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3篇
  免费   1794篇
  国内免费   2006篇
测绘学   1142篇
大气科学   1336篇
地球物理   1656篇
地质学   5842篇
海洋学   1276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854篇
自然地理   99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319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9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并建立采自胶州湾的11株大小存在差异的新月细柱藻单克隆培养体系。对其核编码的SSU rDNA基因和叶绿体编码的rbcL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11株C.closterium的SSU rDNA基因和rbcL基因存在很大的序列变异。依据rhcL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变异则明显小于核苷酸变异。分别通过两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邻接(Neighbor joining,NJ)系统发育树将11株C.closterium分成相同的6个分支(clade)。通过SSU rDNA基因构建的NJ树将所有的细柱藻聚为一支。SSU rDNA基因NJ树将细柱藻分为2个明显的支系(lineage):支系Ⅰ由12株C.closterium组成,包括本实验分离到的全部11株C.closterium,该支系中部分节点没有得到较高的支持率(〈50%);支系Ⅱ包括2株C.closterium和1株C.fusiformis。在rbcL基因NJ树中细柱藻也形成2个支系,11株C.closterium组成1个支系,系统树中每个节点均得到很高的支持率(〉70%)。统计分析表明,支系Ⅰ中株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其它微藻种的种内变异程度,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分析结果证实C.closterium实际上是1个种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可以被细分为若干个种。  相似文献   
82.
83.
孙孚  张书文 《海洋与湖沼》2001,32(5):547-550
首次将列率谱分析的方法引入到随机海浪的研究。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室资料,对列率谱与频率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列率频对频率谱高频部分有明显改善,特别对二倍频含能段的分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外,列率谱具有计算速度快、简单易行、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S.ChulPark等朝鲜南海大陆架为一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其中心陆架在深海和底部特征的基础上可被分为窄的内陆架和宽的中部陆架,内陆架区(深<5sm)是晚第四纪沉积的沉积中心,沉积物主要来自部分河流.大量来自...  相似文献   
85.
莱州湾南部近岸水域含沙量的分布及淤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连成 《海岸工程》1992,11(1):49-54
本文利用实测资料,对莱州湾顶部近岸水域水体含沙量的来源、分布特征及淤积规律作了分析,推出了利用风力计算含沙量的经验计算式,并用其分别计算了不同水深处的年平均含沙量。  相似文献   
86.
雷达观测海冰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国内首次应用陆基雷达对辽东湾海冰进行分类研究,认为冰表面粗糙度、冰厚以及海况是影响海冰散射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以海冰雷达散射系数为依据,对海冰分类准确率达80%以上,并首次建立了海冰特征数据库.  相似文献   
87.
88.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厦门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桂兰  孙飒梅  曾良杰  庄世坚 《台湾海峡》2003,22(2):242-247,T003
对于局部区域研究,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及其影像的智能化处理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新手段.本文以IKONOS遥感影像在厦门海湾的应用为例,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应用于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的应用技术.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影像地物特征,提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重要处理技术:采用不同缩放尺度进行分类和利用空间特征及纹理结构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89.
刺参夏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又称仿刺参,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1,2],主要分布于北纬35°到44°的广大西北太平洋沿岸,北起俄罗斯的海参威,经日本海、朝鲜半岛南部到中国黄、渤海[3,4]。据报道,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是该物种在中国分布的最南界[5]。刺参是典型的温带种类,在其生活史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生态习性:当夏季海水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后,刺参即迁移到海水较深、较安静的岩石间不动不食,这种现象称为“夏眠”(aestivation)。日本学者Mit-sukuri[6,7]最早观察到刺参的这一现象并提出了夏眠…  相似文献   
90.
南黄海溶解氧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中的溶解氧分布受着大气、生物、化学及各种物理过程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氧的分布,通过不同的方法将这些过程分离开,来了解海洋中的物理过程、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对大洋水中溶解氧的分布,人们曾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除近表层水外,深层水中的溶解氧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