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喷锚支护技术在昆明市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锚支护已在昆明市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述喷锚支护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 ,并针对昆明市区地层特点 ,介绍近期所采用的相应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72.
金厂沟金矿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产于华北地台北缘柳河地堑中,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矿体受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控制,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包裹体以气液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为206~398℃,盐度为5.7~11.5wt%NaCl。该矿床为次火山作用期后热液交代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73.
PRB数字地质填图前期数据准备及PRB过程字典库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RB数字地质填图前期数据准备包括软硬件准备、地形图数值化、前人资料的收集和室内录入、多元数据的叠加和整合、PRB过程字典库的编制等方面.PRB过程字典库由结构化字典、填缺式字典和描述性字典3部分组成.结构化字典和填缺式字典可直接查询, 为1~1.5级字典, 描述性字典为2级字典, 需要2级查询.不同的字典类型均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在, 文件名后缀为.DIC.   相似文献   
74.
湿雪的密实化与颗粒粗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湿雪的密实化和颗粒粗化过程.在野外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粘滞流体模型,发现与干雪相反,当湿雪的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重量含水率约5%)后,粘滞度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通过粒径量测与颗粒大小分布统计发现,与含水饱和的雪相同,在湿雪演变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雪粒粒径积累频率分布曲线形状基本相同,且与含水饱和雪的基本一致,说明含水不饱和的雪与含水饱和的雪在颗粒粗化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粒径分布及其演进特征.分析还显示,含水不饱和雪的颗粒粗化速率比含水饱和雪的小得多.  相似文献   
75.
分析引起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6.
本文考察了二价钴离子(Co(II))浓度变化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脱氮速率、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Co(II)浓度在0~10 mg/L时,COD和NH~+_4-N去除率分别为(92.21±1.31)%和(98.40±0.66)%。在进水Co(II)浓度为20 mg/L时,COD和NH~+_4-N去除率分别降至(81.78±0.52)%和(80.30±1.08)%。与进水未添加Co(II)时相比,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脱氮速率、脱氢酶活性和与脱氮相关的微生物酶活性在进水Co(II)浓度小于5 mg/L时略微升高,而在进水Co(II)浓度为10和20 mg/L时则明显降低。活性污泥活性氧产生量和乳酸脱氢酶释放量随进水Co(II)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表明Co(II)的存在能造成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膜损伤。随着进水Co(II)浓度从0 mg/L升至20 mg/L,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且活性污泥中硝化菌属(Nitrosomonas、Nitrospira)和反硝化菌属(Luteimonas、Flavobacterium、Comamonas、Thauera和Zoogloea)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SBR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77.
场地土的一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一维复合应变波理论和特征线差分法,研究覆盖土层的非线性地震响应。为了较真实地反映土在不规则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本构关系,本文采用了多屈服面运动硬化弹塑性模型。此外,在覆盖层与基岩半空间的界面上,本文引进了弹性边界条件,它能模拟波在半空间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从而使数值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本文为南浦大桥提供的16组沿深度分布的地震加速度时程,已经应用于南浦大桥的抗震设计中。  相似文献   
78.
79.
描述了一个用波导传输主控信号的微波“对传法”系统.它用来给λ=6cm及λ=3cm双波段太阳相关干涉仪提供锁相本振信号.干涉仪两端处的2610.OMHz及2632.5MHz主控信号用同一根BJ-32矩形波导相向传输至各天线处相乘,再用微波锁相环产生相位稳定一致的5225.8MHz及10451.7MHz的双本振信号.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在几天的期间内保持相位稳定至λ=6cm、3°以内.可用于阵长达10~4λ微波干涉仪或综合孔径望远镜系统做为本振源.实验系统是北京天文台与浙江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学系合作研制的.  相似文献   
80.
多源地学数据包括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介绍了利用多源地学数据进行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法。遥感数据在确定区域构造边界及活动断层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遥感影像在解译线形构造即断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构造单元的影像差异,区分不同的地质体、线性构造及活动断层,同时用遥感数据叠加三维地形数据分析线性构造可以更加直观地解译线性构造。地球化学数据在确定大的构造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可以根据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大的构造边界。地球物理数据提供的是地质体及构造边界在深部的延伸情况,可以为研究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