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9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邦彦坑岩体、段莘岩体和青山岭岩体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是赣东北中生代花岗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的确切
形成年龄仍不清楚。采用LA-ICP-MS技术测定了上述3个岩体的锆石U-Pb年龄。这些锆石的CL图像及Th/U比值均具岩浆
成因特征;测试结果指示邦彦坑岩体并不是形成于晚青白口世,而是形成于晚侏罗世(约151Ma),而段莘岩体和青山岭岩体形成
于早白垩世(128~125Ma)。邦彦坑岩体和段莘、青山岭岩体可能分别为华南中生代晚期180~155Ma和129~122Ma2个岩石
圈伸展事件的岩浆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72.
刘嵘  陈能松  何谋春  肖平 《地学前缘》2006,13(2):205-212
利用阴极发光和激光拉曼研究了大别山俯冲带超高压基性和长英质变质岩中的锆石。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环带或新生锆石颗粒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俯冲带地幔深度流体作用信息。其一,在超高压变质锆石生长域中存在微米级流体包裹体。由于其十分细小,组成往往难以测定。但是在变基性岩中检测到富CO2的负晶形包裹体。其二,在超高压锆石生长域中较普遍地发现富含挥发份的多硅白云母和磷灰石包裹体,其与典型的超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稳定共生。副矿物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新鲜的弱退变质的榴辉岩中,富含挥发份的矿物相———磷灰石仍是含量较高的矿物,说明在俯冲带的深部(>100km),流体仍可以稳定地保存在高挥发份的矿物晶体格架中。其三,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环带的边界呈蚕食状或港湾状,指示流体参与了锆石的变质生长过程,即通过流体与锆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原有锆石的溶解和新生锆石的沉淀结晶。考虑到如此高的锆溶解度,认为在地幔俯冲深度,流体的成分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富水体系,其化学组成与深熔融体相似,且赋存状态应为含水融体相。  相似文献   
73.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特征、晶体的生长程度及显微结构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泥熟料中含有损熟料质量的C12A7及α-C2S等物相;熟料的烧成是还原环境及过于快速的冷却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4.
北京西山周口店地区房山岩体周围关坻杂岩的长英片麻岩和伟晶岩脉具有类似简单岩浆结晶成因锆石的蒸发法Pb-Pb年龄.伟晶岩中3个颗粒锆石的t(207Pb/206Pb)最大年龄分别为2.04,2.05,2.06 Ga,长英片麻岩中3个颗粒锆石的t(207Pb/206Pb)最大年龄分别为2.37,2.41,2.45 Ga.据此分析,关坻杂岩时代应为太古宙,经历了2.5 Ga的华北克拉通化的构造热事件,且可能保存了华北东部地块与西部地块于古元古代晚期(2.06~1.85 Ga)最终拼合为华北克拉通的年代学记录,最终拼合时间与Columbia超大陆连结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75.
本次工作研究了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中的古元古代莫河岩体、新元古代沙柳河岩体、早三叠世香日德岩体和察汉诺岩体以及晚三叠世可日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素组成.沙柳河岩体和可日岩体具S型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特征, 其他岩体具Ⅰ型花岗岩类成因特征.TDM和εNd(t) 值的对比揭示, 沙柳河岩体的源岩区为欧龙布鲁克地块的Ⅱ型基底变质表壳岩系, 其余岩体的岩浆都不可能源自暴露地表的基底变质表壳岩系.花岗岩类和基底变质表壳岩系的亏损地幔最大模式年龄集中在1.52.3Ga和0.91.3Ga, 在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亦有2.5Ga及2.8Ga显示, 一般Pb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t>18, (207Pb/204Pb)t>15.5, (208Pb/204Pb)t>38, 具高放射成因铅特征.这表明, 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基底与扬子陆块具有密切的亲缘性, 现今的扬子陆块范围可扩大到中国西部阿尔金断裂东、西两侧的微陆块群, 昆中断裂带和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代表扬子陆块内部裂解小地块的再汇聚带.   相似文献   
76.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层状矿体广泛发育,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利用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对采自92号层状矿体的三个锡石样品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n(206Pb)/n(207Pb)—n(238U)/n(207Pb)等时线年龄为95.8±2.6 Ma(MSWD=6.3),与通过石英40Ar/39Ar法、透长石的激光原位40Ar/39Ar法及石英Rb-Sr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91.4±2.9~94.52±0.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通过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定年在该类型矿床的年代学研究行之有效。同时,通过年代学佐证了锡的成矿与龙箱盖岩体第二阶段侵位(96.6~93.86 Ma)为同一时期,认为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7.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原岩为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酸性侵入岩。来自该片麻岩的20粒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花岗岩岩浆于约950Ma侵位结晶,岩浆物源源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物质成分。正确甄别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的变质围岩是否隶属于全吉地块的达肯大坂岩群,是理解全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苏文  刘景波  陈能松  郭顺  巴金  张璐  刘新  施雨新 《岩石学报》2013,29(5):1573-1593
本研究成果以东秦岭-大别山地区野外地质资料、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采集为工作切入点,在现有和新增各种数据分析、解释、研究基础上,描述东秦岭-大别山地区变质岩石构造单元的岩石学组成、确定原岩的形成时间、主期变质作用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该区发育的各时代花岗岩类、主要的岩浆岩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而建立新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及两侧的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格架;编制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岩浆和变质事件年代学地质图。  相似文献   
79.
秦岭大别碰撞造山带中隆升最高的结晶基底便是大别杂岩,在超高压变质岩和某些高级变质岩中均发现典型的近等温减压(ITD)型的退变质结构,多呈后成合晶或冠状体的形式取代或包绕原生矿物晶粒(主晶),显示退变质不平衡反应的过程.然而超高压变质岩与大别杂岩中的高级变质岩,变质地温梯度截然不同,暗示它们形成的构造条件极不相同,超高压变质岩早期由岩石圈深处(120km±)折返到下地壳与那里的高级变质岩构造混合,平行并置,而后才一起隆升.退变质不平衡结构与寄主岩的面理无关,说明这种近等温的减压退变质作用发生于后造山时期近绝热条件下的隆升体制,近绝热隆升的热源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大别山地区岩石圈减薄所引起  相似文献   
80.
Th-U-Pb系统数据不协调是独居石电子探针化学定年(EPMA CHIME Dating)中一种很常见的问题。独居石矿物产生数据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包括:1)蚀变或重结晶造成的铅丢失;2)不同年龄域在空间上的重叠或者存在于很小颗粒上的小年龄域。独居石EPMA年龄必大于U等于0时的极端情况给出的值,即当U为0时,EPMA CHIME年龄给出的是~(208)Pb/~(232)Th年龄,这是测量区域内最老年龄的下限。当Th为0时,EPMA CHIME年龄值介于~(206)Pb/~(238)U和~(207)Pb/~(235)U年龄值之间,这是EPMA法所能得到的最老年龄的上限。分析表明,当独居石EPMA数据出现不协调时,传统等时线方法计算的年龄值误差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数据不协调情况下的优化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测量误差,并根据剩余铀的总量剔出大的离散数据。利用已公开的数据进行算法对比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