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阐释了现阶段水平定向穿越泥浆回收系统原理,方法以及使用,是现阶段广大用户在施工过程需要多加以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2.
冷水坑矿田位于北武夷隆起北缘。在简要介绍该矿田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锆石SHRIMP U Pb法测年,获得了矿田内赋存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银铅锌矿体的打鼓顶组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157.6±3.2) Ma,表明打鼓顶组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该年龄可以代表成矿作用的下限年龄,并说明矿田推覆构造的活动时间与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的时间基本一致。推覆构造的发育说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已经从近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域转换为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及推覆构造的发育是Izanagi板块沿北西方向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3.
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灌区用水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正确评价灌区用水效率及用水效益,构建了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灌区用水效率及效益指标。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SWAP模型和线性模型对柳园口灌区的水量和作物产量进行了分布式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柳园口灌区不同用水模式以及田间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的灌区用水效率及效益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不同节水措施对灌区用水效率及效益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井渠结合调控模式和田间节水灌溉模式对柳园口灌区不同区域用水效率及效益的影响效果不同,但均能提高灌区总体的用水效率及效益。  相似文献   
164.
为了预测江苏省铅锌矿的资源潜力,首先分析了省内铅锌矿的资源现状,并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中、大比例尺勘探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矿床类型建立了3个矿床综合评价模型,划分了4个铅锌矿预测工作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圈定预测单元,优选出29个最小预测区;再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了全省铅锌矿潜在资源量,预测1 000 m以浅铅潜在资源量为96.83万 t,锌潜在资源量为162.95万 t;并进一步对铅锌矿的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宁镇西段的4个最小预测区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5.
The capability ofScenedesmus obliquus to remove cations (K^+, Na^+, Ca^2+, Mg^2+) from saline- alkaline water was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0, 5, 10, 15, 20, 25) and carbonate alkalinities (0, 5, 10, 15, 20, 25, 30, 35 mmol/L). K^+, Na^+, Ca^2+, and Mg^2+ in saline-alkaline water were efficiently removed by S. obliquus. The maximum removal of the cations (29.37 mg for K^+, 185.85 mg for Na^+, 23.07 mg for Ca^2+, 66.14 mg for Mg^2+) occurred at salinity 25. The maximum removal of K^+ (2.28 mg), Na+ (6.62 mg), Ca^2+ (1.01 mg), and Mg2+ (0.62 mg) occurred at carbonate alkalinities of 25 mmol/L for K*, 35 mmol/L for Na+, 20 mmol/L for Ca2+, and 25 mmol/L for Mf+, respectively. Under a salinity stress, the concentration of Na' in S. obliquu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at of K~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2+ and Mg2+ decreased as well. The ratios of K+/Na~, Ca2+/Na^+, and Mg^2+/N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ll salinity treatment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Under alkaline stress,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n and K+ in S. obliquu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ratios of K^+/Na^+, Ca2+/Na^+, and Mg^2+/N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l treatments than in the control. Moreo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2+ and Mg2+ in S. obliquus at alkalinities of 5-10 mmol/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reatments. The removal of Na+ by S. obliquus mainly occurs through biosorption, and Mg^2+ and Ca^2 + were removed through both biosorp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6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新课程理念,无一不是在强调地理学习的实用价值,强调地理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必须注意知识背后的生活意义。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强调地理课堂的教与学要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建立联系,在联系实际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地理知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7.
基于多目标分析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论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关系的前提下,运用多目标多阶段分析法,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计算了2010年、2020年的水资源最佳分配量。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常遇到许多不确定性或模糊性问题,需要不确定型或模糊模型予以解决。开发建立多层次、多用户的面向对象的交互式模拟与优化耦合模型,可以解决水资源配置的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8.
在提取地下水地震异常信息的过程中,通常都要扣除气压和潮汐的影响。然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用简单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很难消除水位中的气压效应。原因是气压和水位的关系非常复杂。为了更为有效地对气压效应进行改正,本文选取了北川井、丽江井和雎宁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水位、气压,及理论重力固体潮的分钟值资料,研究这3个物理量在时域和频域的相关性,从而为气压效应的改正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9.
一、评地理课应该评什么? 评价一堂地理课,首先要明确评课的内容,也就是评课要评什么的问题。是评价教师的基本功,还是评价课堂的结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处理、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内容众多。对于地理评课,要区分“可以评价哪些方面?”和“应该评价哪些方面”。也就是说,有哪些“可评价内容”?有哪些“应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70.
黑河上游山地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鹏  陈年来  张涛 《中国沙漠》2009,29(3):445-450
以黑河上游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区云杉林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中段3个林区青海云杉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寺大隆林区[(9.38±0.72)%]>西水林区[(7.81±0.43)%]>大河口林区[(6.06±0.30)%],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7.41±0.28)%,变异系数为37.9%。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经主成分分析表明,海拔和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第一主成分,土壤全氮是第二主成分,云杉林密度是第三主成分,累计解释率为72.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