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合成孔径成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数据处理和解释中,为了更好地识别巷道前方含水体电性分界面,利用扩散场与波动场间的函数关系,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中瞬变电磁波场转换为拟地震波场,实现波场转换.同时,为了解决波场转换后信号幅值偏弱,以增加信噪比利于解释,利用雷达的合成孔径方法对波场转换后的拟地震信号进行相关叠加处理.将矿井瞬变电磁法巷道超前探测的同一测点不同探测方向的数据作为孔径数据进行合成孔径成像,以突出弱异常而提高信噪比,结合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效果.研究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合成孔径成像方法能够提高电性界面信息的信噪比和界面几何分辨率,对矿井瞬变电磁法精细超前探测含水构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称四极横向剖面法探测走滑断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走滑断层难以探测的实际出发,讨论了其物性特征;通过对低阻板模型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对实地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对称四极纵、横向剖面法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结果表明,横向剖面法相对纵向剖面法异常幅度明显增加,可对地震活动断层进行更为有效的探测和定位. 这一研究为走滑断层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利用对称四极横向剖面法可以解决走滑断层难以探测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三软煤层"电磁波吸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梁家煤矿两个工作面的坑透试验研究,获得了“三软煤层”的电磁波吸收系数β;应用CT技术处理得到了工作面吸收色谱图,分析了“三软煤层裂隙、构造的吸收异常特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丁  程久龙  王阿明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0):4182-4193
基于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法,将发射源布设于煤矿巷道中,而将接收探头放置在钻孔内,从上至下依次观测,形成矿井巷道-钻孔瞬变电磁法.为了研究巷道全空间条件下巷道-钻孔瞬变电磁场的响应特征,选取煤层底板受水害威胁的代表性地层为研究对象,建立煤层底板存在含水低阻地质异常体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积分方程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对高阻的煤层侧帮对孔内垂向感应电动势的影响较小,而对孔内水平感应电动势除浅部约30 m内影响相对较大外,对深部影响较小.当煤层底板含水平低阻板状异常体时,在对异常体的纵向分辨率和异常响应的延续时间方面,孔内感应电动势的水平分量相对优于垂向分量,但垂向感应电动势的幅值强于水平感应电动势.因此,实际观测时,不仅要观测孔内感应电动势的垂向分量,也要观测水平分量.  相似文献   
15.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奥灰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井巷开拓和煤层的回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体),矿井水害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最大的事故隐患之一。同时,华北地区上组煤已经开发殆尽,开采下组煤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下组煤开采必然面临着底板灰岩突水的威胁。本文通过采用基于G IS和证据理论(D-S理论)下的数据融合技术,对煤矿的底板灰岩突水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实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纵向与横向剖面电阻率变化关系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阻立板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纵、横向剖面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横向剖面法在探测走滑断层中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a strike fault,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Using physical simul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and the in situ dat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low resistivity model obtained by transverse profiling method (TPM) whose electrode array is vertical to the profile and those by longitudinal profiling method (LPM) whose electrode array is parallel to the profile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er has much marked amplitudes of anomaly. Therefore, TPM can be used to detect a strike fault more effectively and locate it more precisely, and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approach for detecting a sliding fault.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弹性理论分析了顶空型与顶实型陷落柱压实应力的差异。利用Griffith理论分析了陷落柱活化的判据,认为顶空型陷落柱比顶实陷落柱更易于活化导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浅层或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中发射系统电源电压有限使发射磁矩受限,而发射回线的寄生电感导致电流关断时间过长的问题,设计了瞬变电磁法超小线圈并联式发射回线,通过线圈的并联来增大发射磁矩,再通过外加电阻等方式减小关断时间。从理论上对常规发射线圈与并联式发射线圈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并联式发射线圈与常规发射线圈进行了实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并联式发射线圈能有效增大发射磁矩,进而减小关断时间。本设计对减少浅层或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盲区、加大勘探深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巷道掘进前方采用钻探或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含水层的位置及富水性,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进行超前探测优势明显,目前解释方法是根据计算的电阻率进行岩层富水性的定性分析,还无法实现对含水层富水性等级进行预测。提出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方法进行钻孔外围含水层富水性等级的准确预测。首先,依据阿尔奇公式、Kozeny–Carman公式、导水系数公式和单位涌水量公式,建立砂岩含水层单位厚度的电阻率与按钻孔单位涌水量划分的含水层富水性4个等级的对应关系;其次,建立全空间条件下不同富水性岩层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全空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为了接近实际情况,在正演结果中加入了5%~15%的随机噪声,提取与岩层富水性等级关联的特征参数,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进行了岩层富水性等级预测的训练和仿真测试,测试集预测的富水性等级平均准确率为91.8%;最后,利用某矿煤层水力压裂后的钻孔瞬变电磁法实测数据进行煤岩层富水性等级预测,检验FCNN方法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