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罗桂纯  胡平  王治国  王飞 《中国地震》2012,28(2):214-221
选定一块场地,针对相同井深、不同药量的情况,进行炸药震源的地震安全性野外实验,用Etna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记录每次爆破时房屋振动的加速度.在选定房屋结构的地基、窗台、屋顶等3个位置分别布设了仪器,记录结构响应的加速度波形.为了与《爆破安全规程》的参考标准对应,将加速度值转换成速度值,并对位于屋顶的结构响应速度峰值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响应、安全距离、频率的研究,分析建筑物结构对每次爆破的响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2.
无论是在数值模拟还是试验模拟研究工作中,正确处理边界条件是研究结果有意义、合理、可靠的前提.过去在模拟研究中,最多也最方便的是用刚性边界条件作为边界约束条件,显然这只是一种近似的无奈做法.对于采用非刚性边界条件约束,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还不能准确认识其在自然界中的实际情况,难以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33.
应用模式匹配算法研究建立水平层状非均质横向同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快速算法.首先,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法将多分量感应响应的数值模拟转化为三个轴对称问题,并利用电阻率径向导数的奇异表达式,引入两个附加奇异微分算子,用于描述柱状分界面上的积累面电荷对共面线圈系电磁响应的影响.然后通过模式匹配算法求解轴对称问题,得到水平层状非均质横向同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磁场的半解析解以及测井响应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对该算法进行检验并进一步考察阵列多分量感应仪器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34.
由 IASPEI、UNESCO 和 ICL 主办的区域性国际地震学会议于1990年8月22—2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亚、非、欧、美及大洋洲约50个国家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会议上报告的100多篇论文涉及八个专题:第一专题:地震灾害估计和减灾问题有关学者介绍了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估计、减灾以及地震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有:研究不同区域的地震与地壳结构、构造条件关系以讨论地震活动性并估计地震危险  相似文献   
35.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运聚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陆梁地区内水文环境从深部到浅部有明显变化,发育多向型水化学剖面。深部为较高矿化度的CaCl2 型地层水,浅层为较低矿化度的CaCl2 型地层水,中层发育低—高矿化度的NaHCO3型水。地层水的这种剖面分布形式与深层逆断裂和中 浅部的正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将研究区划分为 3个水文地质旋回,每个旋回有着不同的水化学特征及发育不同的水化学剖面。研究区的水动力场与油气运聚关系十分密切,早期主要流向是西北至东南及西南至东北方向,中-晚期主要流向是西南至东北方向,与油气运移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
高频探地雷达技术在香港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平  肖都  方慧 《物探与化探》2004,28(4):361-364
结合几个典型的工程质量检测实例,详尽介绍了高频探地雷达技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公路路面厚度、机场跑道面层脱空、海底隧道村砌以及城市地下管网调查等工程检测方面的应用成果,进一步证明了探地雷达技术在无损工程质量检测应用方面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7.
侧扫声纳在香港海洋物探工程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侧扫声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水底地形学研究、填海工程监测、考古调查、水底人工养殖区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并结合典型应用实例,阐述了该方法关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8.
为了近实时地测量建筑物的地震性能,最近在一栋24层的楼上布设了先进的地震反应监测系统,这推动了近实时加速度记录和位移及层间位移角计算方面的工作。其中,层间位移角关系到具体结构的破坏情况。目前,这个系统满足了业主关于震后快速输入定量数据进行评估和使用决策方面的需求。现在该系统运行良好,并在以前缺乏强震的情况下,能够记录实时低振幅数据为常规分析和评估所用。此前针对这些数据的研究表明,结构上配置的自带特殊软件的监测系统对于震后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快速评估是一个有用手段。该系统能够用于结构健康监测、评估基于性能的设计和分析程序、长期评估建筑物的结构特性,并可作为可能手段用于长期损伤探测。  相似文献   
39.
玄武岩中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平  陈献程 《地震地质》1995,17(3):274-276
玄武岩中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初析胡平,陈献程(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水库诱发地震是人类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后产生的地展现象。它所达到的最高烈度往往远超过相应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因而对工程及库区居民安全造成严重的灾害(如中国新丰江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