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7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北京市泉水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历史上曾以泉多而著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许多名泉大泉或已枯竭断流,或流量剧减。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泉水野外现场调查,及对泉水样品的水质分析,总结了北京市泉水资源的现状;同时,在对泉水历史资料调研基础上,从气候、水文等因素的角度分析了泉水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
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及其在江西德兴铜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矿床地质环境模型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德兴铜矿为例开展了矿床地质环境模型的示范研究。详细介绍了德兴铜矿开矿前的地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开矿前对环境释放的重金属元素总量等;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德兴铜矿开矿过程中的环境特征,以大坞河流域和4#尾砂库为研究对象,分析元素含量,结合元素形态分析、环境矿物学分析、室内污染物迁移模拟,详细论述了开矿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关闭后复垦的1#尾砂库为部分功能区关闭之后环境特征的研究对象,建立了德兴铜矿床地质环境模型。  相似文献   
33.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系统比较复杂,尽管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本次研究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内的清水河地区、准格尔地区、偏关-龙口地区和天桥地区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以及黄河水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取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地下水水位估值中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许多区域水资源或水环境问题,地下水水流模拟往往要采用数值方法,需给出每个节点上初始水位值,以反映流场的初始状态。另外,地下水水位动态长期监测分析,需由观测点水位估计任一点的水位。文中阐述了地下水水位估值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泛克立格法原理,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段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区为例,分析了用一次、二次漂移的泛克立格方法模拟地下水初始流场的估值情况和对真实流场特征的反映情况。指出在进行区域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35.
测氡技术在泉州清源山地下水源勘查中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氡是一种有效的放射性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由于含水裂隙基岩与其周边岩体的结构存在差异,氡气的浓度异常可间接反映出地质体裂隙系统的情况,并可分析其开启度、连通性,以及破碎程度。应用测氡技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勘探,对含水裂隙基岩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能达到节约投资,缩短勘探时间的目的。并可与地质资料分析相互验证,为地下水勘察应用提供依据。这里将测氡技术应用于泉州市清源山地卞水资源勘探工作中,旨在寻找基岩山区地下水富集带。测氡结果显示,在清源山一带明显存在二条北西西向和北西向断裂,结合地质资料认为:F1断裂带和F2断裂带是地下水赋存的理想位置,而且这二条断裂延伸2.5km~3.0km,汇水面积大于13km^2,大气降水的补给能力5770m^3/d,每年的补给量可达211×10^4m^3。  相似文献   
36.
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的重要性和当前污染,运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对松花江佳木斯段5~10 km范围内潜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GIS技术实现了脆弱性分区,并将结果与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讨论了所选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地下水脆弱性相对较低和低脆弱区共占研究区面积的82.76%;较高和高的区域仅占8.13%,主要分布在七水厂、江北水源地以及污染强度较大的点源污染周围。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开采模数是对潜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素。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状况,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放射性废物处置是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之一,从经济、安全和高效角度出发,将极低放废物从中、低放废物中分离出来单独处置,对核废物的管理与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备选处置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处置的相关技术方法,重点研究了屏障技术和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针对拟建在古泥石流体山区山顶上的处置场,选取核素90Sr作为处置对象,选用盆状屏障式处置库,估算产生的核素90Sr的总活度和比活度。选用筛分的颗粒d<1 mm的介质作为屏障材料,厚度为0.5 m,批试验结果显示上述材料对90Sr的吸附效果明显;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核素90Sr在50 a内被完全阻滞在包气带中,可以达到安全处置废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下水环境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滨海石化项目,其污染种类多、环境风险大、保护目标难确定,因此前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尤为重要。文章对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保护目标的确定、评价标准的选取、污染源的估算和保护措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珠江入海口某大型石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为类似地区的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39.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千将坪滑坡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将坪滑坡体位于三峡库区长江支流青干河的左岸,距三峡工程坝址44km。2003年7月13日零时20分,三峡库区秭归县千将坪村发生了山体基岩滑坡,造成15人死亡、9人失踪,4家乡镇企业被摧毁。文章通过对滑后详细地质调查,阐述了千将坪滑坡区地质条件,描述了滑坡发生的前兆现象以及滑坡发生滑动的过程,仔细分析了千将坪滑坡各要素的特征。根据滑坡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差异,把滑体物质自滑坡后缘至前缘分为块石堆积区、基岩裂解区、土夹块石区、漂砾卵石区。同时,文中研究了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滑坡体的成因机制,从地形地貌、岩性组合、构造条件详细论述了斜坡失稳的内因,认为导致斜坡失稳的外部因素有集中降雨、农田灌溉以及三峡蓄水3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An eco-environmental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nd around the Dexing mining area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ace water, sediments, soils and plant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and evaluate the transferr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mining activities into the food chain. Some samples of water, sediment, topsoil and plant were collected along the Lean River in the Dexing mining area.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Cu, Pb, Zn, Cd, and As were determined by AAS, and Hg was analyzed by cold-vapor AAS. Some indices such as ‘contamination degree‘ , ‘geoaccumulation index‘ , and ‘biological absorption coefficient‘ were used to assess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d a highly localized distribution patter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two pollution sources along the Le‘an River bank: one is strong acidity and a large amount of Cu in the drainage from the Dexing Cu mining area; and the other is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b and Zn in the effluents released from many smelters and mining, processing and extracting activities in the riparian zone. Results from the investigated localities indicated, at least in part, that som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ion should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