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4年   1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新疆喀什地区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灾害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历史灾情、暴露易损性、抗灾恢复力四个层面构建了新疆喀什地区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喀什地区城市自然灾害进行了分析;采取1991-2011年数据对喀什地区自然灾害风险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991-2003年间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呈现波动趋势,2004年以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往年呈现增长趋势,这直接影响该地区城市灾害风险变化.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2.
有许多原则严格限制西方报章记者的表达自由。这些原则禁止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加上自己的评论、判断、解释或推论,以确保新闻的客观性、可靠性的公正性。客观的新闻工作者懂得新闻的概念,遵循严格的中立原则,避免经济、宗教、政治或民族偏见。尽管如此,报章的编辑、经营者和老板却能左右新闻。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发表,发表多少以及在哪儿发表某条新闻,这一情形及其他因素对新闻的客观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彭秋和等1978年得到的无扰动有限厚盘引力势,根据两个引力势参数(h_(z1)= 0.001kpc,h_(z2)=0.325 kpc)和两个速度分布参数(σ_(v1)=115km/s,σ_(v2)=200 km/s)组合的4种情况,对4×10~5颗脉冲星做了三维蒙特卡洛模拟.4×10~5颗脉冲星按着10~8年间隔被分成20组,计算了每组“逃逸”脉冲星所占比例.对每组中“未逃逸”脉冲星,分别在0<r<25kpc和5<r<11kpc两个区域中对|z|分布做了统计,研究了“未逃逸”脉冲星在这两个区域中的分段标高和累积标高的演化特征.“未逃逸”脉冲星的分段标高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变化不规则,但累积标高的变化却比较平滑.在相对长的时间里(>10~8年),银盘厚度对脉冲星累积标高演化有显著的复杂影响;在相对短的时间中(<2×10~7年),这种效应很小,而且累积标高对时间的依赖关系是线性的.在长时间里,初始速度分布对累积标高也有显著影响.在引力势h_(z2)=0.325 kpc的条件下,在径向范围5<r<11kpc和时间t=9.22×10~6年以及σ_(v2)=200km/s的情况下,模拟的累积标高是0.596±0.005 kpc.  相似文献   
144.
145.
结合阿勒泰地区小青河和群库勒2个河流水质监测断面2000-2020年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监测数据,对阿勒泰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以来,两个监测断面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均总体呈现递增变化,两种指标年递增率均值分别为0.009 mg/L·a和0.20 mg/L·a。农业种植面源及生活污水是其主要水质指标变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6.
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基准站2011~2020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对新疆境内天山中段、南天山西段和西昆仑的47条GPS基线时间序列变化进行分析,讨论这些基线的趋势性变化运动特征,总结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S6.7地震、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S6.2地震、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和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不同方向的GPS基线时间序列的异常变化特征和周边构造活动情况,通过对GPS基线异常特征变化的差异性分析,初步得出结论:地震前后基线变化的幅度和趋势跟地震的破裂方向有一定的关系。或许可为新疆未来MS≥6.0强震可能发生地点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刘金  王剑  张晓刚  尚玲  王桂君  艾尼·阿不都热依木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08-2022010008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是中国典型的陆相页岩油。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纳米CT、核磁共振等实验技术联合对微纳米孔隙中页岩油赋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甜点储层具有纳米—亚微米—微米全尺度含油特征。在微纳米尺度,油、水赋存特征表现为重质组分油附着于2~5 μm以上孔隙的孔壁及充填于2~5 μm以下的孔隙中,中质组分油赋存于2~5 μm以上孔隙的中央,孔隙水含量较少,呈孤立状赋存于2~5 μm以上孔隙的中央,并被中质组分油包裹。页岩油在微纳米孔隙中的赋存不仅受生烃超压充注控制,还受吸附作用及多期次成藏影响。孔隙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润湿反转为亲油润湿是烃类发生吸附的主要原因,多期次成藏造成微纳米孔隙中油质差异及高的含油饱和度。早期生烃超压充注进储层的重质组分油在孔隙表面亲油润湿下吸附于孔隙表面,随着吸附层变厚,纳米级孔隙逐渐被充满,孔隙水被驱替到较大的孔隙中间;后期成熟的中质组分油以此方式进一步充注和调整。研究认为埋深较大的凹陷西部是有利勘探方向。微纳米孔隙中的重质组分油是未来页岩油提高采收率的方向。吉木萨尔页岩油微观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可能具有普遍性,对于中国陆相页岩油的深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8.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是中国典型的陆相页岩油。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纳米CT、核磁共振等实验技术联合对微纳米孔隙中页岩油赋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甜点储层具有纳米—亚微米—微米全尺度含油特征。在微纳米尺度,油、水赋存特征表现为重质组分油附着于2~5 μm以上孔隙的孔壁及充填于2~5 μm以下的孔隙中,中质组分油赋存于2~5 μm以上孔隙的中央,孔隙水含量较少,呈孤立状赋存于2~5 μm以上孔隙的中央,并被中质组分油包裹。页岩油在微纳米孔隙中的赋存不仅受生烃超压充注控制,还受吸附作用及多期次成藏影响。孔隙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润湿反转为亲油润湿是烃类发生吸附的主要原因,多期次成藏造成微纳米孔隙中油质差异及高的含油饱和度。早期生烃超压充注进储层的重质组分油在孔隙表面亲油润湿下吸附于孔隙表面,随着吸附层变厚,纳米级孔隙逐渐被充满,孔隙水被驱替到较大的孔隙中间;后期成熟的中质组分油以此方式进一步充注和调整。研究认为埋深较大的凹陷西部是有利勘探方向。微纳米孔隙中的重质组分油是未来页岩油提高采收率的方向。吉木萨尔页岩油微观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可能具有普遍性,对于中国陆相页岩油的深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来,不同省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提炼选取11类指标,对西部地区12省区环境污染程度的距离相似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甘肃、广西、云南、重庆和陕西等省区的距离相似归为第一类聚类;内蒙古和四川归为第二类聚类;西藏、宁夏和青海等省区的距离相似属于第三类聚类;新疆归为第四类聚类.要处理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二者进行协调,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0.
新疆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光照,光热资源取之不尽,但严重缺少水源,显示干旱气候类型,春秋季水的利用问题严重,不能合理利用水资源。特别是南疆农牧业生产不能顺利开展,引水保证率不合格,缺少灌溉工程,工程设备年数已多,灌区和下游生态环境不能保障。分析了新疆农牧区的水利工程现状,重点论述了新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区的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