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李冰  赖祖龙  孙杰  丁开华 《测绘通报》2024,(1):126-130+149
针对ORB算法面对光照变化时提取特征点数量不稳定及特征点定位精度仅有像素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前背景对比的自适应阈值方法,且结合现有的亚像素定位方法对ORB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为了避免RANSAC算法因需人工设置阈值导致误差的问题,将MAGSAC++算法引入特征匹配过程,用于误匹配剔除。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获取数量较多的匹配数目,对光照变化具有更好的稳健性,且匹配精度提高了7%以上。  相似文献   
212.
对粤北贵东岩体铀钍丰度变化特征的研究表明,原地重熔过程导致铀钍元素向花岗岩体的上方汇聚富集,并造成铀、钍元素在空间上的分离,即在花岗岩体中,铀的丰度带位处钍丰度带之上。陆壳多次原地熔融(重熔)不但导致复式花岗岩体形成,同时造成铀元素在晚期岩体中的富集。贵东岩体内燕山早期岩体铀钍含量的东西差异被认为与卷入熔融的铀源层(寒武-震旦系)的初始埋深有关,而复式岩体铀含量的南北差异,则被解释为与晚期重熔界面倾斜方向所导致的晚期岩体的剥蚀深度有关。高铀含量和高铀钍比值并存往往是晚期岩体埋深较浅的表现,对于深部隐伏矿床的寻找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13.
内蒙古东乌旗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硫和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境内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银矿床,其产出环境和形成机理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关注。对该矿床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硫和铅同位素分析,并对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意义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和矿石中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1.2‰~8.6‰,具有混源硫特征。根据共生硫化物对所确定的温度表明,该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高温和中-低温两个阶段。17件矿石硫化物样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153~18.431,15.370~15.602和37.653~38.213,其平均值分别为18.271、15.464和37.873;3件围岩硫化物样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281~18.293,15.470~15.484和37.874~37.909,平均值分别为18.288、15.477和37.893。硫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成矿物质分别来自泥盆系火山-沉积岩和印支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214.
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tinent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Velocity field of China continent constrain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veals both continuous and block-like styles of deformation. Continuous deformation commonly characterizes actively deforming mountain ranges such as the Tianshan Mountain, Qilian Mountain, and Tibet. The block-like movement often represents deformation in the tectonically stable regions such as Ordos,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GPS measurements indicate 5.1±2.5 mm/a left-lateral strike-slip rate along the Altun fault. Eastward convergence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less than 6.7 ± 3.0 mm/a. South China moves 11–14 mm/a eastward compared with the stable Eurasia. These low slip rates do not imply rapid eastward extrusion of China continent predicted by the model of “continental extrusion”. It appears that “crustal thickening” model more properly describes both continuous and block-like styles of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tinent.  相似文献   
215.
介绍了利用地球位模型、地面重力资料、GPS和水准测量结果确定定全球高程基准及局部性垂直基准联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给出了计算公式 ,并列出了国际上有关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最后对我国所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16.
沉积基准面旋回对陆相盆地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露头、测井、岩心资料的分析,在库车前陆盆地克拉2气田白垩系中识别出3种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分别是中期旋回、短期旋回及超短期旋回,并探讨了砂岩储层物性分布与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同种成因类型的砂体,随着基准面的上升,其孔隙度、渗透率有下降趋势.在基准面较低的情况下,易形成高孔、高渗的储层.在下降半旋回与上升半旋回的转换点附近,一般为一组或一段地层中最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发育的层位.  相似文献   
217.
论川西地区晚三叠世混杂岩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门山一小金河断裂带以西,属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川西地区,古生物混生现象十分普遍,长期以来,给地层对比及地质历史的解释带来很大的混乱。近年,随着板块学说的传播,一些学者,用板块活动的机制对此加以解释,归因于混杂岩,进而视混杂岩为板块缝合线的一种等同物。这种混杂岩,在川西地区分布特别广泛,吸引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兴趣。1979年,张之孟、金蒙率先报导了金沙江边乡城、得荣地区的混杂岩,并将其划分为蛇绿混杂岩和泥砾混杂岩两类;最近,又有郝子文和李小壮等的文章问世。有关混杂岩的资料益丰,观察日深,但对混杂岩的解说与涵义,却有不同的理解。笔者检视了有关资料后认为,所谓混杂岩,并非一般含义上的岩石实体,而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218.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量的钻孔资料,利用指数回归法和线性回归法对土层剪切波速与标贯击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层剪切波速(Vs)与标贯击数(N)符合指数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和适用埋深,便于特殊情况下获取剪切波速。对比分析了其他地区的回归方程,认为回归方程具有地区差异性,差异性原因可能与土层结构、颗粒组成、埋藏环境、形成时代等有关,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19.
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南宁冰雹天气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宁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天气图资料,对2013年3月13日凌晨和夜间发生在南宁冰雹过程的天气背景、多普勒雷达产品进行分析,找出了相应的天气气候特征,为日后冰雹天气的临近预报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20.
为了探讨光色对水生生物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5种光照环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全光谱组的增重率(WGR)(63.76%±0.34%)、特定生长率(SGR)(1.63%±0.03%)和存活率(SR)(61.11%±1.92%)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光色(P<0.05);(2)绿光组的糜蛋白酶活力(4.02 U/mgprot±0.38 U/mgprot)最高;全光谱组的α-淀粉酶(α-AMS)活力(213.95 U/mgprot±16.30 U/mgprot)最高,与绿光组和黑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黄光组的脂肪酶(LPS)活力(19.21 U/gprot±2.53 U/gprot)最高,与黑暗组、绿光组和蓝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绿光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33.26U/mgprot±7.08U/mgpro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2.31单位/mgprot±0.23单位/mgprot)均最高,与全光谱组之间差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