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苏州花岗岩-伟晶岩接触带岩石中,与高放废物内某些长寿命超铀铜系元素和裂变产物化学性质相似的微量元素、同位素迁移行为天然类比研究表明,伟晶岩脉中的U、Li、Sr、Be、Mo、Nb、Er、Y和234U、238U在该岩脉形成后约130Ma期间,在水-岩反应作用下,仅向花岗岩中迁移10-30cm,而Th、Pb、206Pb、207Pb、208Pb、87Rb、87Sr、86Sr则未发生明显迁移。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国拟在花岗岩中处置高放废物提供了长期安全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硒锑矿的某些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茂中  李德忍 《矿物学报》1995,15(3):303-304
硒锑矿是由我国首先于1993年发现的一种硒化物类新矿物。笔者稍后在湖南坌头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中也检出了数量稍多,单体粒度约0.1~0.5mm和集合体粒度超过1mm的硒锑矿,其化学成分式为Sb1.88(Se2.96,S0.04)3.00,并测得该矿物的反射率色散曲线(其中546nm;R'g=46.2%,R'p=42.3%)。采用魏森堡单晶X射线法首次测得硒锑矿单晶较精确的主要晶体结构参数:α=1.1213,b=1.1515,c=0.3991nm,V=0.51531nm3,Z=4;空间群:Pbnm;斜方晶系。这些资料是对该新矿物已有资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3.
闵茂中 《地质论评》1991,37(1):64-69
本文论述了中低温热液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壳圈结构、韵律沉淀结构和针状结构的可能形成机理。并认为沥青铀矿的某些结构特征是推断成矿热液物理化学状态及其演化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4.
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成因的锶、钕和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对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锶,钕和氧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花山复式岩体3个阶段的花岗岩类不是同一个母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和不同物质来源组成的杂岩体:其中第一阶段为印支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二阶段为燕山早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地壳来源改造型或S型。  相似文献   
75.
本文根据人工辐照含二价铁的水溶液实验结果,讨论水的辐射分解对铀矿床围岩红化蚀变的意义。铀矿床围岩中各种形式的水,当遭受辐射线长期辐照后,将发生辐射分解作用,析出许多自由基及其反应产物(H,H_3O~+,OH,HO_2,H_2,O_2,H_2O_2等),其最终结果是明显地增强周围介质的氧化性,这无论在氧化或弱还原条件下,都将使铀矿床围岩中广泛分布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产生红化(赤铁矿化)围岩蚀变,利用这一原理可解释某些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76.
哀牢山含海蓝宝石伟晶岩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产于哀牢山变质带南段,为NW-SE走向.该变质岩系自晋宁期(中元古代)到喜山期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最强烈变质期为喜山期(17~35 Ma).  相似文献   
77.
我国西北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的赋存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贫矿石(U≤0.01%)中铀主要以分散形式,被砂岩填隙物中的粘土、褐铁矿等矿物,以及碎屑物和矿物的裂隙面等吸附,偶呈显微(μm级)、超显微状(<1μm)沥青铀矿(其次为铀石)。随着矿石铀品位的增高,其中呈铀矿物形式的铀的比例逐渐增大,在特高品位(U>1%)的矿石中,铀基本呈铀矿物(沥青铀矿,偶有铀石)形式产出。类质同象铀的份额极微,其可利用性缺乏实际意义。矿石中铀矿物主要赋存于矿化砂岩的填隙部位及碎屑物、矿物的孔隙或解理中,有时可交代碳屑、黄铁矿、绿泥石、黑云母等。由矿石中U4 /U6 含量比例推算原生铀矿物(沥青铀矿)的近似含氧系数变化范围为2.35~2.74,均值为2.49,与沉积、淋积铀矿床中的铀氧化物含氧系数相当,表明该类铀矿床生于常温条件下。极少数样品落入低温热水成因沥青铀矿的含氧系数范围(含氧系数低至2.35),表明个别地段可能出现低温热水铀成矿作用,推测可能受断裂构造热的影响。进而推测,特富矿石(U>1%)可能是源自深部、沿断裂上升的含铀低温热水叠造作用的产物,板状矿体便是深、浅部流体混合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78.
关于东天山花岗岩与陆壳垂向增生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7,自引:25,他引:27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态、岩石组合、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底侵以外,幔源岩浆的内侵可以造成地壳不同层次岩石的部分熔融,也是花岗质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东天山的片麻状花岗岩有一部分是变质交代成因的,这类花岗岩的形成与碰撞后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有关。变质峰期后韧性剪切带中构造细粒化的岩石是形成片麻状花岗岩的最有利部位。虽然这类花岗岩多数定位于地壳较深层次,但在内侵热量的影响下也可以定位于较浅层次。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形成除了构造动力作用以外,还与地壳垂向增生,尤其是内侵有着密切联系,是构造动力、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流体运移等复杂反馈的结果。博格达造山带碰撞前和碰撞后岩浆岩均具有正的εNd(t)值,表明该造山带地幔早在碰撞前就已亏损,而碰撞后的地幔则继承了碰撞前地幔的亏损特征。东天山在印支期有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其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与古特提期洋的俯冲和随后的碰撞密切有关,因此是东天山从中亚构造体制向特提斯体制转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79.
核电站废物管理中的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茂中 《地质地球化学》1994,(1):71-72,F003,F00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