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流动单元寻找油田有利挖潜区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流动单元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方面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研究目前主要局限在“静”的方式上,即采用储层静态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储集体的宏观非均质单元,而很少考虑油藏实际生产的动态资料,如,注采井网、射孔状况、开采强度、开采措施等。笔者在分析流动单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将准确的流动单元划分与定量的剩余油描述有机结合,即“动静”结合,是寻找有利挖潜区的最佳方法,并运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性剂驱油是化学驱的方法之一,即在常规注水条件下,通过在注入水中加入添加剂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使油膜从岩石面上冲洗下来,并在驱替压差的作用下流入生产井,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PS表面活性剂具有这种作用,能够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王庄地区沉积相类型判定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以区域构造演化为基础,利用钻井数据、沉积构造标志、测井数据等地质资料,探讨了东营组三段(Ed3)沉积时期周边潜山、洼槽对大王庄地区物源方向、沉积相类型的控制作用,建立了东三段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东三段沉积时期,沉降中心位于研究区东北部,主要接受西南深泽低凸起的物源沉积.东营组沉积期间,随着断陷的抬升,湖盆面积迅速缩小,地形逐渐平坦,沉积相不断延伸,大王庄地区东三段发育曲流河相.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3D GIS的需求出发,实现了一种适合在大区域范围内仿真不规则河道中水流的方法。该方法综合研究了在大区域环境下仿真水流的LOD方案、场景数据组织与调度、水面建模方法以及水面反射、波浪、动态高光等现象的模拟方法。在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文泥沙数据库及信息管理分析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长石调查组在2009年对大量的"西藏红色长石"原料进行了宝石学性质、原石外围物质组成等实验室研究基础上,于2010年5月对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与江孜县交界的门措村、扎林村(E29°04′01.5″,N89°20′54.8″)进行了地质学、矿床学、地层学(包括地层剖面,洪积物、坡积物分析)及地貌学等一系列的实地考察,与村民访谈,观看收样过程及"红色长石"样品。考察及研究表明,所调查地点的"红色长石"是人工撒在地表及埋在浮土层中的,该观点支持了2009年实验室内研究的推断。  相似文献   
16.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目标提出后,引起全球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对碳中和目标范围及内涵的广泛讨论和关注。目前各国的长期目标中提出了碳中和及气候中和等多个相关概念,本文将对这些概念及其政策实践进行简单综述,以辨析碳中和目标的范围及内涵。  相似文献   
17.
PS剂驱油矿场先导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S碱木素磺酸盐 (简称 PS剂 )是由造纸废液经浓缩加入酚、醛和硫酸等在高温下复配或反应后提炼出的 1种新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降低原油粘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特性[1 -2 ] ,因而可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替剂应用到油田开采中。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和 W31断块的现场驱替试验 ,进一步探讨了 PS剂的驱替机理和驱油效果、探索了注 PS剂驱油的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14口取心井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的镜下观察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研究,认为影响下二门油田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主要有3种:压实、胶结和溶蚀.其中,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化学压实少见;胶结作用主要有碳酸盐胶结(如方解石、白云石等)、黏土矿物胶结(如高岭石、绿泥石等);溶蚀作用主要有长石颗粒和少部分岩屑溶蚀、碳酸盐胶结物溶蚀.这3种成岩作用的共同改造形成了下二门油田以粒间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为主的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合沉积相展布特点,认为下二门油田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带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砂坝等砂体.这些新认识为该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异极矿热相变过程的高温原位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喻学惠  谢俊  尤静林  莫宣学 《现代地质》2009,23(6):1064-1069
利用高温拉曼光谱技术,对异极矿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异极矿加热至800 K时,与结晶水(H2O)中O-H伸缩振动对应的3 470 cm-1特征拉曼谱峰消失,但标志硅酸盐骨架[Si2O7] (Q1)结构的特征谱峰926 cm-1未受影响,表明结晶水的丢失并不影响异极矿的整体结构。当加热至1 050 K,反映结构水O-H伸缩振动的特征峰3 580 cm-1消失,与Q1结构单元Si-Onb对称伸缩振动相对应的特征峰926 cm-1强度逐渐减小,并出现与Q0相对应的852.4 cm-1特征峰。这表明加热到1 050 K时,异极矿开始出现相变。当升温达1 100 K以上,结构水(OH)的特征谱峰(3 580 cm-1)消失,与Si-Onb对称伸缩振动对应的特征拉曼谱峰变为855 cm-1,这标志着异极矿原有的Q1结构已完全转变为硅锌矿的Q0结构 ([SiO4]结构),也就是说异极矿已完成向硅锌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给科研人员开辟了地震定位研究的新思路,科研人员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地震定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首先介绍根据神经网络的编码与解码对深度神经网络的分类,然后对深度学习的基本流程进行总结,最后对深度学习中广泛应用于地震定位的方法进行综述,总结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地震事件的自动定位,且定位的精度较高,缩短了地震定位所需时间,在处理地震大数据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克服目前传统地球物理方法在地震定位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相信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定位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