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岩体工程地质综述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本次大会有关岩体工程地质的定性、定量分析问题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岩体微结构及应用,岩体赋存环境、岩体构造、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层间剪切带粒度分形几何特征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分形几何方法表征土的粒度组成加以了补充, 并用它来描述和表征层间剪切带的粒度组成, 据此将其划分为五个类型。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其工程地质意义, 并着重讨论了用它来识别层间剪切带所遭受的构造变形破坏程度、演化阶段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层间剪切带法向空间发育分布的级别和尺度特征。基于此,建立了SCW-R/S模型描述岩石地层法向有序差异,相应地对完善型层间剪切带在法向空间的分布进行预测。实例说明SCW-R/S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海积软土前期固结压力与结构强度的关系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地区海积软土的大量试验,对原状土样和重塑土样的压缩曲线确定了海积软土前期固结压力和结构强度,并研究了海积软土前期固结压力及结构强度的关系。由于考虑了土的结构强度,对结构性土根据超固结比(OCR)对土的压密状态的判断与实际结果更加相符。为了定量地反映海积软土的结构强弱,首次引入反映海积软土结构性及其对扰动敏感程度的结构稳定系数,反映了海积软土结构性的稳定程度。初步分析了海积软土结构强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吹填土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莹  肖树芳  王清 《岩土力学》2004,25(4):518-521
通过在室内对吹填土进行模拟加固方法的模型试验和快速结壳试验,即模拟现场吹填土沉积情况的量筒沉积试验和沉降柱试验,测定了吹填土在不同土水比及不同添加剂作用下沉降后的容重、孔隙比及含水量等物理指标。由此得出吹填泥浆在静水中的沉降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细颗粒絮凝下沉为主的沉积阶段和泥浆自重固结阶段,为进一步研究吹填土的沉积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洞室岩体参数的位移正演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贾超  刘宁  肖树芳 《岩土力学》2003,24(3):450-454
岩体的某些参数,如弹性模量、强度参数等,对地下洞室的施工和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进行这些参数的现场测量势必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和精力,但结果不一定令人满意。在这种背景下,位移反分析的工程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它克服了直接测量岩体参数所带来的弊端,仅用工程中较易得到的位移量就可以反演出岩体的这些参数。笔者应用位移正演的方法,结合石碑岭隧道这一具体工程进行了岩体参数的反演计算。  相似文献   
17.
利用计算机技术再现了岩质边坡上不连续面的空间形态,提出了利用三维网络原理预测岩质边坡不连续面空间展布的方法,并用C语言在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8.
软土中结合水与固结、蠕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宏观力学行为和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文探讨了饱和软土中结合水对其固结、蠕变的影响。首先,采用SEM、压汞及最大吸水量等量测技术,对各级荷载下软土的孔隙级配进行了分析,并对淤泥土固结变形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发现伴随着结构强度逐渐丧失和固结过程中不同类型孔隙水的排出,并对软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及结合水进行了划分。其次,通过高压固结试验发现软土的固结过程明显存在两个阶段,前者主要与自由水有关,而后者则与结合水的行为有关。通过蠕变试验,分析了软土的黏滞系数与结合水膜的厚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海积软土排水固结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海积软土微观结构入手,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压汞等试验发现,原状软土中孔隙和大于1 000的小孔隙较多,微孔隙次之.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中孔隙变为小孔隙,土体含水量也很快降至液限左右,孔隙中主要含水类型为结合水;结构单元体等效直径也随固结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孔隙水类型不同,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和时间的延续,软土渗透系数K呈幂指数递减关系,固结变形曲线上有明显转折点,次固结系数也随固结压力发生非线性变化.由此可见,海积软土排水固结过程中渗透系数、变形特性、次固结系数及孔压变化规律与孔隙水类型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软土结构性的试验研究及其对工程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构性是土最为内在的根本特性之一.通过对天津地区软土进行的结构性试验研究表明,结构性对土工特性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压密特性、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和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均与应力水平有密切联系.通过SEM图像分析表明,微观结构为絮凝结构的土粒间力(其宏观表现为结构屈服应力)小于外力时就发生破坏,而一旦进入团粒结构,土体的变形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