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713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Grid technique is taken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i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of CEDAGrid (China Earthquake Disaster Alleviation and Simulation Grid) in its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job scheduling model: ProRMJ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platform supposed agreeably each computing node can provide computation service, ProRMJS uses "computation pool" to support scheduler, and then the scheduler allocates jobs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status of each nod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platform. At the same time, ProRMJS monitors the status of job on each node and sets a time threshold to manage the job scheduling. By estimating the computing capability of each node, ProRMJS allocates jobs on dem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pposing each node can finish the job acquiescently. When calculating the computing capability of each node, ProRMJS allows for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puting capability and then the efficiency of the platform is improved.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942.
我国铁矿资源保障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钢产量、铁矿石产量、铁矿石进口量均列世界首位。钢铁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铁矿资源保障提出了高要求。本文在论述我国铁矿资源状况、铁矿勘查现状及资源潜力、铁矿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内铁矿勘查工作,适当新建一批大、中型铁矿山,加强对难选冶铁矿石和难开采铁矿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强境外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和提倡节约,科学合理利用铁矿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3.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自然界中不常见的矿物,然而却是易于合成的重要材料。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Mg/Al-LDH热处理结构演化。结果表明,对于层间阴离子主要为碳酸根的Mg/Al-LDH,在400~800℃之间形成镁铝固溶体似方镁石结构氧化物。在层状双氢氧化物脱出结构水形成氧化物的过程中,产生2~3nm的纳米孔隙,但仍保留原来的LDH片状晶体假象形貌,并继承原来的晶体结构取向。煅烧形成的具有似方镁石结构的氧化物可以重新水化形成新生LDH,但重新水化形成的LDH结晶度比原来的低,这一过程可以导致微米和亚微米颗粒LDH趋于纳…  相似文献   
944.
本文主要研究了天然软锰矿对酸性大红GR的脱色效果,并从溶液的pH值和软锰矿的用量、粒径以及水浴温度、振荡速度方面探讨了软锰矿对其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软锰矿可使250mL浓度为40mg/L的酸性大红溶液脱色达到95%以上,脱色效果较好,溶液pH值是影响酸性大红脱色的最主要因素,软锰矿的用量、粒径以及水浴温度、振荡速度对酸性大红脱色影响不大。软锰矿对酸性大红的高脱色率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和COD去除率表明,酸性大红在矿物界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显色基团被氧化破坏,但并不能将染料溶液全部氧化去除。软锰矿对酸性大红GR的氧化脱…  相似文献   
945.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深边部铅锌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以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而闻名世界,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该矿把铅锌作为重要的开采对象,由于长期开采,铅锌资源已严重紧张,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保障矿山持续的发展,在矿山的深、边部开展铅锌接替资源的寻找,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文章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从研究区内铅锌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现有铅锌矿重新总结和认识,研究成矿规律,预测找矿靶区.为柿竹园钨锡钼铋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6.
西藏札达盆地托林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西藏札达盆地托林剖面的孢粉分析显示,该地区在5.4-5.05MaBP时期,气候环境由温凉干旱转变为温暖稍湿,植被相应地经历了疏林草原植被-森林草原植被的演变过程;到了5.05-4.40MaBP时期,转变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植被亦相应地经历了由森林草原-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的演变过程。总地来说,当时该地区的植被是乔木植物(松属)和草本植物(蒿属、藜科)占主导地位,气候总体表现为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947.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总面积大于200×104km2.古湖泊的规模、形态、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和古地理的制约.研究表明,古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北部地区,新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南部地区,两者之间为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演化,从时间上讲,有从老到新面积逐渐加大的趋势;从迁移方向上讲,有古湖泊的湖相沉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古湖泊的年龄由老变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948.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9.
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中土质围岩岩土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完成对土质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排序和筛选。通过计算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因素的相对关联度、绝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确定出土质围岩稳定性分级影响顺序为:压缩模量〉密度〉饱和度〉孔隙比〉塑性指数〉含水量〉压缩系数〉液性指数。  相似文献   
950.
河南前河金矿蚀变岩磁化率特征与金矿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前河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和围岩呈渐变接触关系,界线模糊,但矿体、围岩和各种蚀变岩的磁化率有着明显的差别,利用WCL-1便携接触式磁化率仪对前河金矿各中段和勘探线的蚀变岩进行了系统的磁化率测量,各典型蚀变岩的磁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绿泥石化(Ch)→硅化绿泥石化(Si Ch)→绿泥石化硅化(Ch Si)→钾长石化(Kf)→硅化(Si)→黄铁绢英岩化(Py Se Si)。蚀变岩磁化率与其金矿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总体上呈负相关的相关趋势。绘制了78和83勘探线的磁化率剖面图和矿区磁化率-金品位等值线垂直纵投影图,初步预测了矿区的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