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大规模海上溢油造成的油污上岸现象会对岸滩环境及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应用高效的岸滩溢油清理技术手段对岸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重点岸滩溢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典型岸滩溢油事故的清理技术和方法,并着重介绍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岸滩溢油清理技术装备和产品;结合我国岸滩溢油清理技术现状,从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应急管理和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对我国岸滩溢油清理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安徽省黄山市桃溪地区裂隙带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热液矿床(尤其斑岩型矿床)发育大规模裂隙及各类脉体的地质事实,受前人对斑岩矿床裂隙研究的启发,对安徽黄山桃溪地区发育的大规模裂隙带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对裂隙中充填的石英硫化物脉采样测试,发现Au、Ag、Pb、Zn等成矿元素含量均达工业品位,且As、Sb、Bi等前晕元素高度富集。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推断桃溪裂隙带下方或附近可能隐伏与岩浆侵入有关的金及多金属矿床,桃溪地区值得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93.
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岩带研究进展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目前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岩带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其基本原因 ,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并且指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为深化前人成果、把该火山岩带的研究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94.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山-岩浆大爆发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中国东部燕山期存在惊天动地的火山_岩浆大爆发, 形成了7 条火山岩带, 8 种岩石系列和组合, 构成了四大火成岩省。在近20 ×106 a 内有数百万立方千米的高温岩浆喷出地表, 喷发速率约为0-03 km3/a, 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生物灭绝产生巨大影响。火山_岩浆大爆发与成矿作用大集中是壳幔物质和能量大循环的必然结果。深部地幔柱对岩石圈的突变机制极大地控制了燕山期地质生态的大变革  相似文献   
95.
海蒿子多糖DEⅠ、DEⅡ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蒿子(SargassumconfusumAgardh)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DEI、DEII,糖质量分数分别为52.40%,38.80%。经酸降解、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岩藻糖、木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质量分数最高(DEI:39.3%;DEII:35.2%)。  相似文献   
96.
以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羟基-3-氯丙磺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经环氧化反应后与壳聚糖合成了1种易溶于水的壳聚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采用电导率法、吊环法、最大气泡法测试了该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产物的CMC值分别为:2.3×10-4,5.6×10-4和2.5×10-4mol.L-1,吊环法和最大气泡法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分别为46和48 mN.m-1。  相似文献   
97.
一种新型水溶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800和PE G1000)、马来酸酐(M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种水溶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B1PEG800)和(B2PEG1000),用 FT-IR以及1HNMR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其最佳合成条件,同时对其CMC(临界胶束浓度)值、浊点和表面张力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反应物在65 ℃反应4 h,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添加35 mL丙酮/TDI/mol作为溶剂时产物的状态最好.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得25 ℃B1 PEG800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 mol/L,此时的表面张力为33 mN/m;B2PEG1000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37 5 mol/L,此时的表面张力为38.85 mN/m;溶液表现为牛顿型流体.  相似文献   
98.
朱皓清  赵宇 《高原气象》2022,(6):1599-1614
利用美国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ARPS)模式,采用水平分辨率分别为9 km、1 km、250 m和75 m的四重单向嵌套网格,模拟了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江苏阜宁的EF4级龙卷过程。结果表明:1 km、250 m和75 m网格都可以复制出龙卷风暴的一般特征,包括钩状回波和旋转上升运动等;250 m网格可以模拟出类龙卷涡旋(Tornado-like Vortex,TLV),75 m网格才可以解析出龙卷涡旋。TLV和龙卷涡旋的形成和增强是近地面上升运动增强导致的,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模拟的近地面上升运动更强,模拟的TLV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250 m和75 m网格模拟的龙卷的最强级别分别为EF2级和EF3级。龙卷涡旋最初是由若干个强度较强的小尺度涡旋合并形成的,次级出流阵风锋的辐合作用进一步增强了龙卷涡旋,从而发展至成熟阶段。成熟的龙卷涡旋呈现从单涡旋到双涡旋最后到多涡旋龙卷的演变。  相似文献   
99.
白垩系基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之一,水文地质模型概化为各项异性非均质.根据地下水系统运动规律及分布特征建立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采用广义差分法对其求解,并以长春市区为例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接近,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吻合;为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对流涡度矢量在暴雨诊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赵宇  高守亭 《大气科学》2008,32(3):444-456
位涡在诊断分析中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物理量, 但在深对流系统中由于湿等熵面的倾斜变得较弱。因此, 本文利用高守亭等(2004)提出的新矢量——对流涡度矢量(简称CVV)来研究深对流系统, 并用对流涡度矢量诊断华北一次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CVV垂直分量在中纬度对流性暴雨中有很好的指示性, 它的高值区与云中水凝物和地面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暴雨区位于CVV垂直分量高值区附近及其北侧的梯度大值区内。CVV垂直分量是与云相联系的参数, 暴雨区垂直积分和区域平均的CVV垂直分量和云中水凝物混合比的相关系数为0.92, 与降水率的相关系数为0.71, 比湿位涡与云中水凝物的相关系数高很多。CVV垂直分量反映了水平涡度和水平相当位温梯度的相互作用, 可以把中纬度深对流系统中的中尺度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与云微物理过程密切联系起来, 有助于理解环流和云相互作用促使对流发展的机制, 可以很好地追踪暴雨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