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647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3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高要—高明剥离拉伸体系对长坑金,银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袁正新 《广东地质》1996,11(1):61-68
高要-高明剥离拉伸体系,是印支运动以后产生的拉伸(伸展)构造,它由剥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断陷盆地和脆性正断层系组成,是控制长坑金、银矿的区域构造。脆性正断层系中的一条上三叠统与下伏印支期褶皱基底之间的区域性滑覆断裂是长坑金、银矿床的容矿构造。滑覆断层沿着古U形谷滑覆时所产生的“构造洼斗”和与“构造洼斗”沟通的基底断裂是长坑大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2.
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属于中国南弱地震区,但它是该地震区内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的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1994年9月16日发生台湾海峡7.4级地震,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相断在北部湾发生了6.1级和6.2级地震,如何估计未来本区的地震趋势是一件十分重要和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993.
对白云鄂博矿床大地构造环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的白云鄂博群厚万米,EW向展布长500km,宽20-50km,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约占1/10。1997年,我们首次确定厚千余米的含矿岩系为海相火山沉积稀有金属碳酸岩—粗面岩;1982的,李继亮确定厚320m的次闪绿帘石岩(H15)为裂陷槽中的细碧角斑岩系。从而奠定了白云鄂博群属象谷沉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富含轻稀土和铌和碱性岩、碳酸岩多产于裂谷系中。白云鄂博矿床中的特殊元素组合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只有裂谷带下的异常地幔才能提供。大量Sm-Nd同位素年龄资料说明白云鄂博矿床稀土成矿时代主要是中元古代,更证明了矿床成矿作用与裂谷发展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碱性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及有关金属矿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碱性侵入岩分布十分广泛,且常沿两大构造单元之间或古老大陆边缘的深断裂带分布。深断裂是控制碱性岩上侵定位和控岩控矿的构造,碱性岩侵入体常呈串珠状沿深断裂作线状延展,形成14条岩带,将与其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分为12类。并对白云鄂博、牦牛坪、东坪和巴哲等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还将与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金属矿床分为与正长岩类有关的矿床和与碱性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两大类。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元素含量特征值、地球化学曲线及两类判别分析等三种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区分库松木切克组与呼独克达坂组的直接地球化学标志,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分易被混淆的相似地层或地质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依据之一;同时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6.
用颗粒锆石分层蒸发确定云开群罗罅组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兰  袁海华 《地球学报》1997,18(Z1):105-107
用颗粒锆石分层蒸发法对开云群罗罅组变英安斑岩及变流纹斑岩中不同成因锆石分别进行年龄测定,获得该火山岩之形成年龄922-940Ma;后期地质事件年龄427-473Ma、643-716Ma及物源区的年龄1616-2084Ma。  相似文献   
997.
评《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一书袁兴仁(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兰州大学地理系徐建华教授编著的《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一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目前地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基本囊括了地理学定量分析中所应用的数学内...  相似文献   
998.
1994年3月在三峡淹没区进行综合考古物探研究(该项目主要由日本田中保士先生资助)时,根据电流扩散及穿透原理,提出了地面电探CT新技术并将其用于考古实践.为获得资料的充分重叠,可使用数十至5000个探头,现场实时或线下处理得到数百幅纵、横断面及一定深度平剖面的彩色影像图、可直观显示数十米深的地下微观结构.至少对1—3个推断墓,经洛阳铲钻探结果发现了‘活土”,有可能发现公元前475—221年的“巴王陵”.本研究所发展的地面电探CT有益于考古技术现代化及三峡地下文物的抢救.  相似文献   
999.
夏季江淮暴雨过程对大尺度湿度场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全球谱模式T42L11对1991年6月底至7月初江淮暴雨的中期过程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场中,当印度洋~孟加拉湾高湿中心附近(100°E以西)的水汽减弱后,江淮雨量减少45%,且东亚夏季风环流减弱。若南海~西太平洋高湿中心附近(100°E以东)的水汽减弱时,则东亚夏季风环流反而加强,雨带移向华北。  相似文献   
1000.
图们江发展三角区的地缘经济与资源赋予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从图们江发展三角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入手,着重论述了该三角区的地缘经济、资源赋予与比较优势及其要素最佳配置,进而指出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