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前兆变化形形色色作为一种地震预报的方法,开发研究出了反复测定地表自然γ射线分布的手段。将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缓慢行驶,同时,可自动进行测定和解析。针对那些汽车进不去的地方,还研制出便携式装置。如果利用这种装置每年在有危险的地区转一圈,就可能大大提高地震预报的精度。地震预报的基本问题在于正确捕捉前兆现象。众所周知,前兆现象千差万别。在地震前,地表的应变和倾斜、垂直运动以及地磁和地层导电率、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土中气体等  相似文献   
23.
24.
辽宁凤城白云金矿床元素组合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师育新  雷怀彦 《沉积学报》1995,13(A01):158-163
随着油气田的二次、三次开采,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重要作用如,高石的速流性,蒙脱石的水敏性,伊利石的丝缕化障积性,绿泥石的酸敏性等,具有这些特性的粘土矿物以不同的方式堵塞和填积在储层孔隙喉道中,影响油开采的效益和开采所选的工艺。  相似文献   
26.
27.
1.引言我们将平面图上的标事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若干种程序,使用地形参数编图是比较方便的,同时,滑坡地形、地质、地下水等以三维表出,在分析上也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8.
记贵州顶效中三叠世一新的海生爬行动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贵州兴义顶效绿荫村西大约150m绿荫水泥厂南面采石场出露的中三叠统杨柳并组(拉丁阶)灰黑色中薄层灰岩中发现一新的海生爬行动物-绿荫顶效龙Dingxiaosaurus luyinensisgen.et sp.nov。它的肢骨形态和结构颇为独特,股骨,胫,腓骨以及跗骨的形状和结构相似于原始的鱼龙,而趾骨形状和数目有些相似于最早的蛇颈龙,但又与所有已知的鱼龙和蛇颈类类的属种均明显不同,它是早期海生爬行动脉进化的一个比较原始而孤立的新种类,它的发现对早期海生爬行动物进化多样性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9.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的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认为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以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储集性最好等特征而成为远岸浊积扇最重要的骨架砂体和油气储集单元,总结远岸浊积扇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构造沉降的关系,确定沙三上、中、下各亚段中的远岸浊积扇虽具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但总体上具有从沙三下亚段到上亚段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面积逐渐增大,并向洼陷方向迁移加厚的趋势,通过上述分析,为进一步确定该区远岸浊积扇生储盖组合规律和进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及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大气臭氧与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给出了1993年9月12日利用高空科学气球在河北省香河地区探测到的大气臭氧和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结果发现:(1) 大气臭氧的数密度在整个对流层较低(~10[12]mol/cm3),并从地面到对流层顶略有下降;对流层顶以上开始快速增加,极值层高度在~24 km,其值为4.78×10[12]mol/cm3;臭氧分压有类似的分布特征,极值146×10[-4]Pa,位于同一高度;(2) 在平流层低层,臭氧分压有一个次极值62×10[-4]Pa,位于15~16 km;(3) 0~30 km大气气溶胶数密度呈现出三个峰值:143,8和1.1 个/cm[3],分别位于近地面、5 km和21 km;(4)气溶胶的数密度谱在对流层为双模态;在平流层,次峰消失。同时,我们还与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