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海洋学   1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海面至20℃等温线所处深度水层的平均温度来表征研究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利用这一特征值,分析1986—1990年期间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在秋季的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热含量呈南高北低分布,在7.5-22.1°N范围内。以130°E断面为代表,热含量的平均递减率为0.179(℃/纬度);(2)热含量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环流系统,其等值线因受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影响而由纬向分布转向经向分布。某些区域因受暖涡及冷涡的影响而呈封闭状分布;(3)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与E1Nino事件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在E1Nino事件发生期间,热含量变得很低,高热含量(大于26.5℃)海区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关于黄海、东海温、盐度逆转结构的分析研究,主要是在80年代以后开始的。翁学传等(1984)、曹欣中等(1982)和丁宗信(1983)对东海某一特定海域的温、盐度逆转结构进行过分析,但是对整个黄海、东海海区来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根据1983-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东海每年夏季调查的CTD观测资料,同时参考1963年以来国家海洋局调查的标准断面资料,对黄海、东海夏季(6-8月)温、盐度逆转結构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根据资料和兰淑芳等(1985)的分析,北黄海很少出现温、盐度逆转结构的类型,虽偶有出现,但分布也不规律,因此本文把研究海区重点放在南黄海和东海(图1)。  相似文献   
3.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垂向分布类型及跃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中悬浮体的垂向分布并非上下均匀,而是具有明显的层化现象,这种情况与海水中的温度、盐度、密度等物理性质的层化现象一样,不是偶然的,而是常年存在的,同时,悬浮体含量的层化分布对于海水的某些物理性质有较大影响。 1958年中国科学海洋研究所在南黄海南部海水中悬浮体的调査中已发现了悬浮体含量分布的层化现象。1981年, Kanau Matsuike等(1983)在东海区悬浮体的调查中发现了长江口外浅滩区海水中光束衰减的层化现象。Gorsline和Swift (1977)在关于大陆架沉积动力学的论述中指出,海水密度的层化现象总是伴随着悬浮体浓度的层化现象。1983-1984年中美南黄海沉积动力学联合调查中,作者(秦蕴珊等,1986)也发现了该区内海水中悬浮体含量的层化分布现象,并且提出了“悬浮体跃层”的概念。同期,赵保仁等(1986)在研究秋末南黄海海水透光度及其与环流的关系时指出,水体中透光度存在着一个“跃变层”。实际上,影响海水透光度衰减的主要因素是悬浮体浓度,因而,上述透光度之“跃变层”乃是悬浮体跃层在光学方面的表现。上述报道结果说明,悬浮体垂向分布的层化现象及悬浮体跃层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注意。但是,其性质、季节变化及成因等问题却很少有人研究,它们对海水许多重要物理性质的影响也鲜为人知,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了历年调查资料基础上,作者于1988年4月又在南黄海进行了补充调査,共设55个站位(图1),对本区悬浮体分布中的层化现象、跃层问题及季节变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对其成因及其物理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关于悬浮体的平面分布问题作者已有专文讨论,兹不赘述。  相似文献   
4.
南黄海和东海春、冬季温度逆转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9-1981年间观测的温度资料,分析了南黄海和东海春、冬两季温度逆转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得出春、冬两季形成温度逆转类型的原因,在春季主要有平流-对流、风和冷暖水的相互侵入、而在冬季主要是暖平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上的中间高氧层及其最大值是黄海冷水团区的一个突出现象。毛汉礼等(1964)认为:在夏季,凡是黄海冷水盘踞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个中间高氧层,其深度与温跃层有关,大致都在温跃层的下界附近;中间高氧层可作为黄海冷水的一项指标。后来,顾宏堪(1966, 1980)专题讨论了黄海的夏季溶解氧垂直分布中最大值问题。他认为这一最大值主要是由冬季保持而来。但是,由于当时的资料垂向取样间隔大,因而对冷水团区溶解氧的垂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等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讨论。 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1983年11月中美南黄海环流和沉积动力学联合调查所获取的CTD资料,和与其同步取样(每秒钟抽样一次,深度间隔约在0.3-0.8m之间)的溶解氧资料,对秋末南黄海冷水团区溶解氧垂直结构及其最大值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同水系的关系等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调查海区和站位分布如图1所示。由于种种原因,调查海区仅限制在124°30''E以西海域,这对研究上述问题,特别是同水系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丁宗信 《海洋科学》1994,18(2):47-51
用1983年11月在黄、东海调查的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温、盐度 垂直分布类型的地理分布,详细地讨论了秋季温、盐度逆转现象的形成原因。分析 得出,在研究海区内,引起温、盐度逆转现象的原因有:(1)海面失热冷却产生的垂 直对流作用;(2)秋季季风已转变为北风,在北风(特别是北风大风)的驱动下,迫使 表层水向南向外扩张的影响;(3)深层暖平流(台湾暖流和黄海暖流)向岸向北伸展 或切入的影响;(4)在锋区,高温(或低温)高盐(或低盐)水沿等面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近几年观测的长时间序列的海流数据和沿岸海洋站上风和气压资料,分析了引起黄东海陆架低频流变化的原因。初步得出:风的变化、强流弯曲和瞬时涡旋是低频流变化的机制,而在半封闭海区低频流的变化同海面气压振荡有关。  相似文献   
8.
1992年6 ̄7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镆Ye岛港建立临时验潮站。计算得到该港调和常数及潮位特征值。分析表明,镆Ye岛港属于非正视半日潮港。根据镆Ye岛港和同期及3年石岛港测得资料(二港符合潮汐相似性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和统计计算,获得镆Ye岛港的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等。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东部沿岸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宗信  白虹 《海洋科学》1993,17(2):48-51
根据1986~1989年间9~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船在菲律宾东部海域获得的CTD调查资料,分析了菲律宾东部沿岸流。分析得出,菲律宾东部沿岸流是一支每年都存在的南向流,除个别海域外,流速均小于20cm/s,是一支较弱的流。但这支流有一明显特征,除在该流源地外,最大流速值是在200m水层或者更深的地方。它的最大宽度约为200km,主要水体集中在700m以浅的水层。我们认为岸形影响是该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丁宗信  白虹 《海洋与湖沼》1993,24(4):433-439
通过对1988年和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船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获得的CTD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在萨马(Samar)岛以东海域200m层下存在着一个东西跨度约为3个经度、南北跨度约为3个纬度的次表层暖涡,本文简称为Samar暖涡。这个暖流的强度、位置及其所潜在的深度范围均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与棉兰老潜流的变化是一致的。当棉兰老潜流强时,Samar暖涡也强;反之它也弱。由此可以看出,棉兰老潜流和Samar暖涡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