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474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监测与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呼伦贝尔草原 腹地。呼伦贝尔草原所以肥美,是因为有众多河 流湖泊滋润,形成了广阔的湿地、沙地、草原等 多种景观。为各种生物和人类生活奠定了物质基 础,使得呼伦贝尔成为资源丰富,多个民族,特 别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突厥、鲜 卑、蒙古等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于此,并逐步繁荣  相似文献   
42.
土壤样品中亚硒酸盐Se(Ⅳ)和硒酸盐Se(Ⅵ)的形态分析中,提取剂的选择和检测方法是技术的关键。以往的提取剂容易导致硒形态发生转变或无法同时提取Se(Ⅳ)和Se(Ⅵ),常用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无法直接测定Se(Ⅵ),而是通过差减法得出Se(Ⅵ)含量。本文对比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确定使用0.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提取剂,在55℃超声萃取土壤样品30 min,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建立了土壤中Se(Ⅳ)和Se(Ⅵ)的形态分析方法。采用Hamilton PRP X-100色谱柱,以6 mmol/L柠檬酸为流动相,pH=5. 5,在8 min内可完全分离Se(Ⅳ)和Se(Ⅵ),两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 15μg/L、0. 16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9。以土壤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Se(Ⅳ)和Se(Ⅵ)的回收率在84. 2%~95.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 4%~5. 3%(n=6)。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土壤中无机硒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43.
渤海西部沙垒田凸起明下段发育"富砂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与传统浅水三角洲沉积不同,"富砂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具有砂岩百分含量高,砂体厚度范围广,纵向上砂体叠置关系复杂,横向上砂体变化快的特点,采用常规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准确刻画出砂体的纵横向叠置关系。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引导,通过创新思路,首先引入分频反演的方法,合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中的高、中、低频信息,减少薄层和厚层反演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然后以分频反演为依托,采用地层切片的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明下段"富砂型"浅水三角洲的储层横向分布规律。储层分布规律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明下段下油组油气成藏主要受"脊-断-砂"三因素耦合控制,断层主要控制了油气的横向、纵向运移;明下段上油组油气在沿断层运移的同时也沿砂体横向运移,形成"富砂型"浅水三角洲特有的"之"字型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4.
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油气苗来源不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油气勘探.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碳同位素及生烃史模拟对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苗产于Padukasthan断裂,可分两期,第一期呈含油断层泥产出,氯仿沥青"A"为149~231 μg/g,RR.为0.81%,氯仿沥青"A"的δ13C相对较重(-26.24‰~-27.10‰),族组分具有正碳同位素序列,发黄绿色荧光,为典型的低熟煤成油,第二期呈液态油产出并遭受微生物降解,金刚烷IMD指数为0.33~0.45,R.为1.24%~1.53%,3,4-DMD含量46%~47%,全油δ13C为-29.50‰~-29.45‰,族组分碳同位素趋于一致,发蓝色荧光,为海相成因高熟油;②第一期油来源于Surkhet群的Melpani组和Gondwana群煤系烃源岩,为Ⅲ型有机质低熟阶段的产物,第二期来源于Surkhet群的Swat组浅海陆棚相黑色页岩,为Ⅱ1型有机质生油高峰的产物,两期油与Lakharpata群过成熟黑色泥岩和Siwalik群未熟泥岩没有亲缘关系;③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具有"多源多期、推覆增熟、砂体控储、披覆控聚"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浅埋、构造圈闭形成、深埋油藏形成、气藏形成和晚期改造定型5个演化阶段;④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有利于Gondwana群、Surkhet群深埋增温、持续快速生烃和晚期成藏,对比邻区巴基斯坦的含油气盆地,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及相邻类似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45.
非平稳条件下北京市最大月降水量频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丽  黄俊雄  周娜  李超 《水文》2021,41(2):32-37,108
为探究气候变化下极端降水的频率变化特征,基于北京市22个雨量站实测月降水量数据,以时间为协变量构建平稳和非平稳GEV模型,对北京市最大月降水量序列(极值降水序列)进行模拟和频率分析,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频率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极值降水序列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均为非平稳GEV模型,该模型能够抓住序列随时间呈显著下降趋势的变化特征;由非平稳GEV模型估算得到的极值降水重现水平随时间呈减少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极值降水导致洪涝灾害的风险在降低,但导致干旱的风险将增加;随着重现期的增加,极值降水重现水平估计值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46.
基于惠州城区2015年11月—2018年10月逐日供电量、日最高负荷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城区供电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气象要素的供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惠州城区夏季平均供电量和日最高负荷最多、冬季最少,4个季节供电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最高负荷出现主要在10:00—12:00,但冬季仍有21.2%的概率出现在18:00—19:00。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与供电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同月份相关性不同。12月—次年3月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与供电量呈显著的负相关,4—9月气温与供电量呈显著的正相关。3—4月相对湿度和供电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5—8月呈显著的负相关。日照时数与供电量的关系和相对湿度与供电量呈相反的相关。最后建立了3—9月和12月—次年2月气象电量和总供电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7.
论辽宁锦西杨家杖子杂岩体的岩浆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家杖子杂岩体中的二长闪长岩代表一种母岩浆,它是燕山早期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所产生的,并汇聚上升的安山质岩浆。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是二长闪长岩浆在7km深、弱还原环境、氧逸度为10~(-8)~10~(-10)Pa、1200°~1250℃的岩浆房中经结晶分异作用的派生物。以后,这些岩浆相继上侵,定位于2.5km深处。由这些岩浆岩侵入体所引起的镁夕卡岩、钙夕卡岩和岩浆期后酸性热液淋滤蚀变非常发育。只有来自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岩浆、富含Mo的酸性热液沿着裂隙侵入夕卡岩中,在240~330℃时,才形成Mo矿床。此种酸性热液也沿着裂隙侵入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中,而形成细脉浸染Mo矿床。因此,杨家杖子Mo矿床属于斑岩-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48.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0,12(1):44-50
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的特征是:盐渍与旱涝相联系;旱季蒸发和盐与雨季淋溶脱盐两种过程交替发生;土壤与地下水水盐运动相互作有。防治土壤盐渍化,不仅要调控土壤根层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国界值,而且要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即旱季在防治盐渍化的临界深度(2-3m);雨季前在防涝蓄雨深度(4-6m),雨季在作物抗湿深度(0.5-1.0m)。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旱涝盐渍得到综合治理。目前海河平原已有大面积盐渍土得到改良,但还存在潜在盐渍化土壤。土壤根层盐渍度已低于作物耐盐度,但有的心底土盐分重,或地下水矿化度高,一旦地下水位升高仍会发生盐渍化。这个地区又是引黄或引江灌区所在,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是预防灌溉次生盐渍化发生地关键。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乾宁断裂地震的地表破裂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沿断裂展布的地表形变带特征。结果表明:地震的地表形变带主要呈分段、右阶斜列展布的线性坡中槽或垄岗,总长32.5公里。新破裂面具正断兼扭动特点,整体为左旋斜滑的张扭性质。空间特征上,坡中槽一侧或垄岗在主裂面旁侧的上升运动,沿走向分布也是分段、轮换交替出现的。这种现象,可能是地震断层运动屈曲作用(Fault buckling)导致地表变形的反应,也是该带南东段断裂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大气光学特性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1986年6月西藏拉萨市十通道太阳光度计六天观测工作基础上,计算了高原地区的整层大气垂直光学厚度,与北京西郊1981年6月的资料对比表明,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拉萨市的大气光学厚度只有北京的一半,甚至更小。分析了在高原地区利用臭氧的Chappuis吸收带反演大气臭氧总量的可行性、方法、结果及其合理性。接着,本文讨论了双通道法和多通道法计算水汽光学厚度的差别,并简要分析了影响水汽总量变化的原因。本文还讨论了拉萨地区六月份大气浑浊度的时变规律及其变化机制。大气浑浊度不仅与地面大气状况(对流、地面风速等)有关,而且取决于大气的湍流结构。最后,本文利用Philips—Twomey方法反演了气溶胶的谱分布,结果表明,高原六月份气溶胶谱形大多接近Junge分布形式。另外,文中还简单讨论了折射率对反演气溶胶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