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5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异常压力封存箱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异常压力封存箱(compartment)又叫异常压力封隔体或压力封隔体,也有人译为封存单元。异常压力封存箱的成藏作用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32.
33.
成藏动力系统的连通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藏动力系统 (田世澄等 ,1995 )是针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多构造旋回、多物源方向、多套烃源岩、多成藏期次而提出的 ,由成藏动力子系统和切穿这些子系统的连通体系组成。连通体系包括断层、不整合面、高渗透层及与地下流体活动有关的流体底辟等 ,各种联络通道在空间上组成三维网络 ,并随时间发生变化。油气成藏的过程就是油气在动力作用下沿着连络通道自烃源岩到圈闭的过程。因此连通体系的研究对寻找油气藏有重要的意义。断层是成藏动力系统中垂向连通各种动力子系统的主要通道 ,断层的连通或开启不但与断层的性质有关 ,而且与其在平面…  相似文献   
34.
论成藏动力系统中的流体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介绍了成藏动力系统中流体的 3个来源 ,即沉积流体、自源流体和深源流体 ;推动流体运动的五种动力 ,即盆地深部的热动力、自源动力、重力流、浮力和毛细管力叠加产生的作用力、构造动力。分析了在成藏动力系统中这几种动力的作用机制。指出深部热动力控制了成藏动力系统的温压场和成藏作用的时空展布 ,沉积盆地中自源动力控制烃源岩生排烃过程 ,而油气在自源动力的压实流、重力流、浮力以及毛细管阻力叠加形成的流体势控制下进行二次运移、聚集和成藏。构造动力既是圈闭形成分布和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因素 ,又是导致油气藏破坏、油气再次运移、聚集的重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35.
田世澄  陈永进  崔刚 《现代地质》2003,17(2):202-202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笔者综合利用声波时差法、Ro法、粘土矿物法、裂变径迹法、地质剖面法、古地质图法等 ,先后在中国东部各盆地区 (北到伊舒地堑 ,南到广东的三水盆地和广西的合浦盆地 ) ,对上下第三系之间的剥蚀厚度进行了研究 ,发现这是一次规模巨大的隆升剥蚀事件 ,对油气藏的形成分布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值得深入研究。中国东部盆地区下第三系末期的隆升剥蚀作用规模宏大。从面积上看 ,北到松辽平原 ,南到广东、广西 ,西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一直延伸到南海。从抬升剥蚀幅度看 ,据陈荷立 1985年资料 ,南部广东三水盆地剥蚀在12 …  相似文献   
36.
随着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定量地预测含油区的工作已经提上日程.现在,人类业务活动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这就是用精确的数量关系来描述事物间的联系和变化.一种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的发展了.数学模拟生油母质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计算生油量的方法.所谓数学模拟法,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在短暂的时间内,模拟生油母质干酪根在漫长地质历史阶段中形成石油的机理,以便准确地计算出石油的生成量,并估算出石油远景地质储藏量,或称石油资源量.数学模拟法的核心是模仿干酪根热降解机理,而弄清楚干酪根化学缝断裂能量的变移则是问题的关键.它应用数学模拟原理编写出计算程序,借助电子计算机的复杂运算,在极短时间内指出局部地区的或整个盆地的、单个层段的或所有生油岩层系的生油量,并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得出石油远景地质储量的估算值.  相似文献   
37.
高蜡油成因及其形成聚集的地球化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湖相原油的含蜡量普遍较高,在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南阳凹陷原油的含蜡量高达59%.关于高蜡油的成因,最初有陆相高等植物成因说,近年来认识到低等水生生物也可生成高蜡油,但对部分高蜡油的成因机制依然不清楚.除了母质因素外,着重论述了微生物改造作用、催化合成反应、温度场效应、压力场效应、运移分馏效应等动力学作用和地球化学效应对高蜡油形成聚集与次生变化的控制作用.讨论了大民屯凹陷高蜡油的成因及其形成聚集的地质-地球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38.
四川盆地东北部迄今已发现了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滚子坪4个气田和金珠坪、七里北、正坝南等气藏,天然气CH4含量为70%~85%,C2^ 为0.04%~0.11%,H2S为5%~20%,属高含H2S的干气藏。飞仙关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T1f^4、T1f^3、T1f^2和T1f^1四个岩性段。T1f^3-1是产气段,优质储层平均孔隙度达到13%~17%。  相似文献   
39.
40.
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盖层封闭能力研究和评价方法,确定了12项主要参数,并从油气勘探的角度出发,将盖层分类与油气富集相联系,认为区域和地区性油气盖层决定了油气富集的层位和地区,局部盖层封闭能形成油气藏,而临时盖层只有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具有勘探意义。最后以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盖层评价为例,说明了盖层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