具有低挥发分、高含油率、高灰分的特点,中、高温阶段是主要的失质量阶段;巴里坤油页岩内部孔隙类型复杂,升温过程中,微、小孔由狭缝形演变为导管状,中、大孔始终以墨水瓶状为主。墨水瓶状孔隙在300~400℃和500~600℃这2个温度区间集中发育,有效孔隙则在400~500℃大量发育。低温段以原生大孔为主,在自由水蒸汽压、矿物热膨胀和沥青质软化共同影响下,孔隙结构变化较小;中温段有机质集中热解,产生扩孔效应,单位孔隙体积大幅增加,孔隙类型以中孔为主;高温段黏土矿物失水、石英相变产生膨胀压力,大...  相似文献   
129.
解读末次冰消期全球水文气候演变过程对于理解气候系统对内外强迫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以冲绳海槽中部OKI0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des rub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Mg/Ca比值分别重建了19 ka BP以来海槽中部表层和温跃层海水温度(SST和TWT),结合浮游有孔虫群落组成变化重点恢复了末次冰消期(~18~11.7 ka BP)上层水体温度变化的特征和过程. 结果显示SST在LGM显著偏低,末次冰消期表现为显著的千年尺度变化,清楚地记录了HS1、B/A、YD等快速气候波动事件. 19 ka BP以来重建的TWT整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波动频繁而剧烈,末次冰消期相对较低,未显示显著的千年尺度变化. 对比北半球高纬和热带太平洋的记录发现,末次冰消期冲绳海槽中部SST开始上升的时间基本与前者相当,但明显滞后于热带西太平洋;冰消期其变化模式明显区别于热带西太平洋持续稳定的升温过程,而更类似于北半球高纬区的变化. 与SST明显不同,海槽区温跃层的升温(~18 ka BP)明显早于北半球高纬变暖,却接近于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开始上升的时间;且TWT的上升和波动方式也更接近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变化模式. 对末次冰消期SST和TWT差异化演变的分析表明,AMOC对中低纬大气环流的影响可能通过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变化控制了海槽区SST的演变,而热带太平洋ENSO过程则可能通过黑潮强度的变化决定了区域TWT的演化. 末次冰消期冲绳海槽中部SST和TWT演化存在明显的脱耦现象,显示了其与高、低纬海洋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0.
【研究目的】锰矿作为一种金属矿产,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黔阳成锰盆地是中国重要的锰矿基地,其锰矿床类型为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地层中的一套海相碳酸锰矿床,资源储量大,开采历史长,但其成矿模式尚不清楚。【研究方法】本文以锰矿集中分布的湖南靖州地区为例,在野外剖面实测、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Co/Zn-(Cu+CO+Ni)图解、Fe-Mn-(Cu+CO+Ni)×10三端元判别图解、(Zr+Ce+Y)×100-(Cu+Ni)×15-(Fe+Mn)/4三角图解以及Al/(Fe+Mn+Al)比值、(Fe+Mn)/Ti比值和Fe/Ti比值等一系列判别指标分析了锰矿中锰元素的来源。利用锰矿石的V/Cr、Th/U、Ce/La以及Ce标志分析了锰矿石沉积时的古环境。【研究结果】黔阳成锰盆地靖州地区锰矿石中锰元素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系统,沉积时水体处于贫氧—缺氧环境,前期形成的断裂带为锰元素的运移提供了通道。【结论】黔阳成锰盆地靖州地区锰矿石是冰期由地壳深部经众多断裂带上升到海盆中的锰元素,在间冰期与海水中的CO23-相结合富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