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为了进一步确定黄山—镜儿泉镍铜成矿带的找矿勘查方向,对该地区航空磁测资料、岩屑或水系沉积物中的Ni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吐哈盆地具有航磁低背景、弱异常且异常分散,化探高背景、弱异常且异常分散的特点;研究区中部康古尔大断裂带具有航磁高背景、强异常且异常呈带状分布,化探呈低背景、强异常且异常呈带状分布的特点;研究区东南部具有航磁低背景、强异常、异常呈带状分布,化探呈低背景、强异常、异常呈带状分布的特点.这可能是由于石炭世晚期—二叠纪早期的地幔柱事件,在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沿深大断裂或者在上地壳发生内侵,形成巨大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或者直接喷溢到地表,形成大规模的溢流玄武岩分布;或者可能2种情况同时发生.到新生代,二叠纪的溢流玄武岩被剥蚀运移到西北部地形较低的吐哈盆地,而只残留其根部,中部和东南部呈带状分布的航磁异常和Ni异常是可能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32.
成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地质自身的不确定性、原始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不当、预测方法中经验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造成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结果中潜在大量不确定性。在科学认识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如何降低不确定性是预测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地质异常理论和成矿动力学为指导,双向预测评价方法是降低地质异常分析中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具体包括基于矿床成因模型的成矿模拟和基于找矿模型与勘查数据相结合的模型驱动预测。前者作为研究成矿地质演化过程、探讨成矿动力学机制的定量化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展示成矿过程内部物理化学变化。作为对致矿地质异常分析的有效手段,通过将成矿过程抽象为不受时空间限制的可迭代计算的偏微分方程组,可实现定量化描述复杂成矿动态过程并预测成矿有利部位。通过挖掘成矿有利信息,分析地质变量并赋值,为预测模型提供大量的定量化预测变量和特征值,是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一个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后者以勘查学为指导的矿化异常分析,从矿致地质异常的角度开展定量预测,减少了单一成矿有利信息的多解性并降低了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该技术手段是依托空间数据库、地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支撑,以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为基础,以分析成矿规律并建立找矿模型为核心工作内容,以证据权、找矿信息量等数学方法为工具,统计分析研究区内各地质要素单元的分布情况来探讨各地质要素对矿产预测的影响,最终实现基于“立方体预测模型”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预测目标。以上方法从两种不同的地质角度和定量化理念创新性地实现了双向联合预测评价,两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作为综合圈定“5P”找矿地段的数学地质方法,其作用和价值是相互补充并有机结合的。通过文中方法介绍和应用实例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该方法确实提高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预测精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测的不确定性,整体上推动了地球科学研究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化自然科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33.
探矿者软件Minexplorer的框架结构及技术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矿者软件Minexplorer是通过对地质统计学理论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结合我国地质勘查实际情况而开发的综合性三维地质勘查系统.介绍了探矿者软件Minexplorer的框架结构及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234.
肖克炎  李楠  孙莉 《江苏地质》2012,36(3):229-236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是矿田发现深部隐伏矿床的重要途径。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研究和开发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地质勘查数据处理与信息综合方法十分必要。以我国甲玛等十几个矿山三维建模预测工作为支撑,初步研究了矿田控矿构造三维模拟、矿床模型三维可视化、三维信息综合定量预测等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三维预测软件开发技术难点,总结了大比例尺三维预测工作流程,并用实例说明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235.
李楠  雷玲玲  肖克炎 《江苏地质》2012,36(3):291-295
三维空间中地质曲面模拟是矿产勘查、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等地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数据的曲面拟合相比,地质界面拟合更加复杂且具有一般性.从功能需求角度出发,地质界面拟合需要处理层状地层、不整合地层以及存在构造的地层等多种情况;从算法实现角度讲,该拟合过程不同于物化探数据通过某一属性值进行曲面拟合的情况,因为在地质界面模拟过程中,不存在这样的特征值进行曲面拟合,因此不能直接使用物化探数据等值面提取的思想模拟地质接触界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距离加权法移动立方格算法的层状地层曲面拟合算法.该方法模型适合绝大多数层状地学三维曲面模拟.  相似文献   
236.
新疆鄯善县彩霞山铅锌矿是中天山地区较大型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本文将三维建模和立体预测这一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该矿床,以矿区勘探工程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该区的地表模型、矿床实体模型、矿块模型等,以图形图像方式逼真再现三维矿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分析矿体的空间展布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可视化的储量估算,同时结合矿床实体模型和矿区重力反演数据进行大比例尺三维立体预测,为打造数字化矿山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37.
董庆吉  丛源  肖克炎 《江苏地质》2014,38(4):517-529
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至喀拉塔格—星星峡地块,晚古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Si O2质量分数为57.3%~77.76%,全碱(K2O+Na2O)质量分数为4.14%~10.49%,Ca O质量分数为0.49%~6.56%,Al2O3质量分数为11.39%~14.76%,铝饱和指数(A/CNK)为0.77~1.04,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质系列的准铝质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且轻稀土富集,富集Rb、Th、U、K、Pb,而亏损Nb、Ta、Ti、P,无明显负Eu异常。区域构造背景、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显示,东天山石炭纪—二叠纪花岗质侵入岩,是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主要由幔源岩浆底侵引起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所形成的钙碱性花岗闪长质岩浆经高度演化及分异结晶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238.
阴江宁  肖克炎  丁建华 《地质通报》2014,33(10):1539-1549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已完成了25个矿种的潜力预测和评价,运用区域经济价值法对23个矿种进行综合潜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铁矿潜在经济价值最大,其次是稀土矿,然后是铜矿、金矿。中国辽宁鞍本地区、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西南三江地区和西藏冈底斯地区多个矿种经济价值巨大,具有巨大的矿产资源经济潜力,应为国家优先部署开发的重点找矿勘查区域。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了100处多矿种整装勘查建议选区,从中可以优选培育一批近期有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矿化集中区开展整装勘查,形成一批国家级资源接替基地的雏形,对于完成国家"358"目标、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实现资源战略接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9.
体的块段模型适合表示非均匀体数据的空间分布,在矿山储量估算、地球物理、大比例深边部成矿预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针对块段模型剖切分析时,体素数据量大,定位、求交和重构相交面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地质体块段模型的剖切方法.该方法应用八叉树和自定义体素关系表提高剖切算法效率,同时,对剖切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并使用一组实际地质体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高效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40.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矿床勘探3DEM储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勘探3DEM储量估算是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核心,将我国传统的储量估算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储量估算工作流程。通过单工程矿体可视化圈定技术,能够保证矿体边界的合理性;通过剖面矿体连接技术,可以得到地质常用的剖面成果图件,同时为三维可视化提供断面数据;通过断面数据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质体的断面连接,组成三维地质体。以三雏矿体为限定条件,开展地质块段法或克里格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并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储量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