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天山山区近40年秋季气候变化特征与南、北疆比较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秋季温度降水资料,分析天山山区近40年来秋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所得结果如下: (1) 天山山区秋季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但其秋季降水在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南、北疆不同。 (2) 秋季温度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北疆为最好,南疆最差,天山山区居中。秋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南疆最好,天山山区最差,北疆居中。 (3) 20世纪60~90年代,天山山区表现为波动升温,而南疆和北疆表现为持续增温,均以90年代温度最高,80年代是三大区域秋季降水最多的年代。60,70及90年代,三大区域的秋季降水均低于30年均值。  相似文献   
52.
2004年9月17日阳江4.9级地震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9月17日广东阳江发生了4.9级地震,从地震序列、震中位置及等震线分布判断本次4.9级地震仍属1969年阳江6.4级地震"老"震区的晚期地震活动,与该区已发生的4~5级地震序列活动类似,具有前期余震频度、强度衰减快的特点.宏观调查及震源机制证实平冈断裂是此次4.9级地震的主要控震和发震构造.震前曾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前兆异常,但地震学异常不显著,震前中小地震活动未出现异常活跃或异常平静.  相似文献   
53.
气象应用于电力运行中的目的是减少损失和浪费,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德州电业局与气象局订立服务合同以后,气象服务为电力科学调度与合理生产提供了有效依据。德州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大幅提高,年负荷预测准确率由96.76%提高到98.06%,提高了1.3个百分点(此结论由德州电力公司提供)。同时,某些气象因子达到一定量级后对电力运行的破坏也是显著的。本文重点就德州电业局电力调度中心提供的11年电力障碍资料,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出雷电、大风≥17.0m/s及日降水量≥10.0mm风雨天气(此三种气象因子年出现日数之和用x表示并称之为气象综合因子)对电力运行造成的损害,从而得出电力障碍(y)与气象综合因子(x)之间的初步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4.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布格重力资料系统处理、研究、解释,确认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壳深部存在近EW向、NW向、NE向三组断裂。近EW向断裂是深部主要断裂,大部分断裂深及30km以上,其中有些断裂是以往很少为人们关注的。NW向断裂分布也比较广泛,但深度相对较浅,大都在10km左右,不超过20km。NE向断裂虽然地表出露最广,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55.
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单管通信铁塔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特性,针对不同高度和不同圆形外平台数量进行大量参数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参数下单管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并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出估算单管通信铁塔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实用计算公式,对实际工程的抗震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57.
滨海断裂带珠江口段的重磁资料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磁资料系统处理、研究、解释,确认滨海断裂带珠江口段的存在,且是一条规模巨大特征明显的断裂带,深度在30 km以上,呈NEE向展布,是由滨岸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界限的高重力地质块体带,重力、航磁梯度带或灰度带图像反映清楚。在浅部,它与NW和NE向断裂互有切割,不过,NW向断裂切割滨海断裂带和NE向断裂带的频度更高,图像更清晰。在10 km以深,NE、NW向断裂基本上消失,阻截在滨海断裂带内,某些资料认为,NE向莲花山断裂带往西南入海(本区)转为NEE走向,从重磁资料分析,这些NEE走向断裂其实是滨海断裂带的一部分。莲花山断裂带进入本区后,仍以NE45°左右方向,经深圳、香港,至万山群岛被滨海断裂带截断,图像清楚,不存在NE向转NEE向现象。滨海断裂带是一条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在珠江口段,强势不改,它与NW、NE向断裂交汇并相互切割,具备5级以上地震构造条件,尤其是与形成时代新、活动性较强的NW向断裂交切部位(如镇海湾、广海湾、崖门、澳门、担杆列岛地区)。但是,NW向断裂在本区较浅,不如粤闽、粤桂交界地区深(≥30 km),所以本研究区(段)地震强度应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58.
黄土问题一向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关注。尤其是黄土的成因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诸如风成、冰水、洪积、坡积……等成因,至今仍在争论。我们认为对黄土成因不可一概而论,要按具体地域和自然环境而具体分析。对我国新疆境内天山地区的黄土,虽曾有人著文作过记述,对黄土成因也提出了“风成”、“水成”、“风水共成”、“洪积”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9.
基于2016年以来雷州半岛-海南岛陆地区(以下简称雷琼地区)的流动重力资料,对2017年下半年前后的联测资料采用不同的平差方法进行处理。将湛江和琼中2个绝对重力点作为雷琼测网基准,研究2016年以来雷琼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重点研究2018-03-20广东阳江4.2级地震、2019-03-05广东雷州4.1级地震、2019-08-20海南三亚4.2级地震和2019-10-12广西北流5.2级地震震前区域重力场差分和累积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除广东雷州4.1级地震外,其他3个地震震前在震中附近地区均存在重力场变化异常,表明在测网网格距和数据处理方法合理的情况下,对于4~5级地震,区域重力场在震前可能存在一定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60.
在对西部测图工程机载SAR影像资料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机载SAR影像空三加密原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空三加密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