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松嫩平原中部农业区域土地景观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祁春  张柏 《地理科学》1995,15(2):176-181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东极村”是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此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是中国雄鸡形版图的鸡嘴最尖处,被誉为华夏东方第一镇。早晨,乌苏镇第一个迎来朝阳,而此时的西部帕米尔高原却正值午夜。游人在乌苏看日出,可成为中国人中最早迎来光明的人。乌苏镇又名“窝鸡口”,  相似文献   
13.
利用航空遥感方法对云南省澜沧-耿马地震灾情进行调查,对震区的震害特征、房屋破坏、山体崩落和滑坡等进行定量量测、统计和分析。在统计房屋倒塌率的基础上绘制了澜沧-耿马地震区房屋倒塌程度分区图、澜沧-耿马地震区山区崩落体分布图。据航片统计量测,在摄影区范围内房屋倒塌6500余栋;崩落体392处,其中最大的石佛洞至金列段崩落体土石方量达164万m3.调查结果表明,用航空遥感方法进行地震灾情调查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澜沧──耿马地震灾情的航空遥感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航空遥感方法对云南省澜沧-耿马地震灾情进行调查,对震区的震害特征、房屋破坏、山体崩落和滑坡等进行定量量测、统计和分析。在统计房屋倒塌率的基础上绘制了澜沧-耿马地震区房屋倒塌程度分区图、澜沧-耿马地震区山区崩落体分布图。据航片统计量测,在摄影区范围内房屋倒塌6500余栋;崩落体392处,其中最大的石佛洞至金列段崩落体土石方量达164万m3。调查结果表明,用航空遥感方法进行地震灾情调查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程家喻 《地震地质》1995,17(3):285-288
对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邢台地震中的房屋破坏情况进行统计,计算了地震区主要房屋土坯墙房在Ⅶ-Ⅸ度中的毁坏率、严重破坏率和中等破坏率。通过x^2检验得出,Ⅶ度和Ⅷ度区房屋毁坏率、严重破坏率和中等破坏率的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对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台地震中的房屋破坏情况进行统计,计算了地震区主要房屋土坯墙房在Ⅳ~Ⅸ度中的毁坏率、严重破坏率和中等破坏率。通过X ̄2检验得出,Ⅵ度和Ⅸ度区房屋毁坏率、严重破坏率和中等破坏率的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7.
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软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家喻  杨哲 《地震地质》1996,18(4):462-470
设计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系统软件包,并利用该系统对北京地区假定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为设计该系统,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人口数据库、唐山和邢台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库,对一天中人在不同时间段逗留在房屋内部的概率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系统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用于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的主要组成部分:气象模式系统、排放模式系统以及公共多尺度模式系统(CMAQ)。并对郑州市SO2和NO2观测值与Models-3/CMAQ预报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可以模拟出郑州市SO2和NO2的同位相变化规律;预报值存在系统性偏低的现象;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对SO2和NO2的预报效果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9.
錳(Mn)是一种黑色金屬,硬而脆,外貌与生鉄相似。在門德雷耶夫週期表中是第二十五位元素,位於第Ⅳ横列,介於鉻和鉄之間,因此,它的某些化学性質与鉄及鉻很相近。在自然界中,錳很少單独存在,多与其他元素(主要是氧)结合成化合物。我们现在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作物物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常气温升高会导致作物生长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从而造成作物产量下降,不利于农业发展。同时,作物物候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气候变化情况,对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作物物候的研究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农业产量提高都极为关键。随着全球地表气温的持续升高,作物物候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论文结合作物物候的主要研究方法,综述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小麦、玉米、水稻以及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主要的驱动因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在研究方法上,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其他几种方法都需要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使用。另外,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方法易于操作、可行性强,在物候研究中应用也比较多。遥感反演方法对作物生育期的特征规律要求较高,一般主要关注作物返青期。②整体上,小麦全生育期主要呈缩短趋势,而玉米和水稻全生育期以延长趋势为主。③作物物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农业管理措施改变,其中,气候变化是主导驱动因子,对作物物候变化起决定作用,而调整农业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化对作物生育期的不利影响。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