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将青藏高原北部祖尔肯乌拉山一带,广泛分布的一套近水平熔岩被状产出的、同位素年龄为古近纪始新世中晚期的中酸性熔岩(岩性主要为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玄粗岩夹火山角砾岩),新建为正式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祖尔肯乌拉山组,指定了正层型和副层型剖面,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2.
赵兵  伊海生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49-755
详细描述了北羌塘乌兰乌拉湖地区白垩纪地层剖面,将区内白垩系划分为错居日组和桑恰山组。沉积相分析表明,乌兰乌拉湖地区错居日组主要为冲积扇至河流相沉积,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而桑恰山组为湖泊、湖三角洲至河流相沉积。初步认为错居日组为早日垩世地层,桑恰山组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地层。  相似文献   
33.
冈底斯西段赛利普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钾质火山岩,以前曾被划归上新世一早更新世赛利普群。作者对这套火山岩地层进行了详细野外调查并重新测制了火山岩地层剖面,在该套火山岩下伏及层间湖相碎屑沉积层中获得ESR年龄0.268Ma与0.349Ma。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是以安粗质熔岩为主的钾玄岩系列一钾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稳定,岩层产状平缓,岩石新鲜,层位相对清楚,故将其命名为赛利普组,属第四纪早一中更新世。这一发现对研究冈底斯构造带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进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4.
江苏地区及其近海地震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通过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12个古生物群落,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36.
生态地层填图方法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兵  吴山  王大可 《地质通报》2000,19(4):422-429
通过 1∶5万生态地层填图试点 ,总结了生态地层剖面测制、生态地层基本填图单元———群落的建立以及生态地层填图的具体步骤和工作方法。将研究区内作为生态地层填图试验的以泥盆系为主的沉积地层划分为 12个古生物群落 ,通过填图查明了各群落空间展布及时限 ,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37.
前寒武纪地壳以其独特的岩石组合以及构造类型在地球演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描述了前寒武纪地球演化中的特殊地质现象,并讨论其蕴涵的地球演化的可能的因果联系和时空关系。针对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对可能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一一论述。前寒武纪一级构造模式可能经历了由垂直方向运动为主的地幔柱模式向由水平方向运动为主的板块构造模式的转变。对于前寒武纪板块运动存在的检验,硬玉和红宝石则是很好的板块构造指示矿物。根据太古宙克拉通与元古宙克拉通之间的几何关系与时空演变的联系,笔者等认为2.4~2.2Ga很有可能是前寒武纪构造模式发生转折的关键期。其间发生的全球冰期事件和超级大陆的形成并无很强的相关性,但与海平面的高低直接相关,这很有可能是大洋块体俯冲下沉至地幔引起海水"倒灌"所致。此后,地球表壳岩的刚性特征即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8.
川西雅安一名山地区白垩纪地层发育,本文通过对不同层位地层中泥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及粘土矿物成分测试分析,从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白垩纪古盐度、古水温及古气候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该区白垩纪水温相对较高。从早白垩世(夹关期)至晚白垩世(灌口期)水体盐度明显增加,古气温也明显增高。总体处于热带一亚热带背景,受干早期一半干旱期交替变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9.
孙剑  赵兵  周冰洋 《江苏地质》2017,41(4):599-606
The measured section of Upper Permian located at Bainapingzi, Baina Village, Dafang County is described in details. The Upper Permian in the study area is classified into the Longtan Formation and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ir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stratigraphic contact relationship and traverse variation. A brachiopoda assemblage zone, a plant assemblage zone and a fusulinida assemblage zone have been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fossil asso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i.e., Orthothetina rubber-Oldhamina squamosa Assemblage Zone, Gigantopteris nicotianaefolia-Gigantopteris dictyophylloidesAssemblage Zone and Palaeofusulina Assemblage Zone. Based on these zones, the Longtan Formation and Changxing Formation are Upper Permian.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ngtan Formation have been determined as barrier coast and coastal marsh, and those of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as carbonate platform based on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  相似文献   
40.
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高低频信息的识别和小波基的选取,并对南京地区2006—2012年数字化应变观测整点值资料进行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六合台体应变小波分解7—9阶是频率最低的部分,异常信号的周期在24—30天左右,持续时间在1—2个月之间,具有明显的短期、临震异常特征;江宁台四分量应变的整点观测值的第9阶小波分解表明,在发生2次地震前,四分量中至少有3个方向的分量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周期通常在20—30天左右,其与高淳台的异常周期时间相当,它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