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测绘学   472篇
大气科学   377篇
地球物理   410篇
地质学   1604篇
海洋学   36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41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浅钻ZK4,孔深28.3 m,对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4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9,p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2878.23 g/(m2·a),远高于世界其他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122.
激光-声联合探测中水表面声波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声联合探测技术在空基-水下通信、水下目标探测及海洋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国家安全、资源勘探和海洋监测等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水表面波检测技术是激光-声探测的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了水表面波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激光衍射法、光通量法、激光多普勒测振法和激光干涉法等方法,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其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和迫切需求,给出了水表面波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3.
广西温泉资源比较丰富,温泉旅游市场的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广西温泉开发利用程度不均,不少温泉存在着盲目性、粗放型开发且效益欠佳的问题。文章从政府管理和开发实施两方面入手,建议加强保护中开发的意识,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实施梯级多次利用的开发模式,建立预警系统,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4.
正2016年6月29日至7月8日,笔者有幸游览了欧洲的捷克、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五个古老而发达的国家,观后感受颇多。我国与欧洲五国相比,在精神文化、物质生活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仍须不懈努力,才能赶上去,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5.
广西火成岩地质景观分布广,其中侵入岩景观的母岩以酸性花岗岩为主,喷出岩景观母岩以基性玄武岩为主。一般景观的成因:一是地球的内动力作用形成景观雏形的初造;二是外动力的风化作用在后期对景观的塑造。典型景观是在特殊地质环境下主要由内动力作用造就,也有一些是内外动力协调作用下形成。  相似文献   
126.
Green tides have occurred every year from 2007 to 2014 in the Yellow Sea. Ulva prolifera(Müller) J. Agardh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bloom-forming alga,co-occurring with U. intestinalis. We observed distinct strategies for both algal species during green tides. U. prolifera exhibited a high abundance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d dramatically,while U. intestinalis persisted throughout. The antioxidant system responses of these two macroalgae were compared in the late phase of a green tide(in-situ) and after laboratory acclimati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tioxidant system respons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Malondialdehyde and hydrogen peroxide cont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situ in U. prolifera,but not in U. intestinalis. In U. prolifera,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otal antioxidant ability(T-AOC),antioxidant enzymes(SOD and Apx),and non-enzyme antioxidants(GSH and As A) in-situ. U. intestinalis showed the same pattern of T-AOC and SOD,but its Gpx,Apx,and GSH respons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 prolifera was more susceptible than U. intestinalis to the harsh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phase of a Yellow Sea green tide. The boom and bust strategy exhibited by U. prolifera and the persistence of U. intestinalis can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enzyme activity and antioxidant systems.  相似文献   
127.
细脉状矿体由于矿脉厚度小且沿走向和倾向品位变化较大,致使其在资源模拟中很难实现三维建模.通过构建高斯变换的二维变异函数转载到单层三维块体模型,首次完成了对新疆梅岭-红石铜矿区细脉状矿体的三维建模.这一成果弥补了二维模型在空间形态、品位变化特征上的不足,避免了采用传统极小的子块模型匹配实体模型所产生的高平滑效应.单层三维块体模型能够更加有助于实际采矿生产中块段划分,具有创新性,并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开发设计提供基础,对同类矿体的三维建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地区发育我国典型的A型花岗岩型锡矿.通过对该区卡姆斯特和干梁子两个锡矿4个矿化蚀变带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矿体和致矿岩体是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矿体是岩浆分异演化末期向流体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可分为两种:(1)(红色)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云英岩化细粒花岗岩→含锡石英脉;(2)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含锡云英岩→含锡石英脉.其蚀变带中岩石的地球化学组分总体迁移规律为:SiO2迁入,Na2O、K2O迁出,Fe2O3总体表现为迁入,Th/U值不断降低,表明硅化和碱交代作用贯穿整个成矿过程,成矿环境由碱性向酸性变化,并伴随氧逸度的升高.F、Cl、W、Cu、Bi、In、Pb、Rb、Nb、Ta等元素与成矿元素Sn的迁移、富集和沉淀密切相关,其中F和Cl是迁移过程中最活跃的组分,是Sn元素最大的"搬运工",Sn元素的富集与W、Cu、Bi、In等元素迁移呈正相关,反映流体作用与Sn成矿密切相伴,而与Pb、Rb、Nb、Ta等元素的迁移呈负相关,反映致矿岩体自身元素的稀释和带出,Sn的富集和成矿是在岩浆向流体演化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9.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宣城水东地区发育一套酸性火山岩,主要由流纹质角砾岩、流纹岩和珍珠岩组成。本文对该套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Nd-Hf同位素研究。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3种岩性的火山岩年龄分别为133.2±0.8、133.4±0.8和131.5±0.9 Ma。主量元素组成上,这套酸性火山岩具高硅(72.51%~81.79%)、富钾(K_2O/Na_2O=2.04~14.93,平均6.72)、贫钙镁(Ca O=0.19%~1.57%,Mg O=0.06%~0.29%)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A/CNK=1.02~1.24)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方面,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5.43~9.17],具明显的负铕异常(Eu/Eu~*=0.44~0.6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和Pb等,亏损Ba、Sr、Nb、P和Ti等元素,表现出壳源的特征。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相对较小,(~(87)Sr/~(86)Sr)_i为0.707 3~0.708 8,εNd(t)值为-7.05~-5.56,εHf(t)为-8.6~-1.3。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认为宣城水东地区酸性火山岩可能是在约135 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之后的伸展-拉伸环境下,由新元古代早期新生地壳重熔而成。  相似文献   
130.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是一个具有沉积钠盐、钾盐远景的蒸发岩盆地。最近在羌塘盆地上侏罗统夏里组中发现多处具有钾、钠异常的盐泉这一重要的找钾盐线索,然而目前对上侏罗统夏里组的古环境演变仍然不甚了解,限制了对晚侏罗世羌塘盆地的成盐(成钾)条件和可能的层位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解。因此本文以热磁分析为主,对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上侏罗统夏里组沉积物进行高分辨率岩石磁学研究,并讨论其古环境意义。最后,根据成盐(成钾)理论,综合分析羌塘盆地上侏罗统夏里组成盐(成钾)的构造、气候和物源条件。κ-T曲线、磁滞回线和热退磁结果共同表明磁铁矿和赤铁矿是夏里组的主要载磁矿物;磁学参数分析表明夏里组上段赤铁矿含量相对增加,揭示夏里组上段形成于干旱气候环境;综合分析构造、气候和物源条件表明,羌塘盆地上侏罗统夏里组上段最为具备良好的成盐(成钾)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