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的酸性矿山废水,其pH低至2-3,并富含重金属离子,已对矿山下游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研究矿山环境的微生物对硫化物矿物的氧化作用,对在源头上控制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以及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中国东部中生代发育的大量火山岩多数属于钾质火山岩的范畴,这已经被许多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所证实(汪洋等,2004;汪洋,2007).  相似文献   
93.
大港探区古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早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液态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13 5 %~ 3 7 9% ) ,而无机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偏高 ( 62 0 %~ 85 9% )。晚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气态烃和气液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高 ( 3 4 6%~ 73 0 % ) ,而无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2 6 6%~65 2 % )。早晚两期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晚期的温度和压力均大于早期。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具有较小差异 ,晚期略小于早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均表明 ,本区具有两期油气运移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4.
煤矿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指出其破坏主要是由于支护体力学特性与围岩力学特性在强度、刚度以及结构上出现不耦合所造成的,并且首先从关键部位开始,进而导致整个支护系统的失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锚杆围岩、锚网围岩以及锚索关键部位耦合支护作用的分析,提出了煤矿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技术,并给出了具体实施和判断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煤矿软岩巷道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95.
布达拉宫地基岩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布达拉宫地基岩体岩性为灰黑色角岩化钙质板岩,表层岩体多呈弱风化,局部为强风化;岩体较坚硬完整,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Ⅱ~Ⅲ级;岩体的层面、坡面、结构面与临空面的组合关系有利于岩体的稳定性;没有发现岩体产生滑移的现象和证据。X光衍射试验分析表明,布达拉宫基岩中绝大多数为弱膨胀岩,其膨胀性对建筑物地垄墙体不会有太大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布达拉宫地基岩体是稳定的。应该完善布达拉宫的给排水系统,减少地下水对地基岩体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6.
The Hetai ductile shear zone-hosted gold deposit occurs in the deep-seated fault mylonite zone of the Sinian-Silurian metamorphic rock series. In this study there have been discovered melt inclusions, fluid-melt inclusions and organic inclusions in ore-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ore deposit and myloni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inclusions are 160℃, 180 - 350℃, 530℃ and 870℃ for organic inclusions, liquid inclusions, two-phase immiscible liquid inclusions and melt inclusions, respectively. Ore fluid is categorized as the neutral to basic K+ -Ca2+ -Mg2+ -Na+ - SO2- 4-HCO3-Cl- system. The contents of trace gases follow a descending order of H2O>CO2>CH4>(or < ) H2>CO>C2H2>C2I-I6>O2>N2.The concentrations of K , Ca2 + ,SO2-4,HCO3-,Cl- H2O and C2H2 in fluid inclusions are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gold and the Au/Ag ratios in ores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gold deposit. This is significant for deep ore prospecting in the region. Daughter minerals in melt inclusions were analyzed using SEM. Quartz, orthoclase, wollastonite and other silicate minerals were identified. They were formed in different mineral assemblages.This analysis further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melt inclusions in ore veins.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rocks could form silicate melts during metamorphic anatexis and dynamic metamorphism, which possess melt-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re formation is related to the multi-stage forming process of silicate melt and fluid.  相似文献   
97.
新发现的长坑金银矿床是一个新型沉积岩赋矿型贵金属矿床。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成因为大气降水对流。超高真空四极气相质谱系统分析显示该矿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存在9种轻烃有机气体,它们主要由C_(1-4)饱和烷烃和C_(2-4)不饱和烯烃和芳烃组成,但烷烃占绝对优势,而烯烃和芳烃含量很低,大部分样品∑alka/∑alke>100,说明这些有机气体  相似文献   
98.
黔西新华大型磷矿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敏  孙晓明  马名扬 《矿床地质》2004,23(4):484-493
利用ICP_MS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黔西织金新华磷矿磷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同时还测定了贵州遵义和湖南张家界等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磷块岩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显示①新华磷块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变化较大,为164.23×10-6~1395.01×10-6,平均642.54×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值为5.04~6.52,平均5.69,而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的ΣREE和LREE/HREE分别为156.69×10-6~637.41×10-6(平均431.75×10-6)和3.17~6.95(平均4.37);②新华磷块岩的δCe为0.26~0.53,华南其他地区磷块岩的δCe为0.30~0.66,均具明显的Ce负异常,表明它们均为典型海相沉积磷块岩,主要形成于陆缘海环境,且新华磷块岩形成的深度较深;③大多数样品具不明显的Eu正异常,少部分出现较高的Eu正异常,δEu介于0.98~2.40,显示这些磷块岩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较高温(>200℃)、强还原热液的加入;④新华磷块岩中HREE相对亏损,且多数样品LaN/NdN>1,而δY>1.5,δY与δCe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说明磷块岩遭受了较强的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深埋成岩作用基本未改变其REE组成。  相似文献   
99.
闽北建阳太阳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主要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新近发现的太阳山金矿的主要地质特征进了研究,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韧笥剪切带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金山金矿相似。其直接控矿构造为北西走向的逆掩推覆韧脆性剪切带,成因类型属于与剪切带有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岩心中存在大量石英脉和长英质脉体,关于其成因目前存在板块折返过程中的减压和流体释放以及后期流体穿插等不同成因观点。本文利用高真空气相质谱系统分析了CCSD石英脉和东海水晶流体包裹体中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其He-Ar、Xe和Ne同位素体系均清楚显示它们主要由地壳变质流体和大气饱和水组成,而基本不含深源地幔流体。在CCSD900~1500m深度的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出现^40Ar/^36Ar和δ^18O同步下降,且与前人对CCSD中HP-UHP岩石的矿物原位δ^18O测定结果变化趋势相似,说明该段原岩在板块俯冲前曾与大气降水发生较为充分的水/岩反应,石英脉继承了围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流体包裹体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显示CCSD中石英脉和东海水晶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因,它们均主要形成于HP-UHP岩石在板块折返到地壳中的压力降低和流体释放过程。CCSD HP-UHP岩石及其石英脉中基本不合地幔流体的原因在于本区印支期快速的俯冲和折返过程,被俯冲地壳物质无法与地幔进行充分的同位素交换。此外,退变质作用及其伴生的地壳流体也进一步减弱了HP-UHP岩石中的地幔流体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