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22.
根据钻探工作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泵站供水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自1984年使用以来,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做到了泵站无人操作。  相似文献   
23.
纵坤 《现代测绘》2006,29(4):22-22,24
通过对5”防爆全站仪敷设井下7”控制导线的尝试,对其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J2级光学经纬仪施测同一角度相关数据,探讨了5”防爆全站仪敷设井下7”控制导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5″防爆全站仪敷设井下7″控制导线的尝试,对其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J2级光学经纬仪施测同一角度相关数据,探讨了5″防爆全站仪敷设井下7″控制导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西准噶尔复理石相遗迹化石主要分布于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塔尔巴哈台组以及石炭系的包古图组、太勒古拉组和哈拉阿拉特组中, 典型遗迹属包括Phycosiphon, Nereites, Megagrapton, Glockerichnus, Cochlichnus, Lophoctenium, Gordia, Chondrites, Zoophycos, Scolicia, Thalassinoides.这些遗迹化石构成具有典型深水Nereites遗迹相特征的Phycosiphon-Nereites遗迹化石组合和Megagrapton-Glockerichnus-Cochlichnus遗迹化石组合.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属于海底扇中下扇扇缘-盆地平原环境; 哈拉阿拉特组和塔尔巴哈台组则属于海底扇中下扇扇叶环境.西准噶尔复理石相遗迹化石分布与鲍马序列的厚度密切相关, 在毫米-厘米级鲍马序列中, 遗迹化石属种单调且保存较差, 可见单一属的Phycosiphon或Nereites; 而在厘米-分米级鲍马序列中, 可见不同直径大小和形态上具有过渡的Phycosiphon和Nereites, 可能代表同种造迹生物不同个体发育阶段的生物遗迹.海底扇不同亚环境单个鲍马序列的厚度决定了底栖生物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较为成熟的群落(包括一系列幼年和成年个体).   相似文献   
26.
新疆西准噶尔哈拉也门地区原有一套地层划分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岩性组合与标准剖面差异较大,因此,新建塔克台组.在该组参考剖面TK01第3层含化石的灰岩透镜体中,发现了少量非常重要的浅水相牙形刺,包括3属6种1未定种:Icriodus alternatus alternatus、Icriodus cornutus、Icriodus expansus、Polygnathus krestovnikovi、Polygnathus procerus、Polygnathus makhlinae、Ancyrognathus sp.,与这些牙形刺共生的还有软骨鱼类化石Protacrodus sp.和Phoebodus sp..该化石组合表明,新建的塔克台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法门期早期.   相似文献   
27.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塔克台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准噶尔塔克台高原周围一套碎屑岩地层曾被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但其岩性组合、沉积环境与化石面貌均与和布克河组或洪古勒楞组的定义不符,也难以归纳到区域上其他已知地层单元中,故以此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塔克台组,并分为上、下2段:下段为火山碎屑岩夹火山岩,上段为正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钙质碎屑岩夹少量灰岩、火山岩和薄煤层.该组与下伏文洛克统沙尔布尔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未见顶,多门类动植物化石的发现限定了该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形成于水体逐渐变浅的滨、浅海至沼泽环境.塔克台组与邻区同期的朱鲁木特组、洪古勒楞组为同时异相关系,晚泥盆世研究区海水从西向东侵入并退出是造成这种同时异相关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西准噶尔地区洪古勒楞组多条剖面的综合研究,提出洪古勒楞组与上覆黑山头组以钙质碎屑岩的消失、暗色细火山碎屑岩的出现为界,其顶界为一套近岸浅水沉积的碎屑岩(含舌形贝的钙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细砾岩或含介壳的砂砾岩),称之为“杨庄砂岩”,该界线在多条剖面上易于识别和对比。在洪古勒楞组上部和黑山头组下部发现三叶虫9属(亚属)14种: Omegops sp. , Pudoproetus sp. , Linguaphillipsia ? sp. , Belgibole sp. , B. abruptirhachis,Philliboloides sp. , Winterbergia(W . )sp. , W. (Eowinterbergia )? sp. , Weberiphillipsia sp. , Conophillipsia sp. 1 ,C . sp. 2, C . ? sp. 3, C. ? paucicostata,C. ? morganensis 。根据三叶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认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泥盆系 石炭系界线,界线位置在 Omegops 的消失层位和 Belgibole Conophillipsia 组合带的首现层位之间,该界线与洪古勒楞组和黑山头组之间的界线基本一致。洪古勒楞组顶部的“杨庄砂岩”是泥盆纪末期海平面下降事件在西准噶尔火山岛弧背景下的沉积产物,也是泥盆纪 石炭纪之交Hangenberg事件在西准噶尔地区的体现。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城市湖泊中抗生素的污染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以宁波月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月湖水体抗生素进行分析,并采用生态风险熵值法(RQ)和混合抗生素的风险法(MRQ)评价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LIN)等10种抗生素的生态风险情况.结果表明:氨苄西林(AMS)的检出浓度最高,浓度变化范围在ND~382.0 ng/L;其次为头孢氨苄(LEX)、诺氟沙星(NOR)、磺胺间甲氧嘧啶(SMM)、LIN、阿奇霉素(AZM)、磺胺噻唑(STZ)、磺胺甲恶唑(SMX)、泰乐菌素(TYL)和磺胺嘧啶(SDZ),浓度范围分别为ND~283.0、ND~267.0、ND~219.0、31.50~209.0、ND~147.0、7.34~109.0、ND~104.0、ND~80.50和20.40~57.30 ng/L.月湖水体中10种目标抗生素的水平总体上高于自然湖泊,尤其β-内酰胺类和LIN在城市湖泊中广泛存在.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LIN、TYL、SMX、NOR、AMS的生态风险值(RQ)值均大于1,具有高的生态风险;其余5种抗生素处于中或低的生态风险水平.本研究为城市湖泊抗生素生态风险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30.
西准噶尔乌兰柯顺地区晚泥盆世朱鲁木特组地层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准噶尔乌兰柯顺地区原划分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的一套地层厘定为朱鲁木特组,该组与下伏志留纪火山岩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洪古勒楞组为整合接触关系。根据在该组新发现的植物化石Leptophloeum rhombicum以及上覆地层中发现的牙形刺,将其时代确定为晚泥盆世早期。相标志表明,朱鲁木特组从底部到顶部,其沉积环境由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变,河流的下游方向为NEE方向。上述研究结果为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区域地质演化及沉积环境变迁提供了新资料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