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牵引流沉积是继深水重力流沉积之后发现的又一种新的深水沉积类型,目前已发现的深水牵引流沉积包括等深流沉积和内潮汐、内波沉积两种类型。综述了深水牵引流沉积的研究历史、现状与进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科尔康油田沙海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碎屑岩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资料,研究了科尔康油田沙海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科尔康油田沙海组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砂砾岩。碎屑岩的岩性特征对沙海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巴西圆盘劈裂法在层状岩体抗拉强度试验中的适用性,在以往层状岩体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成果分析基础上,选取层理砂岩为试验对象,设计并进行了考虑不同层理角度的砂岩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各向异性特点非常明显,层理角度对各种层状岩体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基本类似的,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2)不同层理角度圆盘试样的破裂面形状差别较大,其破坏模式可以归纳为直线型、折线型和弧形型;(3)当层理角度0°<β<90°时,破裂面的发展规律不能严格满足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力学理论模型的假定,采用式(1)计算得到的劈裂抗拉强度只能是一个近似的值;(4)当圆盘试样加载线两侧的岩石材料、层理结构对称分布时,加载时圆盘内的应力分布可以较好地满足其理论计算模型,其试验结果比较准确。研究成果可为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准确测定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生产实践,我们设计了一种比较简易的止水方法——压缩胶箍止水法。  相似文献   
15.
梁进社 《地理学报》1994,49(2):128-138
本文研究诸如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工等一类行业的空间配置。由于韦勃、廖施的理论的一些前提条件在这里不存在,使得他们的研究方法显得十分不足。本文作者建立了具有对偶的线性规划模式来解决这类行业的空间配置。这一对模式的解给出了具有最小行业总成本的配置方案和与之相应的产品和原料在各个区位的影子价格。尤其是作者依据空间价格均衡找出了原模式与对偶模式的解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行业空间配置优化的效率条件。  相似文献   
16.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5,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小麟  陈社发 《地震地质》1994,16(4):422-428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由3条主要的逆断裂带组成,根据构造地貌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推测,其第四纪活动性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递减,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其中灌县-江油断裂控制了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丘陵区的分界以及第四系的厚度,根据这一特征可知该断裂的活动性自南向北,在大邑、灌县和彭县一带最强,绵竹次之,安县至江油最弱。断裂活动的分段性可能受龙门山北部南北向岷山隆起的控制。由于新构造活动分布在3条断裂上,所以区内以6级以下的中小地震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7.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小麒  陈社发 《地震地质》1994,16(4):429-439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量为2.4km,左旋滑动速率为1mm/a。岷江断裂控制了沿隆起西界分布的地震活动,包括1933年叠溪和1960年漳腊地震  相似文献   
18.
石冰川.是冰川退缩后或无冰川覆盖区域.因气候处于极度寒冷条件下.大量冰碛及冰川漂砾或风化岩屑、岩块.在冻融作用下.沿沟谷运移.并形成大规模线状分布的冻融岩块发育区。是古冰缘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有产物(地质矿产部《地质辞典》办公室.1983);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空地面历史资料寻找与暴雨发生相关较好的要素指标综合成预报因子,做出其条件概率,建立比较客观的暴雨天气概率方程,并与MICAPS接口实现自动化,为准确预报汉中市暴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