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82.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子域——知识系统在沉积环境分析中应用的一般途径和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沉积环境分析系统,其主要功能为: 1.具有推理和判断功能 能运用沉积学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该功能由相分析模块与知识库结合来完成。 2. 具有学习功能 能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以自动、被动两种方式)。知识库和推理控制程序分离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9年7月9日—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余人参加了大会.我国派出了由60名地学工作者组成的,以程裕祺教授为首的代表团参加.这次大会的内容包括学术报告、成果展览、工作会议、地质旅行、短训研讨等.学术报告会分14个学科专题192个分组进行.论文总数超过3500篇.初步分析其特点是:1.国际合作性课题增多:2.全球性问题日趋受到重视:3.开展“热门”课题研究;4.宇宙地质学在发展;5.地质学取得一系列新进展.29届地质大会将于1992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30届地质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84.
对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由于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增长,对其研究空前地加强了.人们对矿产资源问题的注意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诺威市,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矿产资源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1976及1979年召开的前两次会议主要探讨了地球矿产资源的潜力及影响矿产资源应用的各种问题.最新一次,即1982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讨论会则以“矿产勘查的新途径”为主题,广泛讨论了矿产资源政策;能源资源及金属非金属矿物原料的普查、勘探与评价等问题.1985年将召开新的一次讨论会.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矿产资源问题国际研讨中心.会议的东道主,联邦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所及下萨克森州地质调查所所长本德尔教授在1982年会议闭幕词中说:“许多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工业化  相似文献   
85.
在联合国总部图书馆,我见到了一本书为《世界矿业教育及研究指南》的书,其中列出了124所设有地质系的美国大学名称及概况。而据堪萨斯州立大学地质系主任安近诺教授口头介绍,美国设有地质系的大学竞有800所之多,不管这些数字是否可靠,美国的地质高等教育是甚为发达和普遍的。也正因为此,我仅通过两所大学地质系所  相似文献   
86.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不但在地理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地质构造上也占有特殊的位置,地处古亚洲、华北陆块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不同时代构造-成矿系统叠加,具备有色金属等大型矿集区的有利形成条件,近年来已陆续发现大型矿床十余处,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刘建明等,2004;王长明等,2006;张寿庭等,2004).然而,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第四系覆盖严重,草原和林区广布,隐伏矿床(矿体)是本区找矿的主体对象,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探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7.
大数据时代数字找矿与定量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赵鹏大 《地质通报》2015,34(7):1255-1259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不同学科领域及不同类型工作都需要针对其特点开发和建立自己的数据科学,培养各自领域的科学人才。通过对大数据时代概念和形成的深入理解,将其引入到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中,从而提出数字找矿的概念,实现数学地质到数字地质的飞跃,弥补传统定性找矿的缺陷,结合四大找矿系统理论,对矿产预测做出科学的定量评价与分析,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8.
查明地质体的数学特征,建立地质体的数学模型是数学地质最基础的研究课题之一,而研究和查明矿体的数学特征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地质标志的数学特征可概括为几何特征、统计特征、空间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四类。本文仅就所研究矿体的空间特征作一介绍。本文所研究的矿床为一外接触带层间夕卡岩型矿床。矿化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矿体赋存于寒武—奥陶系结晶灰岩及斑点板岩的层间夕卡岩内,受层间剥离及断裂构造控制。矿区中部沿接触带分布有大片无矿夕卡岩,它将层间夕卡岩中的矿体分为岭前及岭北两个矿段,矿体延长和延深均达数百米,厚度一般为几米  相似文献   
89.
南海莺歌海盆地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的拼接带,红河断裂带的海上延伸带上,构造演化十分复杂,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巨大,泥流体底辟发充,肝震勘探难以直接揭示盆地内部深层的构造面貌,因而对盆地形成与构造演化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分歧,利用常用的三维比例沙箱模型,对盆地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物理模拟,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可分3个阶段,自50MaB.P,或更早开始,在沿红洒断裂带带伸分量的左旋错动和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的联合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莺歌海盆地的断陷格架,大约21MaB.P.之后在纯左旋错动阶段叠加了压扭应力场,形成了盆地西北部的反转构造,约5MaB.P.之后发生右旋错动,带来了盆地内新一轮的快速沉积,根据盆地内最老和最新的沉积中心之间的距离,推测沿红河断裂带的左行位错约200km.  相似文献   
90.
地质统计学新进展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是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科学。结合地质统计学发展现状,对地质统计学的新进展进行了研究,从地质统计学理论体系、应用及软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统计学的发展前缘。并指出时空多元技术、条件模拟、非参数和非线性将是地质统计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