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_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及有关参数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和Pd负异常,显示其中PGE和Au具有相似的来源。多金属结核与海底海山富钴结壳PGE配分模式及特征元素比值对比表明,两者PGE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海底玄武岩的水岩反应,部分来源于铁陨石,而并非主要来自海底热液及正常海水。  相似文献   
122.
利用CBERS-02B星CCD和HR数据,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制作出滑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构造条件,用人机交互方式,分析“5•12”地震中唐家山至北川县城堵江河道滑坡发生的面积、运动方向、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3.
银和金的选择吸附实验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吸附作用被认为是低温表生矿床的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文章内多种矿物对银和金的吸附实验表明,呈纳米粒级的银和金的单质对自然界矿物的吸附有明显的选择性,尤其是银对方铅矿和金对黄铁矿的强选择吸附,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这一实验结果为解释许多矿床中方铅矿常作为银的载体矿物及黄铁矿常作为金的载体矿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验还证明了粘土、有机质和黑色页岩对银和金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泰莱盆地岩溶地面塌陷始发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本文将泰莱盆地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在对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包括岩溶塌陷影响因子及能反应社会影响的易损因子(包括灾损敏感因子和抗损强度因子)在内的共计12项指标作为岩溶塌陷评价要素,建立了研究区风险性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要素的权重,结合已有资料绘制各指标分级图并分别赋值;最后,利用MAPGIS软件叠加计算风险性指标,依据风险性分级标准进行研究区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分级区划。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泰安市城区火车站、訾家灌庄、东羊娄—旧县一带;莱芜市大王庄镇孤山—后枯河及铁矿区孟公清、泉河一带,这些区域多位于水源地周边或矿山企业排水区,高强度的抽排地下水是岩溶塌陷发生的最主要的致塌因素。   相似文献   
125.
为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植物黄芪中分离纯化得到AP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并采用qPCR检测APS对3种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50、100、200、400、8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ROS);100、200、400、8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氮呼吸爆发(NO);50、100、200μg/cm 3 APS预处理后可以显著增强脂多糖(LPS)刺激头肾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2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增强TNF-α、IL-1β和IL-6 mRNA在6、12、24 h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PS对离体培养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以大亚湾为研究对象,采用3S(GIS、RS和GPS)技术划分了汇水区范围并处理获得土地利用、土壤水文单元及降水等下垫面信息,运用L-THIA模型(Long-term Hydrologic Impact and Non Point Source Pollutant Model)构建了总氮(TN)这一指标的大亚湾汇水区非点源污染模型,并通过径流量与负荷量模拟结果与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陆域非点源TN年均负荷量为2 559 t;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和园地的负荷量和单位面积流失强度均较高,是TN流失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汇水区涉及的11个镇(街)中惠州市稔山镇、平海镇对TN负荷量的贡献合计超过50. 0%,占据了77. 7%的TN流失关键源区,是非点源污染防治需重点关注的区域。来源贡献的定量识别和关键源区的空间识别为大亚湾陆域非点源TN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7.
薛园园  邵长奎  张伟  等 《江苏地质》2022,46(4):381-388
赣杭铀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前人对与铀成矿有关的燕山期火山岩及基性岩脉进行了大量年代学研究,获取了一批高精度的年龄数据。精确厘定与铀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及基性岩脉的成岩时代,是深入研究两者与铀成矿关系的前提,对铀矿床成矿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而部分火山岩及基性岩脉成岩年龄的精确度有待商榷。为此,总结了带内岩浆岩年代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部分火山-侵入杂岩样品因MSWD偏离置信区间、未剔除高U锆石等因素导致年龄精确度较低;锆石U-Pb定年精度用于厘定短时序、多期次、大规模火山-侵入活动有困难,主要表现在各种岩石年龄差异总体不大,在误差范围内高度一致;基性岩脉采用锆石U-Pb定年(基性岩中多为捕获锆石)或全岩K-Ar/40Ar-39Ar定年(易受热液活动或热事件影响),成岩年龄精确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8.
赵文峰  龙潇  王小春  等 《江苏地质》2022,46(4):358-365
近年来,深海大洋钻探已证实在洋陆俯冲带的浅部,板块边界断裂高度集中在特征性岩层中,然而对于这种断裂高度集中化现象是否发生在俯冲带深部仍然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对日本中部侏罗纪燧石-碎屑岩杂岩体中一个露头宽度约50 m的断裂带进行了调查。该断裂带沿古俯冲带深部的板块边界延伸而出的逆冲断层发育,断裂带中的剪切变形集中在数层黑色有机质黏土岩中,表现为沿交织鳞片状叶理的分散剪切,剪切方向分为左行走滑和逆冲走滑,可能形成于俯冲带中的滑动分异或左行斜俯冲过程。体现滑动集中化的拆离面切割了黑色有机质黏土岩层,拆离面表现为左行滑动。利用碳物质拉曼光谱测量了拆离面上及黑色有机质黏土岩层中的碳物质。结果表明,相对于黑色有机质黏土岩,拆离面中的碳物质具有更高的成熟度,表明在左行滑动过程中产生了快速的摩擦升温。野外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一古断裂带记录的俯冲带深部板块边界断裂高度集中在黑色有机质黏土岩层中,发育于其中的拆离面的左行剪切可能产生于深部地震性滑动。  相似文献   
129.
西藏拿若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多龙矿集区内,继多不杂、波龙斑岩型矿床和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之后,又一个具有重要勘查和研究意义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研究拿若矿区绿泥石矿物学和化学成分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查意义。拿若矿区内广泛发育绿泥石化蚀变,根据绿泥石野外产出状态,可将其分为三大类:Ⅰ—角砾岩筒中作为胶结物的绿泥石,Ⅱ—斑岩体中蚀变绿泥石,Ⅲ—长石石英砂岩中石英颗粒间绿泥石。三类绿泥石存在明显空间分布规律,Ⅰ类位于矿区南西部,Ⅱ类在矿区中部和北东部,Ⅲ类主要分布在两者之间(部分不在该范围)。电子探针研究结果表明,Ⅰ类绿泥石含有高AlⅣ、Fe2+/(Fe2++Mg2+)和FeT/(FeT+Mg)值(分别是0.85、0.52、0.59),Ⅱ类绿泥石这几项参数值较低(分别是0.76、0.42、0.48),Ⅲ1类绿泥石(空间上位于Ⅰ和Ⅱ中间的部分)最低(分别是0.75、0.31、0.4)。计算的三类绿泥石形成温度表明Ⅰ类形成温度最高(平均231℃),Ⅱ类较低(平均199℃),Ⅲ1类形成温度最低(平均193℃)。Ⅲ1类形成温度值接近Ⅱ类,可能是因为长石石英砂岩中绿泥石主要为斑岩体的热液蚀变矿物。这表明矿区内存在两个不同的热源区,也说明角砾岩筒是斑岩体形成之后不久,在矿区南西的另一期热液作用下形成的热液隐爆角砾岩。研究还发现斑岩体中绿泥石AlⅣ、Fe2+/(Fe2++Mg2+)和Cr/Ti值与矿石Cu、Au品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绿泥石这几项参数可以作为寻找斑岩型矿床富矿体的指示标志。另外斑岩体和角砾岩筒中Cr/Ti比值与矿石Cu、Au品位的正相关性,是因为Cr、Ti离子与Cu离子具有亲和性而致。矿区内厚大的工业矿体主要位于矿区中部斑岩体中,矿区南西的角砾岩筒矿化较弱,矿体不连续。矿区内巨型角砾岩筒和角岩化的发育预示了南西部具有寻找隐伏斑岩型矿体和角砾岩型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0.
在用导线投影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的过程中,由于导线总方位与实测导线方位之间存在误差,导致绘出的剖面不能真实反映被实测剖面的地形地质信息.根据现阶段野外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提出了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分裂法、线性回归拟合法2种校正方法.将线性回归拟合法应用于粤西北庞西垌银(金)矿床Ⅰ号主矿体的实测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