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01.
王维真  吴月茹  晋锐  王建  车涛 《冰川冻土》2009,31(2):268-274
冻融作用是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机制之一,对冻融区春季积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结构发生变异,形成冻结层、似冻结层和非冻结层.以祁连山黑河上游阿柔草场为例,研究了解冻期土壤水盐运移变化特征.阿柔草场隶属青海祁连山地区,地处西北高寒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区,大面积土壤经历冬冻春融的冻融循环.这种循环引起了土壤中水分和盐分运移的特殊规律,即冻结时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向冻层迁移,使得冻层的土壤含盐量明显增加;而融化时,由于地表蒸发,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又向地表强烈迁移,从而造成盐分在地表积聚,诱发盐分两次抬升.  相似文献   
802.
2.5 Ma以来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气候在波动中向干旱方向发展。原因是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然而,来自柴达木盆地新的证据表明,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冰期越来越干燥,间冰期干燥程度却存在减弱的趋势。并且这种变化是呈阶段性的。最明显的阶段划分应在0.8-0.6Ma前后。这种现象可以用青藏高原的隆升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通过增强冬季亚洲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使冬季风增强,使东亚季风区冰期气候更加干燥寒冷,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使夏季风增强、间冰期气候更加温暖湿润,从而使得中国季风区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差增大。可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我国西北内陆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弱,间冰期或者湿润期湿润程度的增大如何与高原隆升和季风系统的调整相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3.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04.
河口潮滩沉积物磷的季节性累积和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生磷的赋存形态和含量的研究表明,碎屑态磷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约占总磷的62.52%;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次之,分别占总磷的18.06%和14.69%;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和吸附态磷最少。综合研究区内的各种理化条件,指出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长江口潮滩潜在生物可利用磷,约占总磷的33.16%,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因素。上覆水的盐度效应是影响沉积物铁结合态磷含量的关键性因子;而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的含量变化则与上覆水的温度、溶氧量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分解有关;有机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存在较大变化,主要与潮滩生物动态过程,即磷的再矿化有关。  相似文献   
805.
准噶尔盆地基底的属性和时代,长期以来一直是地质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出露的一套基本连续的、被置于中志留统-下石炭统的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系的物源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盆地堆积物之下。为此选择其中被1:20万区调置于中泥盆世卡拉麦里组上部层位的砂岩进行碎屑锆石SHRIMP U-Pb 定年研究,以期获得准噶尔盆地东部基底时代和属性的信息。测定的86颗碎屑锆石、89个点的年龄分布范围从(327±8)Ma 至(3073±10)Ma;其中碎屑锆石的表面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320Ma~540Ma,显示出多峰的特征,其主峰为 365Ma,次要的峰分别为460~480Ma、510~520Ma 和530~540Ma。该样品中还含有至少22粒表面年龄大于550Ma 的碎屑锆石,其中550~690Ma 的碎屑锆石有4粒,827Ma~1083Ma 的碎屑锆石有8粒,1513Ma 和1700Ma 锆石各1粒,1942Ma~2051Ma 的锆石有2粒,2464~2490Ma 和2876Ma~3073Ma 的碎屑锆石各3粒。根据样品的岩石学特征和碎屑锆石的矿物学特征及表面年龄,结合区域岩浆活动的分析,我们获得如下初步结论:(1)所研究砂岩的沉积时代不是泥盆纪的,可能是早石炭世晚期,其源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2)源区地质体组成主体是奥陶纪至石炭纪活动陆缘岩浆岩,寒武纪至新元古代中期和新元古代早期至中元古代等时期的岩浆杂岩等组成,以及推测的少量早前寒武纪杂岩;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基底为奠基在前奥陶纪陆壳基底之上的古生代岛弧。  相似文献   
806.
通过对南通段古河谷典型钻孔及剖面沉积物颗粒、微体生物化石、14C测年等的分析,对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划分。该段古河谷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基本上反映了河床相—河漫滩相—浅海相—三角洲相的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现代河床的底部,浅海相淤泥质亚黏土层已被侵蚀掉,沉积的是现代河床相砂层。  相似文献   
807.
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库区的环境问题及工程对库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等日益受到关注。地势对区域资源环境影响深刻,库区地势的区域异质性是库区资源环境异质性的基础。因此,对库区地势进行异质性评价对于库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以及库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8.
大别山中生代侵入岩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它们受到了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相互作用的扰动。为了确定水—岩交换过程中的有关参数,本文利用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大别山中生代主簿源、天柱山和团岭花岗岩以及沙村和椒子岩辉长岩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估计了水—岩反应有效时限、流体流动速率和水/岩值。多维矿物相—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大别山主簿源、天柱山和团岭花岗岩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反应的有效时限约为0.3~3 Ma,流体流动速率约为1×10-15~3×10-14mol/s,水/岩值为0.27~0.78;沙村和椒子岩辉长岩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反应的有效时限约为0.02~0.4 Ma,流体流动速率约为1.6×10-14~4.8×10-13mol/s,水/岩值为0.11~0.33。  相似文献   
809.
To determine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central Tibet, we used teleseismic waveform data recorded by 18 stations in the INDEPTH-Ⅲ seismic array across the central Tibet from the central Lhasa terrane to the central Qiangtang terrane. Th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beneath stations are determined by inverting the stacked radial receiver function using the GA method. The first order features in the receiver function are modeled.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ho in Qiangtang is about 8 km shallower than that in Lhasa terrane along the INDEPTH-Ⅲ profile. It maybe suggests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Lhasa mantle lid beneath the Qiangtang terrane is affected by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We conclude that there exist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middle crust across the northern Lhasa and Qiangtang terrane, 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upper mantle beneath that.  相似文献   
810.
2001年9月下旬一2002年6月上旬潮汕地区出现连续严重干早。本文对2001年9月下旬至2002年6月上旬潮汕地区的长时间严重干旱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以及小尺度的系统影响进行分析,还用汕头单站探空资料的空间流场、物理量特征等资料进行早年与常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北偏强,西脊点偏西等固然是我区干旱高温的大尺度的环流背景的主要原因,但小尺度系统的影响、单站探空时空流场所表现出来的局地下沉运动、本站的物理量要素体现的层结稳定等,也是本区的少雨高温天气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