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大水沟岩片位于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中段, 川西松潘甘孜造山带与扬子地台结合部位, 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和赋存碲矿床而备受重视.运用SRHIMP U-Pb定年技术对大水沟绿片岩进行年龄测试, 来确定大水沟岩片的形成时代, 为大水沟周缘石棉-冕宁一带乃至川西扬子地台西缘的构造岩浆演化提供有益信息, 同时为大水沟碲铋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线索.大水沟原岩恢复表明其应当有相当部分为沉积岩, 运用SHRIMP U-Pb定年从中获得的5种不同年龄段具有内部结构、外观特征的锆石差异.2467~2358Ma年龄的残留碎屑岩浆锆石说明扬子地台西缘存在太古代-古元古代的物源搬运; 790.5~762.5Ma的岩浆锆石与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地幔柱上涌时的岩浆事件有关; 696.8~642.9Ma锆石年龄反映了大水沟周缘碰撞造山和后造山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伴随峨眉地裂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 在大水沟近源很可能有262.0~220.0Ma碱性杂岩的侵入; 典型热液增生锆石216.5~167.1Ma年龄揭示了该区中侏罗世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大水沟岩片可能为异地推覆系统, 岩浆锆石年龄和热液增生锆石年龄限制了大水沟岩片总体定位于220.0~167.1Ma之间.   相似文献   
62.
斑岩型矿床——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寿庭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11,36(2):247-254
多年来, 斑岩型矿床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铜和钼的主要来源.然而, 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地质条件复杂, 矿化类型丰富, 尤其是对一些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 均为多元素综合性的巨型矿床, 除传统意义上的铜、钼等矿产外, 非传统矿产的成矿-找矿潜力巨大, 包括: 金、银、锡、钨、铋、铅、锌、铼、铀、钴、硫、硒、碲、铂族元素、磁铁矿等, 金红石和稀有金属如钽、铌等也值得关注.开展斑岩型矿床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非传统矿产矿化富集分布规律研究, 总结斑岩型矿床非传统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标志, 指导找矿预测与资源潜力评价,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用MAPGIS建立起矿床的平面、剖面和矿石品位的模型.在该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矿床进行模拟勘查的步骤如下:布置勘探剖面及形成工程设计剖面;布置剖面上的工程及模拟施工结果;布置见矿孔段的样品及模拟矿石品位;圈定矿体及储量计算;根据工程总成本及储量单位成本等指标,对勘查结果的评估做出模拟.最后,简单地演示软件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4.
系统结构模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结构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 ,是概念模型到定量模型的中介 ,特别是对一些难以量化的系统常采用这种模型加以描述。以往矿产勘查系统模型对系统要素结构分析不够深入。文章在系统结构模型介绍的基础上 ,以滇西北地区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Cu Mo Au矿产勘查为例 ,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本区该类矿产勘查的系统结构模型 ,对模型要素的矿产勘查意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5.
云南省德泽地区筇竹寺组黑色岩系位于扬子陆块南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分布带的西端, 不同于该带中段湘黔地区的牛蹄塘组, 它发育有两个多金属富集层位, 其中, 石岩头段黑色碳质粉砂岩底部富集V、U、Ag和Pd, 玉案山段黑色页岩底部富集Mo、Ni、Pt和Pd.筇竹寺组黑色岩系整体上富集V-Ni-Mo-U-Ag-Pt-Pd, 而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则富Ni-Zn-Co-Pt-Pd-Ag-Pb, 但它们都经历了相似的缺氧环境, 且具有相同的PGE和Ni、Mo富集机制, 是一种重要的非传统矿产资源类型.   相似文献   
66.
肖斌  赵鹏大 《现代地质》1999,13(4):419-424
在时空域内利用普通克立格法和协同克立格法对山东归来庄金矿床 Au的异常分布及其时空演化进行了地质统计学研究。根据该区早时相和现时相 Au的分布特征 ,圈定了 Au异常 ,总结了 Au异常的分布及时空演化规律 ,指出了金的赋存部位。最后对该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钻探技术的非传统业务方向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钻探技术的非传统业务方向及非传统钻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相信它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电气石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专利。目前国内外对电气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体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和岩石矿物学、晶体物理化学特性、矿床资源特征4个方面。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围绕电气石的晶体结构和电气石物理特性的内在动因等,中外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并在利用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判断成矿、成岩地质环境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几年,国内外利用电气石的物理特性制造环保、保健产品等获得突破,展现了电气石的良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9.
王敏  张尚坤  赵鹏大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6/12/26-2007/4/13
电气石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专利。目前国内外对电气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体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和岩石矿物学、晶体物理化学特性、矿床资源特征4个方面。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围绕电气石的晶体结构和电气石物理特性的内在动因等,中外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并在利用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判断成矿、成岩地质环境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几年,国内外利用电气石的物理特性制造环保、保健产品等获得突破,展现了电气石的良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0.
1948年北京市解放前一年,我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当时地质系主任为孙云铸教授。王鸿祯先生刚从英国回国不久,担任我们的地史学课老师,他是珊瑚研究专家,但对地史学及古地理学也精通。听他讲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干练,讲话快速,稍有走神,立刻失联。所以听王先生课不敢稍有疏忽,整堂课处于兴奋和聚精会神状态,这与孙云铸先生讲课随时穿插英国风情、学人轶事等花絮形成鲜明对照。王先生当时还在兼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在教学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时常带我们去野外,如唐山、蓟县等观察典型地层剖面。王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期间,他也和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甚至遭到个别人的武斗伤害,但他在江西峡江“五七”干校仍勤勤恳恳地劳动,我在干校时偶尔与他相遇,他仍保持一颗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的心。 经过十年动乱,北京地质学院搬迁至武汉后,王先生于1980年11月正式就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成为学校成立后第一位以学者教育家身份担任校长的人。此前,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成立时首任院长刘型是长征老干部,1958年继任院长高元贵为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老干部,而王先生为首任学者型校长。他任校长后,面对大量的文革和迁校遗留问题,他拨乱反正,恢复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当时还有池际尚先生担任副校长),他在学校的业务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成立了11个地质矿产部部属研究室,创建了《地球科学》学报。1980年我校袁见齐、杨遵仪、王鸿祯、池际尚和郝诒纯五位教授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学校基建主体完成,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学校迁汉后的基本稳定。我在建校60周年时曾用144个字9个阶段形容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1 52建院,出身不凡,莫地为范,国需为先指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地质系合并而成,并以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为参照。。 2院首刘型,历练长征,群英荟萃,旗开得胜。 3继任高校,八级领导,知人善任,治校有道指高元贵院长。。 4 76迁汉,艰难建院,二次创业,恢复发展。 5留英学人,鸿祯继任,施展才干,校情趋稳。 6二代接班,未敢怠慢,地学优先,确保领先。 7大学冠名,优势集成,“五颜六色”,开拓新境指一个大学,两个学区,三个校园,四个实体(两个大学,两个干院),五套班子,六有其名(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强校工程,奋力攀争,人才培养,质量先行。 9南北联手,共建统筹,百年校庆,同贺一流。 其中5、6就是指王先生任校长和于1983年7月我继王先生后接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之情,思想未敢有丝毫怠慢。 王鸿祯先生、池际尚先生和李世忠先生是我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最早的成员,他们为我校学位授予、学科点建设做出了决定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也是在王鸿祯先生和池际尚先生的支持下,我于1985年3月也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担任地质工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王鸿祯先生当时是我校唯一一个可以在两个学科(“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随后,我于1986年继1984年的“数学地质”之后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学科的招生资格,从而也紧随王先生之后成为我校可在两个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在1993年,王鸿祯、池际尚及郝诒纯三位老师又作为我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人,使我有可能在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年改为院士)。 在1999年纪念中国地质科学发展50周年之际,由王鸿祯先生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王先生责成我编写“数学地质”方面的论文,于是我撰写了《中国数学地质的回顾与发展》一文被纳入论文集。 总之,从我踏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大门的第一天起,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王鸿祯先生的亲切教导、支持、引领和帮助。他的言传身教、带头示范、关心指导是无法简单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可以说,我的一生都是跟随王先生的步伐前行,为了纪念我的恩师王鸿祯先生百年寿辰,我必须继续学习和践行王先生的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优良作风,永远做先生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