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介质中氡运移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氡的运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前人作了许多模型实验,探讨氡的运移问题,作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设计了一氡运移模型,并用氡运移的扩散、对流理论检验实验结果,证明近地表岩石、土壤和空气中氡的运移,可用扩散与对流理论描述。  相似文献   
213.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促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过程受到集体记忆感知、旅游体验、情感依恋、功能依恋、依恋行为和文化特性6个主范畴的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知是产生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也是游客体验文化旅游地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体验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的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共同作用于游客的依恋行为;文化特性调节了集体记忆感知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14.
正确认识矿产资源省情,对确定青海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至为重要。青海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但市场需求旺盛的大宗主体矿产探明储量严重不足,居全国前5位的35种矿产几乎全部是低值的非金属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绝大多数为“呆”、“滞”储量,商品属性很低或目前尚不具备商品属性。因此,“矿产资源大省”只具口头上和纸面上的意义。 本文从建立现代化大矿业的角度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开发资源,振兴青海”,不仅要开发资源,还要走深加工的道路;在适销高产值矿产资源(如金、银、宝玉石及有色金属矿产等)的勘查、开发上,可以以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于青海南部地区及青海北部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区的深部工作中。  相似文献   
215.
据江西省武宁县东坪矿床2015年最新勘查成果,初步认为此矿床是典型的"五层楼式"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矿床规模巨大,成矿岩体为早白垩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区蚀变以脉状硅化为主,硅化脉垂向上自下发育线脉带→细脉带→薄脉带→大脉带→尖灭带,其中前四个石英脉带均产出于外接触带双桥山群,巨脉带-尖灭带发育于岩体中。金属矿物以黑钨矿、黄铜矿为主,次为磁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银矿、辉铋矿、黄铁矿、少量辉铜矿、白钨矿、蓝铜矿、褐铁矿等。综合研究表明,推断深部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存在似层状蚀变花岗岩型钨铜矿体,同时矿区外围该类矿床的找矿潜力大。该矿床的发现结束了赣北至今没有发现典型"五层楼"式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历史,也是构成了"南钨北扩"的重要矿床,对赣北地区找矿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6.
江西武功山岩浆核杂岩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地质体,其组成结构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似乎有相似之处,也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并具三层式结构特征,但其内核主要为花岗岩,核内和核外的地层几乎同时代,并无"古老变质核",它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岩浆底辟强力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所以,将其改称为"武功山岩浆核杂岩"更为贴切。文章主要从武功山穹窿状地质的组成和形成时代及成因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它的基本特征,论证了将其改称为"岩浆核杂岩"的理由,并探讨了滑覆构造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17.
218.
219.
九瑞地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Cu-Au-Mo(Fe)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江西省实施找矿突破战略以来,在九瑞矿集区界首—大桥背斜核部新发现的首个中型以上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宝山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的研究,获得了6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47.2±3.6)Ma~(150.5±2.7)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8±1)Ma,MSWD=1.03。6件样品其等时线年龄为(148.6±2.6)Ma,MSWD=1.9,代表了宝山矿床的成矿时代,与九瑞矿集区其他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武山、城门山、湖北丰山洞、鸡笼山、宋家冲、邓家山、通江岭)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鄂东南、铜陵矿集区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高度一致,它们均为中国东部EW特堤斯构造域向NE古太平洋构造域大转折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和玄武质岩浆底侵而导致壳幔同熔所引起的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岩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0.
滇西古永地区花岗岩中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古永地区花岗岩与锡矿床在成因上密切相关。黑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古永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小龙河锡矿床黑云母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铁叶云母。两花岗岩体中黑云母总体显示出富铁(w(TFe O)=22.39%~27.91%)贫镁(w(Mg O)=1.08%~10.51%,含镁系数为0.07~0.50)的特征;但两岩体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异,古永花岗岩体中黑云母表现出相对富镁,为含幔源物质混入的I型花岗岩;而小龙河成矿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相对富铝贫镁,为典型壳源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古永花岗岩体和小龙河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分别为700~750℃、620~650℃,氧逸度(lgf(O2))分别为-14.0~-13.8、-17.5~-17.2。古永岩体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压力为67~120 MPa,结晶深度为2.54~4.55 km。表明本区花岗岩形成于相对高温、低氧逸度、较浅的环境。相对于古永花岗岩体,小龙河花岗岩体具有更大的Sn成矿潜力,更有利于本区锡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