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955篇
海洋学   33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初至波地震层析成像需要给定初始速度模型,给定的初始速度模型很大程度上影响层析反演的质量、反演是否收敛和收敛速度的快慢。使用层析成像反演近地表速度场时,这里提出了一种利用大炮初至时间自动生成初始速度模型的方法。假定大炮初至是由直达波和折射波构成的,然后用折射波法直接求取初始速度模型,该方法生成的初始速度模型可直接由程序自动实现,无需人为干扰。将该方法应用在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中,由此产生的初始速度模型采用层析成像技术进行迭代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初始模型加快了反演收敛速度,反演结果和真实速度模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2.
对泰国湾西部159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碎屑重矿物鉴定分析,其中57站重矿物颗粒数少于300粒,有效数据102站。结果表明,泰国湾西部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含量低,平均为1.628%,变化范围在0.016%~20.755%之间;共鉴定出重矿物29种,包括菱铁矿、褐铁矿、普通角闪石、自生黄铁矿、赤铁矿、绿帘石、磁铁矿、白钛石、锆石、紫苏辉石、石榴子石、黑云母、水黑云母、普通辉石、透闪石、白云母、钛铁矿、白云石、榍石、磷灰石、绢云母、蓝晶石、十字石、阳起石、电气石、金红石、棕闪石、独居石和透辉石,其中优势矿物为菱铁矿、普通角闪石和褐铁矿,平均含量(颗粒百分含量,下同)分别为41.6%,15.6%和13.4%,最高含量分别为99.7%,72%和94%;特征矿物为自生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锆石,平均含量分别为6.8%,4.1%,3.9%和0.9%,最高含量分别为97.3%,26.0%,91.7%和11.0%。利用数学聚类方法并结合矿物分布,在泰国湾西部划分出6个重矿物分区,基本以从北到南垂直岸线的东西向带状分布,矿物分区与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重矿物来源主要为陆源和自生源:前者以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以及紫苏辉石等为代表性矿物,陆源物质输入较为明显的海区有3处,即曼谷湾的罗勇外部海区、春蓬和敦沙之间的近岸区域以及宋卡和北大年之间近岸区域,其中春蓬和敦沙之间的近岸区域表层沉积物中黑色金属矿物含量高,与附近有铁矿床分布相符合;后者以菱铁矿、自生黄铁矿以及菱铁矿风化形成的褐铁矿为代表性矿物,主要分布在陆架中南部、中东部和中北部。依据自生源矿物分布特征在陆架中部划分出不同的沉积环境,在陆架中南部和中北部为轻度还原环境,局部出现较强的还原环境,而在陆架中南部的轻度还原区域内出现氧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43.
一、2013年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回顾2013年以来,我厅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全会和国土资源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和管理机制,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有效进展。  相似文献   
944.
我站自去年以来采用了悬杆測流支架(見图1、图2),解决了手持悬杆和流速仪測点位置不准的困难。这种測流設备輕便灵活,造价便宜(約60元),一般农具厂,修配厂均可加工。現介紹如下: 首先在船的中艙安一垫木(图3-12),承受木架  相似文献   
945.
闽南沿海地区变质变形侵入岩时序划分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建基 《福建地质》2010,29(4):323-333
根据接触关系,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岩石变形变质特征及原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等特征,将闽南沿海地区变质变形侵入岩划分为早侏罗世东山序列(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45.4 Ma,LA-ICPMS锆石U-Pb)及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21.5~139.4 Ma,锆石U-Pb)。并据侵入岩产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各序列花岗岩的成因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认为早侏罗世东山序列岩浆来源为壳-幔混合源(I型),形成于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向拉张转换期大陆上隆(碰撞后隆升)的构造环境(PAG);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岩浆来源为幔-壳混合源(I-S型),属与板块碰撞(俯冲作用)有关的同碰撞花岗岩(ACG);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岩浆来源为壳-幔混合源(I-S型),属构造体制由挤压向拉张转化时期幔-壳源型花岗岩(KCG)。该区变质变形花岗岩序次的厘定及其成因、形成环境的研究为长乐—南澳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并为东南沿海地区寻找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关的钨、锡、铜、钼等矿产提供找矿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6.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具有几项特殊的工艺设计,实际生产中应高度重视,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47.
辽宁省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显著,但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原规划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之规划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8.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演化及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界线的关键区域,其基底的时代和性质直接决定了羌南—保山板块的大地构造属性和冈瓦纳大陆的范围。笔者通过对羌塘中部蜈蚣山花岗片麻岩捕虏体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确定该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09.1±2.8Ma),是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汇聚事件的物质记录,与羌塘中部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还在花岗片麻岩中发现了冈瓦纳大陆泛非运动晚期(464.5±4.8Ma)的年龄记录,是羌塘地区首次发现泛非运动的物质记录,并且该年龄可以与滇西怒江、保山以及印度板块内部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发育的大量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相对比,表明羌南—保山板块与印度大陆具有很好的亲缘性。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羌塘地区的基底属性和确定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49.
河海交互作用与苏北平原成因*   总被引:17,自引:1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北平原向海侧分布着大冈、上冈两列古贝壳堤以及依此而建的范公堤;西侧有低山丘陵环绕,江淮水系河流汇入平原内侧的湖泊群,发育了伸出型三角洲;兴化、里下河地区是平原的最低洼处。这一系列地貌组合与分布特点,启迪着探究平原的成因。146m深的宝应望直港钻孔,穿透了2.58Ma以来的第四纪地层。沉积相、微体古生物、古地磁测定与沉积层常量元素分析等综合研究,阐明了4次主要的海洋作用沉积环境,尤其是晚更新世3.9~2.6万年前的浅海环境沉积更为显著。河湖相泛滥平原沉积与潮滩浅海沉积交互成层,证实了苏北平原是第四纪时期由河-海交互作用,从古海湾发育堆积成宽大平原。进一步工作需探索相关时期的江-海分布变化及黄河和黄渤海通道与苏北平原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0.
对中太平洋莱恩海山富钴结壳MP5D17的各壳层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锶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结壳具有很低的Rb/Sr值,结壳中87Sr/86Sr值变化较大,范围在0.7084~0.7092.从底部到顶部,结壳不同壳层的锶同位素组成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其结构构造的变化相对应,但其演化曲线与海水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以斑杂状构造为主的疏松层的87Sr/86Sr值明显偏高.由于铁锰结壳中元素锶的扩散速率较高,以斑杂状构造为主的高孔隙率的疏松层难以保存其生长时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因此锶同位素地层学不适合作为结壳的定年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