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燕山运动以来,区内断块分异明显,岩浆、地震活动强烈,地震最大强度8级,温泉发育(现有478处,约占全国1/4)。分析图1发现:①浅部热场总走向呈北东向,并呈强弱相间的特点。江西为中等热释放区,一般为50—100×1018尔  相似文献   
52.
多孔介质中溶质有效扩散系数预测的分形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分形理论和方法,探索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的替代预测方法。在多孔介质溶质扩散的弯曲毛细管束模型的基础上,以分形维数作为介质的基本几何特性参数,建立了多孔介质中溶质扩散的分形毛细管束模型,推导出了溶质有效扩散系数与介质孔隙度之间的幂定律关系式,幂指数是介质孔隙分维和表面分维的函数,反映了介质孔隙体积的层次分布与孔隙通道曲折程度对扩散的影响。对粘性土的分形维数测定数据和有效扩散系数试验测定数据的分析表明,利用该关系式预测多孔介质中溶质的有效扩散系数是较为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53.
根据1953~2003年周口气象资料、小麦生育期观测和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11月上旬之前有1~2次>20 mm的降水过程,有利于小麦播种;小麦越冬期气温较高,有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地下部分继续生长的特征,有利于形成壮苗;穗粒形成期无连阴雨的年份占80%,日照相对充足,气温>10 ℃的日数长,延长小花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5月份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小麦灌浆有利.小麦生产气候条件的劣势为春季晚霜冻出现的几率为10年1遇,应注意防范4月10日之后出现的晚霜冻;3~4月偏旱的年份较多,几乎2年1遇,应加强各种水资源的开发;5月份出现干热风的几率为2年1遇,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54.
洛川黄土纳米尺度观察:纳米棒状方解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洛川黄土剖面典型样品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发现黄土中存在纳米棒状方解石。此类方解石直径30~50nm,长度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纳米棒状晶体有圆滑地粗细变化和弯曲现象,偶见晶体连接成树枝状或晶体直角连接形成框架状形态。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方解石有少量的镁、磷和硫,这种纳米棒状方解石在国内外文献中鲜有报道。根据纳米尺度研究结果推测,这种纳米棒状方解石形成与生物衍生物诱导的定向结晶有关。纳米棒状方解石是一种重要的黄土堆积时期干旱环境指示矿物,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代表黄土堆积时气候参数。纳米棒状方解石的发现,对环境中纳米矿物研究、黄土中碳酸盐碳成因及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5.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堆积于河流阶地上的晚新生代红色土状沉积物进行了地貌与地层、沉积特征、土壤微结构和地球化学等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套红色土状堆积物可分出25套发育较弱的黄褐色土壤(7.5YR6/4)和发育较强的红棕色古土壤(2.5YR5/4)组合, 与黄土高原典型的红黏土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构造. 红色土状堆积序列的颗粒总体上偏细, 主要组分为粉砂和黏土, 砂粒级含量几乎为零. 显微镜下, 红色土状堆积物为黏土质结构, 粗颗粒组分主要包括石英、钾长石、云母和少量辉石、角闪石等, 且矿物颗粒都呈似棱角-棱角状; 其常量和微量化学元素的含量与特征、稀有元素的分配模式等与典型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具有可对比性. 上述证据表明, 这套沉积为风成起源. 磁性地层指示这套风成成因的红色土状堆积物底界年龄为约11.4 Ma, 证明中国西北地区晚新生代大面积的风尘沉积分布范围扩展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 后湾红色土状堆积物与上覆晚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有着相近的物源和相似的风力搬运系统. 与晚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相比, 后湾红色土状堆积物的颗粒较细、沉积速率较小, 反映了搬运动力较弱和(或)源区干旱化程度较低.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变化表明源区干旱程度和(或)风搬运动力有多次的波动, 并且在约10 Ma BP和7~8 Ma BP前后, 各有一次干旱化加剧的过程, 可能表明了高原的隆升或(和)全球变冷促进了亚洲内陆干旱化进一步加剧. 10 Ma BP前后古气候由高频高幅波动转变为较为低频低幅变化, 指示了一次重要的环境转型. 这次环境转型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的事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表现.  相似文献   
56.
陕西洛川黄土化学风化程度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2,自引:8,他引:62  
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REE的分析,采用以Al为标准的变化率参数计算方法对黄土高原化学风化程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风化成壤过程中,黄土中绝大多数元素都保持稳定,活动性元素仅有Ca,Sr,P,Mg和Na;化学风化处在去Ca,Na风化阶段;化学风化的主要方式是碳酸盐溶解.黄土弱化学风化特征是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长期受干冷型气候控制的反映.  相似文献   
57.
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演化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闽粤东部出露的岩浆岩,并结合重力、温泉等资料,探索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我们认为长乐-诏安断裂带形成于中生代晚期,至今经历了两大时期:大陆裂谷期和强烈挤压期。长乐-诏安断裂的形成和演化与库拉板块俯冲、消亡有关,与新兴的太平洋板块形成有关,新第三纪以来,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南北活动差异与菲律宾小板块在琉球、台湾和菲律宾岛弧处的不同活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8.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和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分布的情况及其主要自然特点,对西南岩溶石山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法律法规不健全、开采方式不合理、管理关系未理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统一提高对岩溶石山保护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岩溶石山资源保护的管理办法,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保护、定点开发,恢复矿点生态和岩溶石山植被等。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分布的情况及其主要自然特点,对西南岩溶石山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法律法规不健全、开采方式不合理、管理关系未理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统一提高对岩溶石山保护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岩溶石山资源保护的管理办法,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保护、定点开发,恢复矿点生态和岩溶石山植被等。  相似文献   
60.
本文在对西南岩溶石山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分布情况及其主要自然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开采方式不合理、管理关系未理顺,提出了提高对岩溶石山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岩溶石山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保护、定点开发、恢复矿点生态和岩溶石山植被等保护治理恢复岩溶石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