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舒坦  续海金  章军锋  刘强 《地球科学》2019,44(5):1734-1748
北京西山地区广泛发育轴向近E-W向的褶皱,对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演化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动力学背景却没有明确的认识.北京房山地区的太平山褶皱是轴向近E-W向褶皱的典型代表.通过精细的野外构造观察和构造年代学研究,确定太平山褶皱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构造样式,厘定构造变形的时代,为该区乃至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观察和系统的β图解研究,表明太平山褶皱由直立倾伏背斜和斜歪倾伏向斜构成.通过对早期卷入褶皱变形的煌斑岩席和晚期切层侵入褶皱的闪长玢岩脉进行锆石U-Pb定年,得到煌斑岩席和闪长玢岩脉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47.2±2.4Ma和129.0±3.2Ma,表明太平山褶皱的形成时代为燕山运动B幕.另外,北京西山地区还存在NW-SE向的伸展构造样式.代表本区NW-SE向伸展的房山穹窿(约136Ma)晚于N-S向挤压构造,侵入切割太平山褶皱,塑造了研究区现今主体构造格架,进一步限定太平山褶皱的形成时代为147~136 Ma.因此,研究区轴向近E-W向的褶皱为早白垩世近N-S向挤压构造的产物;N-S向挤压和NW-SE向伸展的构造样式,为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和动力学背景提供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82.
地磁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1989 年以来, 我们陆续提出转换函数法, 空间相关和加权差分法, 以及加卸载响应比法等3 种地磁方法, 将其用于200 多个震例分析, 其中有106 个地震作了正式的年度预报, 在97个次危险区预报中, 有15 个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的预报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83.
84.
依据地磁台观测数据和地磁研究的方法,在 VAX-11/750计算机上应用 FORTRAN 语言,编制了14个用于数据处理和地磁方法研究的程序,共计4800条 FORTRAN 语句行.处理了100多个台15个月的观测资料,总计26万个数据。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为管理部门考核台站的观测质量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5.
提要:景谷半坡铂钯多金属矿床位于澜沧江南段兰坪—思茅陆块,成矿主要与半坡杂岩体有关。半坡杂岩体由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等镁铁-超镁铁质岩组成。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方法获得半坡杂岩体中辉长岩结晶年龄为(302.6±2.0)Ma,说明半坡杂岩体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岩体中辉长岩属高铝质基性岩类,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弱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K、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具有岛弧岩浆岩性质,表明半坡杂岩体形成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南澜沧江构造带在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为大洋岛弧俯冲带。  相似文献   
86.
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与地震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响应,计算分析了北京地磁台1965.1-1979.12和1989.1-1991.12共18年垂直分量Z的暴时场Dst加卸载响应比值fD(Z)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Maximumlikelihoodspectrumestimationmethodanditsapplicationinseismo┐magnet┐icrelationXIAO-PINGZENG1)(曾小苹),YUN-FANGLIN1)(林云芳),...  相似文献   
88.
以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震害预测为基础,考虑近几年人口、建筑物的变化,综合给出了该区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基于今后十年该区将处于较低的地震活动水平的估计,结合该区经济、地理条件和近几年世界上几次强震中人员伤亡的经验和教训,认为采取以下对策将大大减少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伤亡:①强化抗震设防要求,严格遵守抗震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杜绝劣质工程;②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地震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③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管理和救助机构。  相似文献   
89.
基于IPV6的地震监测传感器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下一代数据网的基础核心技术——IPV6 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数字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广泛得到应用。2003年国家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计划—— CNGI,应用IPV6技术,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和蒙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国土规划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实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必须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先导,发展地震监测传感器网络。IPV6的网络环境为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抓住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契机,研究基于IPV6环境的地震监测传感器网络,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创造我国地震科学领域数字信息时代的新技术环境。  相似文献   
90.
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与川滇中强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续春荣  林云芳 《中国地震》1998,14(2):190-196
川滇地区在1994~1996年间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本文作者将磁暴的初始-主相-恢复过程作为地球磁场对太阳风加卸载的响应过程,计算分析了西南地区10个地磁台站磁场垂直分量Z的暴时场DSt(z)中的暴时扰日变化,以及DS(z)场的加卸载响应比值P(z)的时空分布,发现P(z)的高值区即是未来44天至15个月内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区。作者还对震区和非震区的P(z)高值与地震和气象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粗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