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盆山结合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深地震反射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各种干扰波严重以及速度横向变化大等特点。针对盆山结合部位深反射资料的特点,主要利用ProMAX处理系统对横跨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二维深地震反射资料(简称SP04-2剖面)进行折射静校正、叠前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人机交互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循环迭代处理、地表基准动校正叠加和叠后去噪处理等方法试验研究,形成一套适应盆山结合部位深地震反射资料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最终得到SP04-2叠加剖面。该剖面首次揭示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为研究盆山深部接触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 SE 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160~120Ma 岩浆岩记录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中侏罗世大别山曾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相当于“燕山运动”,由于扬子与华北陆块在三叠纪已经拼合成一个大陆,所以侏罗纪变形属于陆内造山性质。将侏罗纪变形事件从大别山碰撞造山过程中分离出来可以合理地解释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第二次折返(从壳幔边界到地壳浅部)机理,150Ma 的混合岩化作用和广泛的130~120Ma 花岗岩-火山岩成因,以及大别山前陆 MOHO 错断等现象。  相似文献   
93.
Himalaya-Karakorum-Tibet Workshop,简称HKTW,创办于1985年英国伦敦剑桥大学,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0届,主要是为研究青藏高原,或对青藏高原感兴趣的国际地学专家提供相互交流的舞台,让大家有机会展示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共同探讨各自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等。  相似文献   
94.
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分离提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宝玲  王大锐 《岩矿测试》2001,20(3):214-216
尝试了一种从沉积岩中分离提纯自生粘土矿物的方法-反复冷冻-解冻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利用渗透于岩石样品中的水,在冷冻的情况下体积膨胀,而使岩石颗粒散开,用改进的岩样碎样法分离出的粘土矿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证实,在<1μm粒级时,粘土组分中不含有碎屑的钾长石,而常规法做不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5.
用临界点理论讨论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和孕震区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克银  尹祥础  和锐 《中国地震》2003,19(4):425-430
20世纪 80年代后期 ,地震的临界现象研究成为地震学界的热点之一。Hirata等 ( 1 987)通过大量实验和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接近破裂的岩石与铁磁模型的二阶相变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岩石中的应力参数类似于铁磁相变中的温度参数 ,即低应力状态时 ,微裂纹随机产生且微裂纹之间关联程度较低 ;当应力达到岩石的破裂强度时 ,裂纹相互关联 ,裂纹大小呈幂率 (分形 )分布。根据临界点理论 ,地震孕育过程是一种临界现象 (Vere Jones ,1 977;Sornette ,etal.,1 990 ;1 995;Rundle ,etal.,1 999;Jaume ,etal.,1 999) ,但地壳并不总是处于临界状态。随着…  相似文献   
96.
盐津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地面裂缝、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大气降水强度、河水淹没和侵蚀作用、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结构、地震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相关。针对该县目前地质灾害形势,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7.
毫米波云雷达冻雨 降雪微物理和动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柳柳  刘黎平  余继周  王志锐  郑佳锋  王瑾 《气象》2017,43(12):1473-1486
目前冬季冻雨和降雪垂直结构的精细化研究十分缺乏,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垂直指向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冬季在贵州威宁观测的功率谱数据进行反射率因子、速度谱宽参数的提取,且新颖地提取了可以反映粒子下落过程变化的偏度参数。通过反演空气垂直运动速度得到粒子的下落末速度,进而得到垂直方向上的平均粒子半径,随后分析了垂直方向上液态水含量和冰水含量的变化,并结合探空数据及各参数在垂直结构上的变化分析了下落过程中粒子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冻雨回波特征是片状不均匀结构,而降雪的丝缕状结构明显;冻雨和降雪过程初始形成的平均粒子半径分别在40和120μm附近;冻雨过程粒子从初始形成到迅速碰并形成大的粒子并开始下落大约要0.2 km左右;云顶高度较云中液态水含量、冰水含量的高度高0.1 km左右,高出范围内的云内含水量很小,各参数在垂直结构上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南极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藻类植物的多样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南极乔治王岛的大型鞘丝藻(Lyngbya major)的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在大型鞘丝藻中有明显的胶质鞘,分层。藻丝的营养细胞是扁平的,具异形胞。  相似文献   
99.
吕德锐  车德福  贾庆仁  李佳徐  修春华 《测绘科学》2016,41(12):288-291,301
针对煤矿地质信息获取耗时且二、三维应用较少的问题,该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钻孔图像得到煤矿地下空间信息的方法;首先采用深度匹配算法实现全景环形孔壁图像的快速裁切;其次通过种子填充法实现多幅孔壁图像的自动无缝拼接得到完整钻孔图像;然后以此图像为底图进行地层素描以提取地下空间地质信息;最后利用提取后的信息生成二维钻孔柱状图和真实三维钻孔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矿山地质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