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405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中国东北地区二叠纪生物混生机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混生现象是指不同生物古地理区系的生物出现于同一地区的同时代地层中,表明它们曾同时或略为先后地生活或埋藏在一起。中国东北地区旱二叠世时期出现明显的北方冷水动物群(归属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生物省)与特提斯暖水动物群(归属特提斯大区内蒙-吉林生物省)的混生现象;晚二叠世出现安加拉植物群(Angara flora)与华夏植物群(Cathaysian flora)的混生。对于这些生物混生的机制及阻隔生物  相似文献   
82.
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地区以其富饶、美丽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引人关注。太湖,地理景观上的半月状外形颇为醒目,在地  相似文献   
83.
应用半导体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激发的 X 射线荧光法分析了地质样品中痕量铀。~(57)Co 激发源制成峰与本底比率高的形式。取10分钟测量时间,用强度为0.26×10~9贝克勒尔(0.26GB_q)的激发源,方法的检测限为24微克/克,源的强度增强10倍,检测限可提高到9微克/克左右。对于锡、铈、钨和钍的检测限亦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84.
<正>简介:《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在出海遇险之后,继而在荒岛求生的经历。他不安于父亲为其一手安排的平凡生活,于是外出航海,几番遇险。一次,他被摩尔人所掳,沦为奴隶;逃到巴西后,他成了种植园主,在去非洲购买奴隶的途中,他再次遭遇海难,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度过了整整28年。在那里,他凭借强大的意志战胜了自己,克服了艰苦的自然条件,用  相似文献   
85.
无人机巡检是目前电力部门主推的一种巡检方式,招弧角是一种重要的电网设备、但其呈现细长的几何形状特征,其测量需要优于1 cm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为了从无人机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上提取招弧角,该文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集成学习、全连接条件随机场的无人机影像分类和招弧角提取方法.首先,提取了影像的12个光谱和纹理特征.接着,建立训练样本库,训练了多个独立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并形成随机森林集成模型进行影像分类.最后,利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优化分类结果.该文采用5000张无人机影像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文提出方法的整体分类精度达到85.5%,招弧角识别的正确率为98.3%、完整率为74.3%,表明该方法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利用不同监测平台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监测时,不同遥感数据之间的对比验证以及协同观测是准确评估大气污染变化的关键。本文利用北京站点布置的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光谱仪,反演了2018年11月—2019年2月北京站点冬季的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总结了北京冬季NO2的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研究中首先利用MAX-DOAS测量光谱结合DOAS反演算法获取不同时刻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与TROPOMI过境时刻的NO2遥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进行比较,并对卫星过境时地基站点不同的数据平均时间,和星—地间平均采样距离进行敏感性分析,同时将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Two-way ANOVA)应用于评估风场对区域NO2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北京地区11月的对流层NO2平均浓度高于冬季其他月份,最大时均浓度可达到4.04×1016 molec·cm-2,且冬季各月份下午对流层平均NO2浓度明显高于上午。利用TROPOMI和MAX-DOAS获...  相似文献   
87.
为解决Storm编程模型无法处理具有迭代结构的应用程序的问题,从迭代结构程序的特点出发,在Storm编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Receiver、IBolt、Checker组件组建迭代Topology,设计了一种可以处理迭代结构的编程模型,分析了这种模型实现原理,对这种模型的新增组件和其对应的应用程序接口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在Storm系统架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迭代Topology的实现方案,描述了这种实现方式下解决具有迭代结构程序的具体过程,最后使用这种模型模拟实现K-Means算法,实例论证这种迭代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对四川盆地西北部钻井岩心、露头剖面样品的宏观及微观岩石学特征研究认为,川西北茅口组储层类型主要为生屑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生物格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溶蚀孔洞及裂缝。茅口组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到沉积微相、古岩溶作用及构造作用等因素控制。其中沉积微相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古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而构造裂缝是储层改善及连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中分布有大量的充填砂岩,它们是极好的油气储集体。通过对塔河油田七区奥陶系古溶洞充填砂岩(以T615井岩心为主要剖析对象)的岩矿分析与对比、铸体薄片观察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对盆地西北野外相似的奥陶系露头区的对比考察,查明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充填砂岩的成因与发育特征。认为该充填砂岩属于晚泥盆世东河塘期无障壁海岸砂充填奥陶系地下暗河溶洞所形成。充填砂岩的成分主要是亚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砂岩物性好,原生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发育,表现出极佳的油气储集特性。在未来勘探开发中,应注重充填砂岩的沉积分布、溶洞的空间展布和前石炭纪古微地貌等方面的研究,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汶川地震后,人们不得不思考问题是:大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下一次大地震什么时候发生?也就是涉及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一直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断层是如何破裂的?震后断裂是如何愈合的?我们试图通过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断裂摩擦行为和断裂愈合过程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通过对地表露头和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岩心中汶川地震主滑移带的详细研究,以及钻孔中长期温度监测来分析有关汶川地震断裂动态弱化和摩擦行为,并结合钻孔中长期水文监测计算所得断裂带渗透率变化,分析震后断裂愈合过程,进而探讨和认识汶川地震断裂作用所涉及的上述问题。经过详细研究,确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宽105~240 m、具有五个不同断裂岩组合的内部结构,是一条经常发生大地震、具多种弱化机制的断裂带;发现了汶川地震不仅具有同震石墨化作用,而且测量到目前世界上最低的动态摩擦系数(≤0.02),同时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信息。这些研究结果不仅直接回答了一直困扰在地震地质和地震物理学领域几十年的关键问题,而且对完善地震断裂理论和认识汶川地震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防震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