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857篇
测绘学   431篇
大气科学   626篇
地球物理   469篇
地质学   2100篇
海洋学   45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37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7、8月份是甘肃河东各地中雨以上大降水的集中出现期,为提高分片落区短期预报质量,本文针对河东的陇东、中部、陇南、甘南四片分别建立7、8月中雨以上预报专家系统知识库,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在 IBM—PC 或兼容机上实现运行,得出预报结论。知识库是专家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993.
994.
利用Monte-Carlo模式预测了山区城市(贵阳市)的SO2地面浓度分布。为实现城市面源的数值模拟,对Monte-Carlo模式的浓度计量和水平扩散等方面做了改进。作为模式的输入参数,风场得自于对三维观测数据的客观分析,湍流的参数化公式按现场超声风速仪实测数据进行了调整和校核。其风廓线不完全遵循一般规律,在距地面50—500m之间,常出现一极值风层;该地区具有典型的山区小风扩散特征,稳定时u、v湍谱峰值明显地移向低频,水平扩散明显偏大。对模式做了理论和实验校核。在均匀湍流场条件下,和解析结果一致;冬季日平均浓度的预测值和监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贵阳市冬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扩散主要依赖于强不稳定的天气条件和极值风层的扩散和通风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人们探索发生在不同地方天气现象间的关系由来已久。我国对Enino现象与我国旱涝、季风降水等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而对南极气温振荡与我国降水的遥相关研究得极少。印度的R、K Datta博士发现南极气温振荡与印度季风的暴发及季风降水关系密切。而作为东亚季风区的广西,其降水是否与南极气温振荡存在有遥相关呢?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6.
997.
加强台站技术管理确保观测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观测工作是地震预报及其它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是地震预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一些国家地磁基本台还承担着国际资料交换任务。特别要指出的是,震磁关系的观测与研究表明,震磁效应的数量是十分微弱的,为了捕捉信息,要求每个地磁台必须提供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加强台站技术管理、确保资料质量是承担全国地磁基本台网技术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技术管理组)的中心任务。十多年来,我们在实施技术管理的任务中,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998.
闽南三角地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9.
对喀拉通克二、三号矿床的研究是为了取得本地区铜镍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以便作为对其外围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进行铜镍含矿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所指的新疆喀拉通克矿区南矿床是指在矿区一、二及三号矿床(或岩体)。我们认为这三个岩体在距地表300米以下极可能是呈“藕节状”连通的,因而把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其中最具工业价值的一号矿床由另一子课题组进行研究。二、三号矿床未受剥蚀,为了解其形成演化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少梅  宋鸿林 《地质论评》1991,37(4):319-328
本文据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有关地质资料,运用岩组分析、有限应变分析、递进应变分析以及弹塑性有限元模拟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北岭向斜的性质,成因机制,变形历史进行了讨论。认为北岭向斜的“弯月形”的主体构造格架是形成于印支期,在SN向的水平力的挤压下,出现以纵弯褶皱为主并伴有压扁作用的一次递进变形。该向斜核部NE向的燕山期构造变形对该主体构造格架的改造作用甚微。本文强调指出,应用综合分析法则是全面了解褶皱成因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