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RINEX格式是GPS数据一种常用的标准数据格式,通用性强,利于多种型号的接收机联合作业,绝大多数商用软件都能处理。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详细介绍了RINEX格式数据信息及常用的几种GPS接收机数据传输与转换方式,以及解算过程中出错数据元的检查和修正,对指导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2.
王勇  邹晴晴  李广斌 《地理科学》2018,38(5):747-754
由“散居”到“集居”,安置社区面临社会关系重建的巨大压力。基于公共空间活力内涵,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模型,以苏州市6个安置社区为例,对3种安置模式的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发现:① 不同安置模式的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异地安置社区的公共空间的设施完备、类型多样,但是其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力度最低。对于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社区公共空间背后的社会属性比其物质属性更为重要。②公共空间因子活力度与关注度存在不匹配现象。基于“社会-空间”辩证互动逻辑,提出安置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对于今后安置社区,适宜“村内小集居+跨村大聚居”的安置模式,通过最大程度维系原有“熟人社区”群体的社会边界,提升公共空间活力,减轻社区社会关系重建的压力;对于现有安置社区,可根据公共空间因子活力度和关注度的匹配关系,划分公共空间改造的优先级,采用差别化的改造策略,提升公共空间活力及其改造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83.
我国城市化发展加快,更容易产生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城市病"。本研究选取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南京市郊区——浦口区,利用遥感技术解译1981—2010年中7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并且选取2014年9月28日降水过程,使用SCS产流模型与平面二维非恒定流胜维南方程模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情景下浦口区的积水情况,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耕地的减少,居住用地和交通用地等硬化地迅速增加,积水面积呈增大的趋势,即:城市化加大了城市积涝的风险。  相似文献   
584.
针对EIV模型的系数矩阵同时包含固定量和随机量的情况,通过将系数矩阵中的随机量提取出来纳入平差的随机模型,从而将EIV模型表示为非线性高斯-赫尔默特(Gauss-Herlmert,GH)模型形式,推导了混合LS-TLS(least squares-total least squares,LS-TLS)算法及其精度估计公式。算法适用于系数矩阵包含固定列、固定元素和随机元素的一般情况。模拟实例结果表明,混合LS-TLS算法与已有能够解决系数矩阵同时含固定量和随机量的结构性或加权TLS算法的估计结果一致;混合LS-TLS的估计结果统计上要优于LS或TLS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585.
在介绍江西省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目标以及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行业信息采集和利用需求,以及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江西省地质环境数据中心架构、数据存储设计、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和介绍.江西省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建设、数据中心管理工具建设、数据转换服务平台建设、数据汇交及交换体系建设、数据仓库建设、数据处理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58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long-term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DTR) in East Africa(EA). The study carries out non-parametric trend analysis of gridded DTR monthly data sourced from 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 The DTR exhibits mixed signals in space and time over EA. The DTR correlates negatively with rainfall over EA. Reduction in DTR coincides with the summer season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 influence of cloud cover on it. There was a non-uniform pattern of DTR changes across the region with time. Lake Victoria basin recorded the highest warming rates. The Indian Ocean coast recorded the least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in DTR. A reduction in DTR is evident in the two seasons: hot and cold. The start of the study period; 1921—1930, was the coolest decade in the study period. Most parts of EA recorded negative DTR anomalies in 1961—1970. The overall reduction in DTR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highlights the ongoing warming which is a global phenomenon. There remains ne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ausation of the observed DTR variability for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the variability in future.  相似文献   
587.
王立强  谢富伟  王勇 《岩矿测试》2016,35(6):650-657
巴嘎拉东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东段,研究程度较低,尚未开展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本文选取该矿床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组成测试,并利用锆石Ti温度计方法获得锆石结晶温度。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锆石均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14个测点得到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1±2.3 Ma(MSWD=1.5),岩体侵位于早白垩世中期,与前人获得的该期岩浆侵位年龄一致。锆石ΣLREEs=13.21~530.28μg/g,平均值61.90μg/g,ΣHREEs=849.16~3981.54μg/g,平均值1826.91μg/g,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左倾配分模式;δCe=1.20~701.77,δEu=0.01~0.12,表现出明显的铈正异常和铕负异常特征。锆石Ti含量分布在0.60~7.40之间,结晶温度范围为593.9~795.3℃,平均温度724.3℃,一定程度反映了成岩温度。可以推断,巴嘎拉东黑云母花岗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后的碰撞造山挤压阶段,黑云母花岗岩形成时代的厘定代表了成矿时代的上限,为区域上同时代铅锌矿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88.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一套厚层的泥页岩,前人研究认为这一套厚层泥岩是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湖进体系域(EST),没有做过进一步的细分。随着近年来页岩油(气)研究的深入开展,地质学家们认识到了泥页岩并非整体一套,而是与砂岩一样也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这就要求针对泥页岩等细粒沉积物的研究要进一步精细化。对于泥页岩的层序研究而言,传统(经典)的划分方法完全不适应(依据经典层序地层接触关系、地震反射特征、岩性组合变化等参数),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泥页岩进行层序精细划分。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T-R旋回理论的GRP层序划分法。该方法以自然伽马曲线(GR)为基础,结合岩相变化分析,充分利用各类地球化学数据以及GR测井在泥页岩层段响应特征和湖平面T-R旋回变化的耦合关系,进行泥页岩中的旋回识别分析。利用该方法,将东营凹陷樊页1井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从下至上划分为7个GRP(GR Parasequence)层序,并进一步分析了控制细粒沉积物层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9.
通过岩相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对燕山期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得出矿区燕山期岩体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花岗闪长岩次之。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表明矿区岩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源区岩石为麻粒相岩石,有辉石、斜长石和钾长石残余。矿区岩体形成时代为150Ma和130Ma,说明矿区岩体至少为两个期次产生,为复式岩体。  相似文献   
590.
北上广深城市人口预测及其资源配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勇  解延京  刘荣  张昊 《地理学报》2021,76(2):352-366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是困扰超大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度人口为研究人口增长下的城市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了较好的思路。本文以适度人口为切入点,利用可能—满意度模型测算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座超大型城市2035年适度人口规模,同时利用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各市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并基于适度人口规模测算和常住人口规模预测结果对各市部分资源的配置、规划情况进行倒逼分析,提出人口增长下的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发现:① 在可能—满意度水平为0.6的条件下,北上广深2035年适度人口规模分别为2152.69万人、2309.68万人、1498.93万人和1352.19万人,均未超出政府规划红线;② 预测结果显示,北上广深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均将超出适度人口规模和政府规划红线,表现为适度人口规模<政府规划红线<常住人口规模;③ 从适度人口角度出发,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居住满意度前提下,为应对未来人口增长,2035年北京发电量和公园绿地面积需达到当前水平的2倍以上;上海发电量、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共交通营运车辆分别需达到当前水平的2.27倍、2.22倍和2.35倍;广州能源供应量和发电量需达到当前水平的3倍以上;深圳能源供应量、发电量和卫生机构床位数需达到当前水平的3倍以上。本文有利于为协调大型城市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