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724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桐柏山地区低温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桐柏山地区发育南、北两条低温高压榴辉岩带,中间被桐柏山高级变质杂岩所分隔。本文对两条带内的4个保存完好的榴辉岩体及其退变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和 P-T 条件估算。结果表明,北带榴辉岩的形成温压条件较高,为530~610℃、1.7~2.0GPa,南带榴辉岩较低,为470~520℃、1.3~1.7GPa,说明两条榴辉岩带不属于同一个高压岩片。实际上,二者分别对应于西大别地区的浒湾榴辉岩带(I 带)和七角山榴辉岩带(V 带)。电子探针分析发现,所有榴辉岩中的石榴石都展示了进变质环带,而退变榴辉岩的成分环带更为复杂,即保留了早期的进变环带,也显示了晚期的低温取代以及后期相对高温条件下的再生长,由此为榴辉宕的变质作用推导出一个“发卡式”演化轨迹。这种轨迹表明,榴辉岩先是在降温条件下缓慢向上回返的,这与目前已建立的多数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快速抬升模式有所差异,而后在其进入到中地壳后又在相对较高的地温梯度下遭受退变质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992.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 SE 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160~120Ma 岩浆岩记录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中侏罗世大别山曾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相当于“燕山运动”,由于扬子与华北陆块在三叠纪已经拼合成一个大陆,所以侏罗纪变形属于陆内造山性质。将侏罗纪变形事件从大别山碰撞造山过程中分离出来可以合理地解释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第二次折返(从壳幔边界到地壳浅部)机理,150Ma 的混合岩化作用和广泛的130~120Ma 花岗岩-火山岩成因,以及大别山前陆 MOHO 错断等现象。  相似文献   
993.
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区域地质、地震、测井及岩心资料分析等,在辽河油田红星地区开展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在已有的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坝、分流间湾和滨浅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类型,并总结了各种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沙一段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规律。结合四级湖平面变化,同沉积断裂,火山活动,沉积相分布等,分析了沙一段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4.
通过EMD方法将地震动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提出了用固有模态函数的时变VARMA建模实现地震动仿真的思路。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固有模态函数的特性,解决了直接基于ARMA或VARMA模型建模的仿真方法所面临的模型判阶的难题,并可同时考虑地震动的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使仿真地震动与实际地震动在能量时频分布特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样本统计性较好,弹性及弹塑性反应谱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5.
本系统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降雨量为基础,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资阳区域内及其以上沱江流域的面雨量,根据统计得出的面雨量总量与洪涝的关系,实现了区域洪涝情况的监测和趋势的预报.  相似文献   
996.
登陆中国初、终热带气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对1951-2005年登陆中国的初、终热带气旋①的季节变化、地理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等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初旋发生在4-8月,以6月份频次最多;终旋在8-12月出现,以9月份频次最多。初、终旋在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登陆最为频繁,尤其以海南岛东南部最为突出。初旋日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和偏晚的长期趋势,终旋日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无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7.
本系统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降雨量为基础,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资阳区域内及其以上沱江流域的面雨量,根据统计得出的面雨量总量与洪涝的关系,实现了区域洪涝情况的监测和趋势的预报。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近代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改进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模拟研究了中国近代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700年以来,以森林砍伐、草地退化及相应耕地面积扩大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降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1700—1900年期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华北、西南等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他区域变化不明显,但近50年来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1700—180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除东北及长江流域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呈下降趋势,1900年以后有所升高,特别是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平均气温升高,与这一时期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相一致。另外,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使大气温度、湿度发生变化,还可引起基本流场的变化,使东亚冬、夏季风气流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植被变化改变了地面温度,使海、陆温差进一步增大的结果。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9.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dehydration reacton suggests very low activity of H2O during metamorphic peak of the Archaean granulite complex in the region studied.The αH2O values for Al-rich gneiss and hypersthene biotite gneiss-granulite in the Taipingzhai region are usually between 0.10 and 0.20,and those in the Louzishan region are 0.15-0.25.The fugacity of O2 in terms of lgf O2 in whole region ranges form-8to-14.The average coefficients of (δμH2O/δHMg^Bt)and(δμO2/δXMg^Bt)in the Taipingzhai region are-0.293 and-1.60 respectively,and those in the Louzishan region are-0.364and-1.420.The activity of H2O is very low in the whole region,but its values and other data mentioned above are considerably constant from place to place within a given region,even in rocks of dirrerent lithological characters.However,they show a certain gradient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Such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genetic mechanism known as“carbonic metamorphism” put forward by Newton et al.,i.e.,the α H2O during the peak stage is controlled by permeation of pervasive CO2 influx of the mantle source,and shows features of external buffering.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