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112.
大鹏湾的假潮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3.
正确和有效地确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是地球化学异常处理中的重要内容。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的确定主要是基于多元正态分布理论,是多变量统计方法的直接推广和应用,马氏距离就是一个在地球化学离群点识别及判别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的综合指标。以往比较普遍使用的是以欧氏距离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近20多年来基于马氏距离计算方法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以河北某地1∶5万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为例,从理论上和应用效果上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马氏距离方法考虑到了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马氏距离方法求得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范围集中、界线清楚、强度突出、与已知矿体的吻合程度高,较欧氏距离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并在实际中可行。  相似文献   
114.
2015/2016年冬季北极涛动异常活动及其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司东  马丽娟  王朋岭  王艳娇  聂羽  孙冷 《气象》2016,42(7):892-897
2015/2016年冬季,北极涛动(AO)季内变化特征明显。2015年12月,AO处在正位相,而到了2016年1月AO突然由正位相转为强负位相,导致极区冷空气南下,北半球和我国气温由暖转冷。AO由正位相转为负位相主要与北大西洋强风暴活动有关。2015年12月末,北大西洋上空有一气旋式强风暴出现,强风暴东侧西南气流将北大西洋上空大量的暖湿空气带向北极,导致北极气温迅速升高。北极气温迅速升高使得极区的位势高度场由偏低转为偏高,是导致AO由12月的正位相转为1月负位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5.
天娇  庞忠和  张睿 《地学前缘》2020,27(1):112-122
增强地热系统(EGS)是开采低渗透率热岩体中热能的技术,属于广义的地热储工程。其中,作为换热介质被注入岩体并在换热后返回地表的返排液,不仅是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信息载体,而且其物理化学行为直接影响着EGS系统的运行效果。FixAl化学热力学模拟和水同位素十三线图解在天然水热系统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返排液研究的实用性则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文中收集了全球主要EGS项目的返排液资料,基于FixAl方法分析矿物与返排液的化学平衡状态,并计算了流体在深部的热交换温度,用同位素模型验证了EGS系统中原生卤水的驱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EGS返排液研究中是适用的。此外,返排液的化学特征对EGS的指示意义还包括厘定原生卤水在返排液中所占比例,识别岩浆挥发分溶解及储层改造时的添加剂残留,预测结垢趋势和流体腐蚀性等。未来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模拟方法深入研究返排液的化学特征,建立EGS的热-水-力-化学(THMC)耦合模型,为科学开发深层地热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我国的有色金属储备比较丰富,其总体储量在全球范围上也是一个有色金属资源储量大国。由于有色金属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且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性资源,再加上我国社会和经济对于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加大对有色金属的勘查力度,以此来增加我国有色金属的勘探量。这也为有色金属勘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勘查工作大多集中在野外,这就需要有色金属勘查单位加强野外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来为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7.
土壤数据空间分辨率对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其准确性有赖于输入数据对流域特征的描述,尤其在大尺度流域,输入数据分辨率的增加是否必然改善模型的模拟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鄱阳湖信江流域为研究区,运用SWAT模型为模拟工具,分析了土壤数据空间分辨率对径流、蒸发及土壤含水量等水文要素模拟的影响以及高精度土壤数据在大流域尺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对SWAT模型中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结果差异显著,但在径流模拟和蒸发计算结果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别;模型率定前后,低分辨率土壤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略好于高分辨率土壤数据,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明显;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高分辨率土壤模拟的月平均土壤含水量整体大于低分辨率土壤模拟结果;研究还发现,模型的蒸发计算对土壤分辨率信息不敏感。本文研究意味着,大尺度SWAT模型的应用中,土壤数据分辨率的提高不一定会改善模型的模拟效果。在具体应用中,应考虑流域本身的尺度以及模拟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同时应结合模型原理和关键参数的物理含义来解释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18.
分析研究了RAMAC/GPR探地雷达的数据结构,结合数据处理技术,利用Visual C++编写了雷达数据处理软件,成图效果较好,为该类探地雷达数据的自主处理分析提供了高效率工具。  相似文献   
119.
金秉福  吴波  张云吉  于健  韩旭娇  哈斯额尔敦  苏志珠  孔德庸  李秀彬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4-2024030004
沙漠中的岩屑是沙源母岩风化的暂时性中间产物, 是判别母岩性质和来源的最可靠最直接的标志。采用沙薄片岩性显微鉴定, 对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堑谷阶地、边缘台地、羽毛状沙丘以及沙漠南部洪积台地、干河床、边缘沙丘和丘间地等地貌单元的岩块和粗碎屑进行了多样品系统性岩石学分析。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岩屑岩石类型复杂, 涵盖3大岩类、14种3级岩类、121种5级岩类, 以中酸性喷出岩类和区域变质岩类为主, 常见的岩石为流纹岩、霏细岩、安山岩、粗面岩、石英岩和石英化岩。碎屑岩矿组成与粒度关系密切, 砾石>90%、粗砂50%~90%是岩屑, 粒度1.0 mm左右的沙粒岩石类型最多, 沙粒细则碎屑单矿物含量高, 这种状况使得沙漠不同区域、不同地貌部位沙粒岩性分布存在差异。岩屑具有不同的颜色, 暗色颗粒主要由中酸性喷出岩组成, 而浅色颗粒主要由石英质岩类和长英质矿物组成, 其中部分同类岩屑既有暗色也有浅色。沙漠中岩屑的岩石特征与阿尔金山山区出露的岩性基本一致, 沙漠中不仅含有阿尔金山十分发育的动力变质岩类, 而且还含有红柳沟—拉配泉段特有的蛇绿岩套混杂岩系的各种岩类, 显示出库姆塔格沙漠的碎屑与阿尔金山母岩的渊源关系, 但母岩风化的差异性以及山脉隆起不同历史阶段碎屑物输出的差异, 使得岩屑中各类岩石的含量与山区母岩含量不尽相同, 细晶质及隐晶质且抗风化的岩石成为沙漠岩屑的主要组分。库姆塔格沙漠中粗晶质岩类和碎屑单矿物南多北少、与抗风化岩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是冲洪积物由南向北运移的结果, 显示了沙漠沙与冲洪积物岩屑特征的相近性和继承性, 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具有近源就地起沙的物源属性。  相似文献   
120.
利用区域气象观测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CMWF Reanalysis v5,ERA5)、风廓线组网产品、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S-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in China New Generation Weather Radar Network,CINRAD/SA)和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X-band phased array weather radar,XPAR)等资料,对2021年8月10日发生在黄河三角洲的3个EF0—EF1级非中气旋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龙卷天气发生在高空干冷西北气流、低层横槽前暖脊和地面倒槽涡旋背景下,强烈的对流不稳定、0~6.0 km深厚层垂直风切变、大的低层湿度和接近1 000 m的抬升凝结高度,是此次弱非中气旋龙卷生成的有利环境条件;不利的条件是0~1.0 km低层垂直风切变非常弱。(2)海风锋、阵风锋触发对流,横槽分裂南下使上升运动加强;龙卷风暴影响时,临近区域气象观测站要素表现出明显变化,但风场的辐散特征表明观测站附近的大风还与风暴下沉气流有关。(3)龙卷母风暴为多单体合并、后向传播型风暴,双龙卷的形成与单体合并发展有关;雷暴下沉气流形成的阵风锋(出流边界)与海风锋合并使气旋性小尺度涡旋加强,当该小尺度气旋遇到经单体合并后发展加强的上升运动时,旋转运动进一步增强,从而激发了第3个龙卷。(4)CINRAD/SA只观测到气旋性涡旋和风暴顶辐散;XPAR在双龙卷期间观测到强切变和龙卷碎片特征,相关系数低值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