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17篇
海洋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21.
实验研究了W、Sn、Be、Nb、Ta在不同压力(150 MPa、100MPa和50 MPa)、温度(850℃和800℃)条件下,于水饱和含P过铝质岩浆体系(P2O5分别为0.32%、1.98%、4.91%和7.78%)中流体-熔体间的分配.研究结果显示,W、Sn、Be、Nb、Ta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系数Di<0.1,表明它们强烈分配进入熔体相.W、Nb、Ta在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显示压力相关性随压力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322.
对不同离子交换柱、淋洗体积、盐度、分离次数等一系列影响铜、锌纯化分离效果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确定了环境样品(湖泊沉积物、植物和颗粒物)中铜、锌同位素测定时化学分离的最佳条件。采用AGMP-1(100~200目)阴离子交换树脂,以7mol/LHCl+0.001%H2O2、2mol/LHCl+0.001%H2O2、0.5mol/LHNO3作为淋洗液,分别在适当的体积接收淋洗液,可以有效地分离沉积物、植物和悬浮物等样品中的铜和锌。化学分离过程中Cu和Zn的回收率接近100%,同位素分馏在测试误差范围以内。将此方法应用于对红枫湖和阿哈湖水体悬浮物、植物和鱼类等样品中Cu、Zn的分离,经MC-ICP-MS测试后,准确获得了这些样品的Cu、Zn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323.
大气环境氮同位素示踪及生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中氮的转化、迁移和沉降等大气过程与地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氮同位素对大气氮源和氮的大气化学过程的定量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大气不同氮源的同位素特征、氮在大气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机制以及如何定量化大气氮过程的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苔藓氮同位素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在示踪大气氮源和大气氮过程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对国内开展的有关大气氮同位素以及苔藓氮同位素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324.
测定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灌丛12种主要植物叶片的δ13 C值,研究了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分析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该区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为- 26. 98‰~ - 29. 15‰ ,平均值为- 28. 14‰。研究区δ13 C值的分布相对均匀,除高于我国热带雨林区植物外,低于其它地区。此外,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生境的变化对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同植物种对生境的响应不同。植物的δ13 C值从生长初期到末期有降低的趋势,但不同植物种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植物δ13 C值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植物种δ13 C值随海拔增加的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植物种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相同植物种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其水分利用效率也有差异。植物生长初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要比后期的高; 高海拔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要比低海拔处植物的高。   相似文献   
325.
海底热液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总结了海底热液及其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和控制因素。热水沉积物作为热液与海水混合的产物,其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随海水混入的比例增加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反映了二端元流体不同混合程度的地球化学特征。Eu异常、Ce异常以及w(Y)/w(Ho)比值是用来示踪古流体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流体组成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26.
达拉布特蛇绿岩带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达拉布特蛇绿岩带的镁铁质岩属亚碱性和碱性系列,可能是弧后盆地火册活动的产物。根据镁铁质岩的层位关系、岩浆来源和微量元素特征,可将该盆地的地质演化概括为扩张阶段和封闭阶段。盆地扩张阶段早、中期喷发的镁铁质岩具有低的稀土和不相容元素丰度,而在盆地封闭阶段晚期喷发的碱性玄武岩,其特点是稀土和大多数不相容元素丰度极大增高,其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型。  相似文献   
327.
大兴安岭地区银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区,已发现的大、中型银矿床达十余处,且所有的有色金属矿床中都含银。其中大井子铜银锡矿床、孟恩陶勒盖银铅锌矿床、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查干布勒根银矿床和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均属大型和特大型。  相似文献   
328.
根据REE含量及其分配模式,华中超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可大体分为六种类型,即LREE富集型、LREE富集+Eu正异常型、LREE富集+Eu负异常型、REE平坦型、MREE(中稀土)富集型和HREE富集型,主要为LREE富集型和LREE富集+Eu正异常型,不同地区榴辉岩REE类型可进行对比,不同地区同REE类型榴辉岩的REE特征相似。原岩恢复结果表明榴辉岩的原岩主要为来源于相对富集地幔的大陆拉斑玄武岩  相似文献   
329.
辽宁四道沟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魏俊浩  刘丛强 《岩石学报》2000,16(4):591-594
辽宁四道的沟金矿定位于鸭绿江断裂西侧。其容矿围岩为辽河群盖县组的变质岩系,成矿流体中富含Na^+、Ca^2+、Cl^离子和还原性所体(CO、N2、CH4、H2)。成矿温度为160~280℃,成矿压力为45~55MPa。Eh,pH,fo2和氢氧同位素值表明,成矿为相对弱还原环境,成矿流体为一种近中性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330.
南方红土形成过程及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不同红土的化学蚀变指数(CIA),硅铝系数 、铝铁系数 硅铁铝系数 反映红土的形成经历了脱钙、脱碱基和初级脱硅富铝富铁3个主要的 风化阶段;稀土在前两个阶段中主要发生淋失,而在后一阶段中富集,其配分曲线具Eu亏损的轻稀土显著富集型特征。红土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以晶格相为主,主要与基岩密切有关,而其它赋存状态则与红土化过程紧密相连。红土中可溶态稀土含量的高低是风化作用强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