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建立一个二层非线性原始方程海洋模式,用以研究海洋对静止和以不同移速移动的热带气旋(TC)的响应。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海洋对静止TC的响应,具有不对称性;在TC中心处,抽吸使混合层(ML)变浅,在TC最大风速半径处,大风夹卷明显使ML加深和海表温(SST)下降;海洋对移动TC的响应,具有右偏性,且随移速加快而加剧。ML深度和SST的变化对TC移速十分敏感,而海流则不同。  相似文献   
73.
基于 1 999年 6月中、韩、日三国联合调查的两个航次资料 ,对“黄东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项目进行了物理海洋学与气象学相结合的研究 ,也结合了历史调查资料的研究 ,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 :( 1 )以 1 999年 6月资料与历史调查资料对黄海、东海海域黄海冷水团 ,长江冲淡水 ,黄海沿岸流 ,台湾暖流 ,黑潮及其两侧冷、暖涡等进行了水文分析 ,并采用了改进逆方法 ,P矢量方法 ,三维海流诊断、半诊断模式与预报模式 ,MOM2模式等 ,计算了 1 999年 6月与历史资料调查期间黄海、东海海域环流 ,结合锚碇测流与ADCP测流等的实际观测 ,揭示了调查海区各流系的时空变化 ,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指出这些流系的相互作用对入海气旋发展过程有重要影响 .( 2 )计算了调查海区各流系的流速与流量分布等 .( 3)阐明了气旋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反应 .( 4 )在 1 999年 6月海上调查时期观测发现 ,在气旋中心区等存在负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 .出现负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海域分别位于黑潮以西、温度相对低的气旋涡区域 ,黄海沿岸水向东南方向流动 ,然后作气旋式弯曲处 ,济州岛西南冷的、气旋...  相似文献   
74.
一个高分辨率的长江口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式(ECOM-Si)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区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对岸线有较好拟合能力的自然正交水平坐标系统和能分辨较复杂海底地形的垂直σ坐标系统.模式考虑了长江口径流量对风暴潮的影响,部分地考虑了天文潮和风暴潮非线性相互作用对风暴增水的影响.风暴潮预报的大气强迫场用模型气压场和模型风场.利用所建立的模式对长江口区台风风暴潮进行了8个个例模拟,模拟增水与实测增水的峰值相比较,平均绝对误差不足10cm.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式,就气象因子对风暴潮位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风中心气压降低(升高)20hPa可导致约100cm的风暴潮位升高(或降低).台风最大风速半径误差对台风增水的变化影响也较显著.试验还表明,长江径流量增加1倍(减半),可以造成风暴潮的平均增加25cm(减小13cm).天文潮位相变化对风暴增水的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当台风暴潮与天文潮在不同位相相互作用,可使风暴潮位最大增加达70cm或减小90cm.  相似文献   
75.
海洋热通量对东海气旋发展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SU/NCARMM 4对东海两个弱气旋个例的初期入海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的研究 ,并对主要结果进行了分析 .采用总体空气动力学边界层及显式水汽方案的控制试验较成功地模拟出了气旋涡度场的型式和中心强度 .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热通量进行了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 ,海洋热通量输送对东海气旋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计初期海洋热通量输送可减少模拟气旋强度的 4 5%以上 ;初始 (入海前 )增加海 -气温差 1K可使气旋强度增加 2 % ;初始增加海洋潜热输送 (海 -气饱和水汽差 ) 1 %使气旋强度增加 50 %左右 .潜热输送的贡献约为感热的2 0倍 .海洋热输送加大了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 ,这可能是影响两例气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中国近海和西太平洋温带气旋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依据开展海洋气旋现场海洋调查任务的需要 ,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 ,对 1 990~1 998年 5~ 6月黄海和东海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 ,概括出其气候学特征 ,并对 1 979~1 989年间冷季中国近海和西太平洋的海洋爆发性气旋活动的气候规律进行分析 ,与相关研究结果作了比较 .尤其指出 ,西太平洋爆发性气旋具有显著连续爆发的特性  相似文献   
77.
海洋大气边界层风场的非线性动力诊断模式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利用所提出的边界层风场的非线性动力诊断模式,作风场“MOD”预报的方法.根椐对1985年4月至10月北太平洋洋面风场“MOD”预报的试验,说明此模式优于线性动力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78.
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超浅海风暴潮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依据海域水深的不同,分别采用文献[2]和[3]所建议的模型,其中海水的湍粘滞性被假定是水深的已知函数,并对地转效应作了近似的考虑。利用表征渤海风潮主要特征的模型风应力场和有限元技术,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它对渤海风潮的描述比文献[4]和[5]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79.
Given time-independent monthly mean sea temperature,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done of the path of the tropicalcyclone Forrest and its related physical quantity field in terms of the improved version of the σ-coordinate 10-level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for tropical cyclones developed by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Marine Meteorology.Resultssuggest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physical quantity fields except that the simulated path was tothe right of the observed,with the deviation increasing with time.Sea and tropical cyclone,in effect,interact mutually.In an attempt to compare the results from coupling anduncoupling experiments,an oceanic mixed layer model was formulated based on experiments with sea response to cy-clone and integrated in synchronous coupling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version of tropical cyclones,the computationaldomain covering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ith the coastal configuration involved.The coupling experiment shows thatthe negative feedback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a and mature cyclone leads to weaker sea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theuncoupling case.Except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divergence core of oceanic current,the mixed layer depth and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caused by the cyclone-core position and intensity,the val-ues of the maximum oceanic current,departure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 and SST drop were smaller in the coupling thanin the uncoupling case,and so was the maximum wind near the cyclone core.The path from the coupling run is to theleft of the course in the uncoupling experiment but closer to the observed one though remaining somewhat leftward.Even on a scale of less than 3 days,the effects of sea and sea-cyclone interaction on the cyclone were by no means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80.
一、概述航行于大洋上的船舶不免要遇到狂风巨浪或冰、雾等恶劣的海洋水文气象情况,从而招致货损、船损甚至发生海难事故。多少年来,人们总想方设法趋利避害,减少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船体、货物损失,利用有利的水文气象条件促进海上运输,以期达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航时,节约油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