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华南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与壳内低速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壳内低速层与地质构造背景的联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华南沿海众多的地震测深剖面揭示出地壳不同深度上存在着壳内低速层。根据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取得的数据,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方法,获得了沿OBS-2001测线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根据低速层的走时间断特性辨识了海区地壳中部低速层。剖面中壳内低速层分布在新塘经南澳岛至南澳岛东南约150.0 km的陆架区,尖灭于东沙隆起,其顶面深度为10.0—18.0 km,速度为5.5—5.9 km.s-1,与上、下岩层的速度差均为0.5 km.s-1,其空间展布较为稳定,厚度为3.0—4.0 km,推断其为华南沿海陆上低速层的延伸,含水矿物脱水和部分熔融可能是引起该区壳内低速层弹性波速下降的主要因素。该区壳内低速层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2.
大肠菌群作为水质污染的指示菌已有近80年的历史,至今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指示菌,各国仍在继续应用,并在检测技术上不断改进.我国《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1979)中对大肠菌群的检测也是采用发酵法和滤膜法.近年来这两种检测技术在培养方法和培养基方面有了新的改进.Standrige等报道了应用A-1培养基作为多管发酵法的培养基,用以检测类大肠菌,可于24 h内得出结果,比常规的多管发酵法至少可减少一半时间.  相似文献   
183.
微生物对海洋环境中金属材料腐蚀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分布广泛,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众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对微生物腐蚀问题进行单因子研究;而在实验室内,许多研究者往往只利用一个或几个菌株,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研究其对金属腐蚀作用,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几种细菌以及微生物天然混合区系,对处在海洋环境的不同介质中五种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In the last few year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observeand study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of the microfouling organisms on various solid surfaces immersed in the sea, polysaccharide components of bacterial slime layer, two-tier microfouling layer structure , metal corrosion products in the attached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ttached microorganisms on the coating surfaces. The SEM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substrate components exposed to natural seawater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microbial adhesion.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d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metal materials, from which ship is usually made on microbial adhesion during the exposure to seawater by the SEM and discussed the material selecting problems from the anti-microfouling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185.
吕德原  莫柱孙节 《地质论评》1951,16(Z1):102-119
温故而知新。任何学问部门里的新观念,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新颖可言。试检讨一下现代各家对於花岗岩问题的意见,即可增强这个信念。二、花岗岩的现代定义  相似文献   
186.
微波固相法合成硼酸镁晶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海东  原力 《盐湖研究》1998,6(2):98-102
应用微波合成技术,以氧化锌为加热介质,合成了硼酸镁晶质,与常规固相反应相比,皮法可在微波辐射下(2.450Hz仅20min内使反应完成。在详细研究相转变的同时,对微波在固相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7.
栖霞地区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霞地区金矿点繁多,但仅有两处规模近中型的金矿床。根据对马家窑、台前金矿床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并与招莱地区金矿床进行类比,认为栖霞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招莱地区基本相似,但由于重熔花岗岩体侵位较深,含矿热液未能运移至浅部,因而热液矿床赋存深度较大,地表及浅部金矿呈现“矿点多,规模小”的分布特点。栖霞地区深部找金潜力很大,重点勘查区应为隐伏的深熔、重熔花岗岩发育区,以及NE、NNE向断裂及其下盘次  相似文献   
188.
SPOT图像的几何纠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了 3种几何纠正 SPOT图像的方法 :多项式纠正法、数字微分纠正法、直接线性变换法。在精度上 ,数字微分纠正法最高 ,直接线性变换法次之 ,多项式纠正法最低。在数字微分纠正中 ,采用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案 ,两者在纠正精度上基本一致 ,但后者纠正精度稍优于前者。最后又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模型简单而严密地纠正了 SPOT图像。  相似文献   
189.
倾斜仪裂缝监测技术是通过在地表和附近观测井中放置高灵敏度的倾斜仪,记录压开裂缝导致的地表和地下变形,由此来估计裂缝方位和裂缝的几何形态。本文借鉴Okada线弹性理论和格林函数方法,分别针对弹性半空间均匀模型和分层模型,模拟分析水力裂缝引起的地面和井下变形。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变形模式在两种模型下无明显差异,但当裂缝穿透某一地层时,分层地层模型中水力裂缝引起的井下变形模式与均匀地层中会有明显不同,不适宜采用均匀半无限半空间假设计算井下变形场,研究结果对提高倾斜仪监测水压裂缝技术的数据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0.
多年冻土空间分布调查在冰冻圈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冻土空间分布调查通常采用地面物探结合测井的探测方法,获得局部点上或线上数据,或者采用不同的遥感模型,模拟估算区域性多年冻土厚度。笔者利用获取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根据电阻率计算结果推断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特征。推断结果与已知测井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根据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反演结果推断的多年冻土层厚度与已知测井测温确定的结果平均误差为18.5%,表明采用时间域航空电磁法开展多年冻土厚度调查是有效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由于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具有高效、受地形影响小等技术优势,可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大兴安岭等地区的大面积、快速、定量化的多年冻土调查,为全面调查研究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提供新的、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