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各向异性弹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条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给出了各向异性弹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两种类型的吸收边界条件,一种是连续型条件,它是Clayton-Engquist条件的推广;另一种是离散型条件,它是廖振鹏条件的改进。文中对两种边界条件的稳定性和反射性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条件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42.
业余天文摄影的基础知识(2)──照相感光材料蓝松竹照相用感光材料是天文研究的重要工具。自1839年发明以来,150年间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照相术与光谱学、光度学并称近代天体物理学的三大支柱。今天在专业研究中,由于二维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照...  相似文献   
43.
44.
The spatial and seasonal pattern of macrozoobenthic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tudied from July 2006 to April 2008 in Mingzhu Lake, Chongming Island, Shanghai at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he congruences in water quality bioassessment based on diversity and biotic indices and using different taxonomic categories were also explored to find the best assessment method of water quality for the lake. All majo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including species composition, abundance, biomass and four biomass-based diversity indices (Shannon’s diversity, Simpson’s diversity, Pielou’s evenness and Simpson’s evenness index) fluctuated significantly in season but in space. The above four abundance-based diversity indices plus abundance-based Margalef’s richness index did not display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s; and significant season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ree indices only. Water temperature was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 responsible for macrozoobenthic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Water quality assessed by Shannon’s index (H a′) and biological pollution index (BPI) rather than the other four biotic indic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by trophic state index (TSI). Results from chironomids and oligochaetes did not always agree to those from the whole community when H a′ or Hilsenhoff biotic index was applied to bioassessment. Therefore, combining multiple indices and avoiding a single taxonomic category to assess water quality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and in Mingzhu Lake using a mixture of H a′ and BPI will ensure the most effective investigation of water quality.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ai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ies in the small lake may display consistent spatial patterns.  相似文献   
45.
张裂和区域沉降是越南南部近海九龙和南昆山盆地的特色。初期的张裂开始于始新世-早渐新世。紧接着是晚渐新世地壳块体的上升和旋转。上升块体的侵蚀标志着九龙盆地从张裂到区域沉降的转变。第二阶段的张裂开始发生于南昆山盆地。并持续至晚中新世。南昆山盆地部分地区经历了中-晚中新世的倒转。九龙盆地中同生张裂和裂后单元分别由非海相沉和海陆交互相到浅海沉积组成。南昆山盆地中的同生张裂沉积分成早期同生断裂单元-相应于初期张裂阶段。和晚期同生张裂单元。在张裂的第二阶段沉积。早期同生和晚期同生张裂单元由非海相沉积和非海相到浅海沉积组成。后张裂单元由陆架、深海沉积组成。正式出版的报告资料显示九龙盆地以生油为主.油主要储集在破碎基岩高处。丽南昆山盆地通常含气,其气圈闭在中新世砂岩和晚中新世碳酸岩中。这些明显的特征可能随着南昆山盆地长期的张裂和倒转所造成的圈闭形成及圈闭整体破裂而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46.
北大西洋和近极地海盆再沉积超微化石:Heinrich事件和大洋环流的意义A.RahmanHeinrich(1988)在大西洋东北面的最后冰)沉积物中发现了6层富含冰携碎屑的短期li-jJ隔,现在人们称之为“Heinrich间隔(H)”、在这些间隔中,...  相似文献   
47.
南黄海和东海春、冬季温度逆转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9-1981年间观测的温度资料,分析了南黄海和东海春、冬两季温度逆转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得出春、冬两季形成温度逆转类型的原因,在春季主要有平流-对流、风和冷暖水的相互侵入、而在冬季主要是暖平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东海北部冷涡海域夏季水文结构及涡动混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北部大陆架上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冷涡,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海洋学专家依据多年调查所获得的温、盐度及海流资料对此冷涡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该冷涡终年存在和中心位于32°00′N,126°00′E附近的结论(毛汉礼等,1986;蓝淑芳等,1984)。 夏季,该海域自温跃层所在深度至海底为东海北部底层冷水,苏育嵩等(1989)曾对该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作了详尽分析。冷水的存在和发展伴随产生反时针的密度环流。另外,冷水的东侧为西北向流动的黄海暖流,西侧为流向东南的黄海沿岸流,两者之间的切变效应以及反时针密度环流的存在是这里形成气旋型冷涡的主要原因。 1980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北部冷涡附近海区布放了浮标阵(Ⅰ,Ⅱ,Ⅲ,Ⅳ站),进行了同步测流,同时在A,Ⅲ,Ⅳ站进行了温、盐度连续观测;随后于7月6-23日又做了大面水文观测。作者引用上述资料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该海区温、盐度分布特征及水团、海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冷涡附近海区的涡动混合问题,这对进一步揭示该典型海区的温、盐度逆转現象具有学术意义。调査站位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9.
海工钢结构阴极保护系统的自生杂散电流及其防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中,阴极保护电流对于系统以外不远处的金属来说,是一种杂散电流。这种杂散电流是阴极保护系统自己生成的。自生杂散电流会严重腐蚀悬挂式阳极的金属吊杆。当保护试片和不保护试片相距很近时,会使腐蚀度和阴极保护效果测不准确。对于受阴极保护的钢结构附近的建筑物,设计时必须十分注意自生杂散电流的影响。防止方法有排流法和隔绝法,而最彻底的办法是在易发生电腐蚀的部位采用非导体。  相似文献   
50.
根据2015年夏、秋两季在诏安湾及其邻近海域开展大面综合调查获得的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对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冗余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33属80种,其中硅藻门28属71种,甲藻门5属9种。夏季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为钟形中鼓藻(Bellerochea horologicali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中肋骨条藻、菱形海线藻、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idii)。浮游植物密度在3. 32×104~1. 27×108cells/m3之间,夏季明显高于秋季,夏、秋两季密度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逐渐增加的趋势。夏季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 77,秋季为2. 87。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温度、盐度和pH是影响诏安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