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770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中生代板块边界划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贤君  於文辉  单蕊 《地质学报》2010,84(5):606-617
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的碰撞形成大别-苏鲁造山带,这一碰撞结合带过黄海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于这一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类:①沿临津江带或沃川带或京畿地块进入朝鲜半岛;②没有延入朝鲜半岛.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区内两板块深部结合带位置可能与表层存在较大差异,这更加深了板块边界划分研究的复杂程度.本文总结了上述两个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的各类观点,回顾下扬子上、下地壳归属特征差异的主要研究进展,认为产生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区内中新生代整体地质演化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足够可靠的深部信息,从而提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是今后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方向,指出黄海地区海-陆构造关系为国内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2.
在雅安沙坪自流井组实测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讨论了四川蒲江-雅安地区自流井组的岩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规律。认为自流井组主要为一套湖泊-湖泊三角洲沉积,组成一个完整的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自流井组中建立了一个双壳类即Pseudocardiniaovalis-Pseudocardinia cf.submagna组合,根据化石组合及地层关系将自流井组的年代地层归属于下侏罗统。  相似文献   
993.
幔源CO_2演化及CO_2气成藏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幔源CO2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处于超临界态的地幔流体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是地球内部能量与物质向外传输的重要载体。地幔流体中的挥发分以H2O和CO2为主,全球许多CO2气藏中的气体具有幔源特征,与地幔流体密切相关,但地幔流体与CO2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则显得不够。本文分析了地幔流体的组成、性质与影响因素,结合济阳坳陷断裂构造、岩浆发育特征,阐述地幔流体上升和演化过程,认为地幔流体中溶解各种形式CO2气为气藏形成提供物质来源,断裂活动则为岩浆上侵和气体的运移、聚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CO2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块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坳陷内,在坳陷边缘或者外部,新生代晚期的碱性岩浆侵入活动,不同方向断裂发育交汇地区均是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测量基准应用最多的是54北京坐标系和80西安坐标系,而这2个坐标系同属于参心坐标系,在实际应用和科研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基于对2000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模型进行研究,重点描述从80坐标系到2000坐标系转换的过程及要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精度分析,得出采用这种模型转换的可行性方案,为大地测量坐标系的建设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简要介绍了识别变形数据混沌现象的Lyapunov指数方法和关联维数方法;讨论了变形监测数据的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大坝观测变形观测数据给出了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996.
GM(1,1)具有要求样本数据少,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适用于单一的指数增长的模型,对序列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很难预测。为了改善这一局限性,将其与多项式拟合进行组合,通过实例分析证明组合模型比单一模型拟合精度更高,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小波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相结合在探测周期性变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变形观测时间序列既含有趋势性成分,又含有周期性成分时,对趋势性分量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再对剩余残差是否含有周期性成分进行分析,选用拟合趋势性分量的多项式形式受主观性影响;引入小波变换,将变形序列分解为趋势性平滑分量和细节分量两部分,然后傅里叶变换对细节分量是否含有周期性分量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利用MODIS地表双向反照率产品(MOD43B1),结合地表海拔高度和地表覆盖类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中国地区晴空反照率的时空分布,以及地表反照率与地形和地表覆盖的关系.首先,利用改则自动气象站的地基观测对MODIS地表反照率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卫星观测可以较好地反映反照率随时间的变化,MODIS地表反照率与地表实测反照率符合较好.年平均地表反照率与海拔高度有很好的相关,反照率的高值出现在高海拔山区.冬春季节,我国高海拔山区因积雪覆盖成为反照率的高值区;夏秋季节,地表反照率主要受地表土壤湿度和植被盖度的影响,沙地和沙漠地带反照率最高.最后,计算了中国典型地表类型的反照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部分地表类型的反照率具有较大的时间变化,地表反照率在春秋季节较大,夏季反照率较小.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根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管理系统规范》相关要求,针对JSCORS日常服务工作,设计了JSCORS用户服务管理系统,并采用.NET技术对相关功能进行实现。本系统充分考虑到用户端和管理端的各项需求,建立包括服务分发平台、数据存储管理和用户服务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了数据管理、数据查询、信息编辑与发布、信息交互等功能。该系统在JSCORS进行了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方便管理,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1781年3月,查尔斯·梅西叶和皮埃尔·梅尚出版了梅西叶星表。星表共有103个天体,其中约四分之三由梅西叶发现,约四分之一由梅尚发现。当时可能为了赶出版时间,梅尚最新发现的天体中,M102和M103还没有来得及核对坐标就被编进了星表中,而另外还有四个天体却遗憾地错过了。进入20世纪,人们在重新翻阅梅尚的观测手稿及梅西叶星表副本时发现了梅尚对这四个天体的注释,之后才将它们加入到梅西叶星表中,其中就包括M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